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林 宋友全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637000)
桑尺蠖被害株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王泽林宋友全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637000)
摘要:为探索桑尺蠖被害株桑叶产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就被害桑株(夏伐)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桑尺蠖被害桑树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大于夏秋季。试验结果认为应认真做好桑尺蠖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对该虫的防治力度。
关键词:病虫防治;桑尺蠖;桑叶产量
桑尺蠖[Phthonandriaatrilineata(Butler)]又称造桥虫、剥芽虫、寸寸虫等,属鳞翅目(Lepidoptera),缰翅亚目(Frenatae),尺蠖蛾科(Geometridae),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蚕区,以四川蚕区为害普遍。被害桑园终年可见幼虫为害。幼龄幼虫群集叶背食害表皮组织和叶肉,龄期增大后桑叶被吃成大缺刻;越冬幼虫在早春食害桑芽,常将桑芽内部食空仅留芽苞鳞被,严重时整株桑芽食尽,使桑树不能发芽,影响桑叶产量。主要以幼虫取食芽、叶,时间从早春到秋末,早春为害桑园更为突出。为了解该虫对桑叶产量的具体影响,笔者于2012年夏秋季、2013年春季进行了多次相关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供试验被害桑叶和正常桑叶桑品种均为桐乡青,1999年栽植,中干拳式树形,栽植密度600株/667m2,生长势中等。
供试桑园:南充蚕种场桑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如表1。
表1 供试桑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调查土层深度:40cm
试验分设健壮桑树和被害桑树(2012年夏秋季株危害率30.84%,2013年春季株危害率31.27%)2个区,每区桑树100株,3次重复,共6个试验小区,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分别调查其发芽率、生长芽生长量、芽条生长量、桑叶硬化率、桑树黄叶率,并就产叶量做比较。
株危害率(%)=危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调查数据统一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分析比较,百分率均作sin-1转换。
夏伐时间[1]:采叶后第3d用齐拳伐条法统一夏伐。
疏芽时间[2]:新梢条长85%达到5~10cm时统一疏芽。
剪梢程度[3]:剪去条长3/5的普通剪梢法。
2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2可知,健壮桑树与被害桑树差异极显著(F68.37>F0.0121.20)。健壮桑树比被害桑树春季发芽率提高13.79个百分点,生长芽生长量提高22.58个百分点,生长芽产叶量提高39.24个百分点,止芯芽产叶量提高64.11个百分点,春叶产量提高44.71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桑尺蠖被害株对春叶产量影响较大。
通过表3可知,健壮桑树比被害桑树在夏伐后桑树的发芽率(F5.52 表2 桑尺蠖被害株对春叶产量的影响(2013年) ①春季发芽率调查时间:4月25日;生长芽生长量调查时间:5月25日;②生长芽产叶量=生长芽片叶量,止芯芽产叶量=止芯芽带梗产叶量,春叶产量=生长芽产叶量+止芯芽产叶量;③表中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达0.01和0.05差异显著性,下表同;④表中数据系平均数,下表同。 通过表4可知,全年产叶量方面健壮桑树比被害桑树提高34.62个百分点。结合表2、表3的调查数据并经分析得知,桑尺蠖对桑叶产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春季,同时影响着夏秋季桑叶产量。该虫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冬芽被害严重,而对夏秋季桑叶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叶片被害后成大缺刻,从而影响桑叶产量。 表3 桑尺蠖被害株对夏秋季产量的影响(2012年) ①夏伐后桑树的发芽率调查时间:6月25日,桑叶硬化率和桑树黄叶率及芽条生长量调查时间:8月30日;②产叶量调查时间:9月20日。 表4 桑尺蠖被害株对桑树生长性能及产叶量的影响 3小结 试验结果说明该虫对桑叶产量的影响很大,其主要表现在对春季桑树生长性能及桑叶产量的影响。桑尺蠖被害株致使春季发芽率、生长芽生长量、生长芽产叶量、止芯芽产叶量及春叶产量分别下降13.79、22.58、39.24、64.11及44.71个百分点,而对夏秋叶产量而言,可导致夏伐后桑树的发芽率、芽条生长量及夏秋叶产量分别下降0.14、4.89及26.56个百分点,全年桑叶产量则下降34.62个百分点。 防治桑尺蠖的基本经验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随见随捉。在3月中下旬冬芽萌发时,结合桑园管理工作,捕杀幼虫,即可保芽,又可压低虫口基数。填补树隙树孔,破坏桑尺蠖越冬场所。利用桑尺蠖幼虫的趋温性,稻草束枝,翌春2月及时解束,处理,诱集率可达95%。 其次要重视生物防治,充分利用桑尺蠖天敌,发现天敌蛹、茧,加以保护。 第三是药剂防治。桑树冬芽开始萌动尚未脱苞及伐条后,喷施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残效20d),可兼治桑毛虫、桑象虫等。生长期内喷施50%辛硫磷1 500倍液(残效5d)或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残效3d),可兼治桑蓟马、桑螟、野蚕等。晚秋蚕饲养结束后,喷施2.5%溴氰菊酯(敌杀死)3 500~4 000倍液(残效40d以上),可压低桑尺蠖幼虫的越冬基数,减轻次年幼虫为害以及兼治其它越冬害虫。 参考文献 [1]王泽林.桑树不同夏伐时间对秋叶产量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6.37(2):18~20. [2]王泽林,陈继久.夏伐桑树不同疏芽时间对种茧育的影响[J].蚕桑通报,2012.43(1):24~26. [3]王泽林,朱军,李永健.不同剪梢程度对春叶产量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2.33(3):24~26. [4]王泽林,桑尺蠖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J].四川蚕业,1999.27(4):21~22. 科技论文摘要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它是作者站在客观立场上对自己论文全部内容摘出要点,并作为独立短文置于原文标题及作者姓名之后,关键词、正文之前。摘要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摘要一般在100字至300字之间。摘要无须对论文作出解释和说明,更不要作任何评论。一份独立、完整的摘要内容大体包括:(1)此项研究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即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2)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范围、过程以及采用的方法和取得的主要结果,即做了些什么,怎样进行此项研究;(3)得出的重要结论,即此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2.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编写摘要要开门见山,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要特别强调的观点;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里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背景材料也要尽量少介绍。编写摘要时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或者简单地罗列文章中的观点,或者将大小标题拼凑而成,切忌将正文的引言部分和总结部分作为摘要。 3.学术论文的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编写,有利于摘要的客观性和对论文的检索。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探讨……)”、“进行了……分析(计算、调查……)”、“提出了……”等记述方法,不要使用“本文”、“本研究”、“本实验”、“作者”、“笔者”、“文章”等作主语,不应在行文中出现“我或我们”如何如何、“我们得出……”等词语。编写摘要时要采用判断、肯定为主的陈述句,不要使用问句、感叹句等,不要使用可能、大概等词语。 4.编写摘要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及名词术语,不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章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号及参考文献号。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众所周知的国家、机构、专用术语尽可能用简称或缩写。2.3 对桑树生长性能及产叶量的影响
3.1 桑尺蠖被害株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3.2 桑尺蠖的防治措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