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作业的“忧”与“思”

2015-12-21 03:29贺佳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中职语文问题

贺佳

【摘要】面对学生作业完成的各种问题,本文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去布置语文作业进行了探讨,不仅要注重实践性作业的布置,而且要让学生多观察。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业布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执教中职语文这几年来,我一直会时不时地问自己,我们的语文作业该如何布置?为此,我也请教过老教师,老教师的回答是根据班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布置。无疑这是对我的一个启发。但是我这么实施过后,依然发现了好多问题,比如:在一个班级内,有的学生作业完成得非常漂亮,有的学生完成的一塌糊涂,还有不做作业的。我就利用他们自习的时间悄悄地去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班主任在班时的自习都很认真,晚自习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就无事可做。看闲书、玩手机、打游戏、随意说话的现象随处可见。

其实,不仅是班级之间会有差异,每个学生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如果在一个班级上完课后,给他们布置同一个作业,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吃不透”,有的“吃不下”等现象。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之前布置作业的方式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遏制。于是,我进行了分层布置作业。举个例子,上完《沁园春·长沙》之后,我布置了两个层次的作业。一部分学生完成抄写全词、抄写词语解释、背诵的作业;另一部分学生完成背诵、完成课后练习的作业。一开始这么操作,学生还挺感兴趣的,都想做比较难的作业。但没过多久,学生开始感到形式单调、枯燥乏味,如果还是用老眼光、原方式来设计语文作业,必然会使学生失去作业兴趣,严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作为新一代的语文教师,是时候要转变观念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才观、教育观在改变,语文作业再也不能等同于抄词语、背课文、做试卷了。这些巩固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前完成,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当然,传统的语文作业中一些读、写、抄、背的形式并不能全盘否定,但是我们可以传承创新,更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语文作业效率,使语文教学更好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去布置语文作业呢?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首先,要注重实践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教学过程中,我会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尽量让课文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把无声的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3D的画面或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画出来、唱出来、演出来。比如我在教《虞美人》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学习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歌曲,让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体会情感美、韵律美;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时,我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每个角色的内在,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幸福的二号桌”到底意味着什么等等。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其次,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很多学生提到写作就皱眉头,原因无外乎积累不够、实践不够。比如这次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我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包粽子》。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节假日亲自体验一回包粽子,可以跟家里的老人学习,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记录下来,形成感悟。我希望尝试把作业与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搜集广告词、警示语,让学生讨论交流,评价优劣。每次课前我都会花几分钟说一则当天的新闻或时事,让学生多关注社会上的动态,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现代社会中,不能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了。

对于中职生的教学,我是本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尤其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想只有激发出学生创造力的作业,才是真正围绕提高能力的目标来设定的作业。我反复思考这样的语文作业应该首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自觉地去完成,并且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量化评价,而不仅是打个“优”“良”“中”“下”草草了事,可以直接把作业情况反馈给家长,在班内进行表扬或批评,优秀作业拿出来展示等途径。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作业可以采取分组完成的形式,人人参与合作与竞争,激发新的思维,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非常重视作业的布置,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检测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的语文更广阔,所以我们的眼光得放长远。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既要注重书面作业,也要注重非书面作业,使过程与结果兼顾;注重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性。生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通过作业,我们要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真正成为其丰富生活的向导,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实践性作业形式很多,这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完善与创新,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有所收获,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我想这正是我们新一代年轻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要努力的方向。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中职语文问题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