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莜面村 摸透大众心理 掌握传播之道

2015-12-22 08:41艾蓝编辑张艺婷
餐饮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莜面西贝舌尖

文/艾蓝 编辑/张艺婷

从2010年开始,西贝莜面村一次又一次通过周围大环境和大趋势的改变而改变品牌,通过品牌定位细化市场,进而强化了品牌。但究竟该如何找到个中规律,避重就轻的发展,赢得品牌的最终定位呢?就此西贝品牌顾问樊娟(胜家公关总经理)通过亲身经历给出了一些企业自己的解读。

总结规律,定准大方向

要想弄清楚企业自己是什么?定位应该是什么?首先,要认清企业的本质。过多的理论、技巧学完之后,可能会看不到企业最核心的东西。接下来能不能做靠常识,要不要做才靠调研。西贝在更换企业名称时,其实在做的就是找到企业的核心。比如一开始西北民间菜的定位,口号是90%的原料来自于西北的乡野与草原,但最终是过于制约了品牌的发展。可是当改为西贝西北菜时,范围又过大,企业内部的研发过程失去了焦点,变得极为麻烦。“当你什么都是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了。”一句话说明了问题,一家企业一定要找准一个点。而经过了一系列所谓的“折腾”后,最终回归到西贝莜面村,是企业自身对于这一概念的重新认知和理解,面对现在讲究吃喝的年代,提出一个像“莜面”一样代表健康属性的品类,是对今后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

其次,要找到一个足够施展的品类。就之前更换名称的过程来看,大的品类有绝对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现在整个餐饮刚刚打开局面,仍旧有选择的余地。而选择什么样合适的品类,按西贝贾国龙贾总的话来说,就是要吃得住。品类要适应现今的主流客群,要能生存的长久,要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

最后,要观察趋势,预测趋势。尤其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市场,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时候更需要看清大的趋势。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要基于未来看现在,基于未来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当品类在人们认知中的位置足够强大时,这个品类就是适合这个时代生存发展的。

两次借力,成功拓宽品牌影响力

西贝品牌近几年的变化,得益于企业对于传播工作上的重视,通过2012年的黄馍馍,2013年的走进联合国,和刚推广完的张爷爷挂面形成了品牌的三级跳。

先说借来的第一个力,即是之前炒得火热的《舌尖》营销。整个舌尖播完后,沉淀在观众心里的,是用最天然的原料,最传统的工艺,用心呈现出来的美食,健康又正宗。而西贝就此借上《舌尖》的力,售卖《舌尖》里的产品,观众对于《舌尖》的印象也就转移到了西贝企业的身上,毕竟真正将电视里的产品搬到身边的恐怕就只有西贝一家企业,并且其宣传力度及速度恰到好处。到现在为止黄馍馍已卖出3000万个,空心挂面卖出了将近6000万元,预计2015年将会销售达1亿元。

第二个力是走进联合国。2013年贾总决定改回“西贝莜面村”,品牌要跟消费者沟通,这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大家不知道“莜面”是什么。企业自己很清楚莜面其实是燕麦面,并且很健康,可是必须要通过一个外力来激发出来,让消费者感知。恰巧这时来了一个中国美食走进联合国的活动。在百姓的普遍认知中,联合国是一个很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比起《舌尖》来,这个能量更大更稳定。联合国都会认可的美食,那莜面的好就完全不用通过企业自己的嘴就能让大众所信服了。在特劳特定位理论中,它被称为信任状,是品牌沟通的重要一环,被认为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担保物。品牌通过强调自己的信任状,来提高品牌的可信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品牌的理由。但仅仅“联合国”三个字,并不能让人们心中产生具体的概念,因此更深一步的拓展,便是搞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只有潘基文这张脸同品牌形象站在一起,百姓一看就更加有说服力了。然而即便有了两个噱头,传播过程中仍然还需要补充一个“加持”的概念。比如最后看到的是西贝走进联合国的新闻登上了美国三大主流媒体。所以其实在去美国之前,企业就早已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了,接下来很简单,就是打一场漂亮的有准备之战。

猜你喜欢
莜面西贝舌尖
静守百年:试探西贝意象
西贝的“冷”哲学
爽滑劲道的牛肉时蔬炒莜面
赵匡胤:一文钱逼倒英雄汉
赵匡胤报一饭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