2012~2014年广西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副反应分析

2015-12-22 07:43韦显凯苏姣秀李常挺郑列丰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病疫苗蓝耳副反应

韦显凯,郑 敏,苏姣秀,李常挺,梁 晟,兰 斌,郑列丰

(1.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001;3.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隆安533000)

猪蓝耳病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以怀孕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以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发热、呼吸道症状、免疫抑制、高传染率为主要临床特征[2]。当猪群感染蓝耳病后,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导致猪瘟、伪狂犬等疫苗的抗体水平低,容易引发猪场感染猪瘟和伪狂犬,并继发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是造成猪场不稳定的主要疾病[3]。该病给世界和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已成为危害规模化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因此,针对这种动物疫病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的技术基础[4]。笔者通过连续3年调查广西使用猪蓝耳病疫苗后不同厂家以及疫苗类型的免疫副反应情况,了解广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期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在广西北海市、防城港市、河池市、贵港市和崇左市对2012~2014年该地区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百色市、防城港市、桂林市、崇左市对2012~2014年该地区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汇总。3年共调查猪养殖场291家,免疫动物304 840头。

1.2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的免疫应激反应 由表1可知,2012~2014年调查的广西部分地区的养殖场数分别为77、120和94个,免疫基数分别为83 510、111 744和109 586头,免疫应激反应数分别为4 046、469和460头,应激反应率分别为5.95%、0.53%和0.49%。2012年的应激反应率较高,与2013年和2014年相比差异显著(P<0.05),2013和2014的应激反应率相持平,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不同年份的免疫副反应情况

2.2 不同疫苗类型的免疫应激反应 由表2可知,广西使用最为普遍的2种猪蓝耳病疫苗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2种疫苗调查的养殖场分别为140和151个。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应激反应率为0.95%,活疫苗的应激反应率为3.02%,二者 差异显著(P<0.05)。

表2 不同疫苗类型的免疫副反应情况

2.3 不同厂家的免疫应激反应 由表3可知,2012~2014年广西所使用的猪蓝耳病疫苗厂家共8家,调查使用这些厂家的疫苗养殖场数分别为 45、59、20、60、40、20、20、27 个。8 个疫苗厂家的免疫应激反应率分别为 7.16%、1.56%、1.39%、2.01%、0.09%、0、0、1.25%。结果表明,1 个厂家的应激反应率较高,与其他4个厂家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表3 不同厂家的免疫副反应情况

3 讨论

猪蓝耳病疫苗作为一种政府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在免疫过程中难免造成家畜抽搐、休克、不吃料、注射部位肿胀、皮肤发红、孕畜流产甚至急性死亡等免疫副反应发生。目前,对于国家重大动物强制免疫病种中引起免疫副反应发生的补偿机制中只对口蹄疫疫苗引起死亡的牲畜进行补偿,猪蓝耳病疫苗引起免疫副反应死亡的牲畜没有补偿,造成很多养殖户对该疫苗免疫的抵制心理,增加了基层动物防治员的心理负担和工作难度,使得对该病的防控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该研究发现,2012年猪蓝耳病免疫副反应情况比2013年和2014年高,通过调查发现2012年在调查地区使用该疫苗时,没有考虑猪群的健康状况直接进行了免疫,有些地区甚至在有蓝耳病流行的猪场用蓝耳病疫苗进行紧急免疫,造成免疫后猪发病较多。养殖环境及畜禽自身机体健康状况都是影响免疫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疫苗大多用于健康动物,机体机能较弱的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猪群不用或慎用[5],患病猪群应通过治疗康复后再进行免疫。通过比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活疫苗引起的副反应率比灭活苗高,因此推测这些副反应是疫苗免疫后出现蓝耳病的症状,而不是单纯的免疫应激反应,说明蓝耳病活疫苗在免疫过程中应先对少量猪进行免疫,观察3 d左右,若没有出现猪群发病情况再进行全群免疫。

不同厂家生产的猪蓝耳病疫苗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差异,厂家A的副反应率最高,而厂家E和F则最低。通过该研究与结合调查问卷,引起免疫副反应的主要因素可能有疫苗因素、动物个体因素、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减少免疫副反应的发生,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免疫工作中要求村级防疫员应熟练掌握疫苗保管、规范免疫操作、准确无误使用疫苗用量、把握注射时机、免疫副反应处置和消毒等相关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防疫员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免疫副反应的发生比例,对新增村级防疫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方可从事免疫工作[6]。

蓝耳病疫苗的使用应建立在猪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适用及应用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具体要因场而异,千万不能在感染期免疫。此外,为了更好地防控猪蓝耳病,必须在做好疾病检测、严格检疫的基础上,做好引种计划并确认无任何可疑疫病后方可从外地引种。此外,要求在隔离舍饲养2个月,待检疫合格后每栏猪再混入1头本场的猪,进行风土驯化,使外来猪适应本场的微生物群体,同时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等本地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7]。

[1]蒋文明,姜平,李玉峰,等.串联表达PRRSV M与GP5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特性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6,22(4):555 -560.

[2]唐艳林,宋桂才,苗丽娟,等.规模化猪场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的策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6):65 -66.

[3]WEE G J,CAO M J,LIU W,et al.Efficacy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ccine and porcine interleukin -12[J].Vet T-her,2001,2(2):112 -119.

[4]臧鹏伟,章熙霞,李凤玲,等.猪瘟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时间和先后顺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2,44(5):80-82.

[5]陈军,蒋云,康雷,等.如何减少畜禽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发生[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3):48 -49.

[6]安瑞,马新伟,王高峰,等.建立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推动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开展[J].新疆畜牧业,2013(9):44-45.

[7]杨宝云.动物免疫副反应及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1,33(3):47-48.

猜你喜欢
病疫苗蓝耳副反应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组合对猪的免疫效果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处理对策
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市场概况
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市场概况
越南猪蓝耳病疫情继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