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升级难在哪里?

2015-12-21 07:30:58徐欣欣
商业文化 2015年28期
关键词:产业链转型时代

文/ 徐欣欣

企业转型升级难在哪里?

文/ 徐欣欣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面临转型,问题是如何转型?转型的方向是什么?转型的风险有多大?转型的代价有多大?转型的成功率多大?这些问题有必要认真思考,才有可能提高转型的成功率。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四重境界

一、转型是一个高难度课题

现在为什么转型失败率很高?根源之一是盲目转型,简单化看待转型。其实,从哲学上看,转型是一种运动方式的质变,好比自行车、汽车、飞机的质变一样,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正因为转型的高难度,才决定了转型的高风险甚至高危险。

二、企业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是一种财富创造的生命体,有典型的行业特征、产业规定性、市场约束性,形成了特殊的生存方式和经济生态系统,包括企业文化所凝结的企业竞争方式和品牌形象,一旦固化就很难改变。

企业转型的本质就是自我否定原来的生存方式,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存方式,还要适应新的经济生态系统,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方面、各个环节、每个要素,难度系数极大。自我革命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成功,好比手术也有风险一样,况且企业转型是一台超大手术,动手术的也许并不是名医,甚至是一个庸医,这样的手术会成功吗?

三、企业转型的风险源分析

企业转型就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成功的案例很少,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企业转型的重点是从传统企业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这一转型涉及到互联网思想与互联网思维,况且目前人们对于互联网本身的认识也稀里糊涂,存在着大量的误区。

1.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难题。

工业文明诞生的传统企业与信息文明诞生的互联网企业,本来是两个文明的产物,现在要融合起来,难度系数很大。最大的一个难点是互联网如何改造传统企业的文化,传统企业最稳固的要素是文化,比如老板文化、等级制文化、封建关系文化等方面,与互联网出现本质的冲突。互联网文化的本质是平等文化、民主文化、创新文化、求新文化、求异文化、求变文化等方面,这些文化要融合传统企业,非常困难。

2.传统企业的产业链分工与定位难题。

高科技时代,全球产业链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分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传统企业如果没有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力,那么,只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无论怎么转型都是经济生态系统的底层。

3.寻找战略突破方向。

目前的24个行业中相对而言只有6个行业好一点,可以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比如大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需求很大。问题是自身的企业是否具备这一战略转型的条件,是否可以飞跃这一“行业峡谷”。

4.转型的内功是否具备。

企业转型需要三大条件:一是正确的转型方向,二是转型的人才储备,三是转型的痛苦承受力。转型时刻好比高速行驶的汽车转弯一样,风险很大,企业各个环节承受的压力很大,只有具备这一承受能力,把控转型的过程,减少痛症,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生态系统。

四、哪些企业不适应转型

21世纪高科技迅猛发展,掀起一场场产业革命、市场革命,不少企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希望突围。但是要实事求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转型成功。

1.低生产力水平的企业。

有的传统企业本身处于产业链末端,生产力水平很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企业就不会盲动,根本没有转型的最基本条件,最简单也是风险最小的办法就是自然消亡,也许还可以赚一点小钱,比盲目转型带来的危险小得多,否则转型不成功,反而会亏损巨大。

2.文化僵化的企业。

有的企业属于典型的封建文化型企业,老板文化盛行,土皇帝文化下的企业,怎么可能融合互联网文化呢?好比水与火不融合一样。

3.人才凝聚力差的企业。

有的企业本身没有什么人才,也没有吸收人才的机制,根本不能凝聚一批“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好比流沙一样,怎么可能培植森林呢?

4.老板胆识和智慧欠缺的企业。

企业转型是一次自我革命,老板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智慧,最好不要转型,老老实实在原来的行业、市场上赚一点小钱。

5.盲动型老板最好不要转型。

有的老板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没有什么事自己干不了,轻敌的结果一定是惨败。当今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转型,难度系数非常大,大数定律上看,最终转型成功的企业也许不到10%,90%的企业将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6.知识贫乏的老板最好不要转型。

不少传统企业的老板属于50后、60后,少数的70后,与“互联网+”时代基本脱节,也就是不属于“互联网+”时代,怎么可能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英雄呢?根源是知识极度贫乏,根本不懂“互联网+”,怎么可能将企业转型成功呢?

7.一知半解的老板也最好不要转型。

有的老板自己不懂,到处听课,迷信专家指点,一知半解,看似明白,其实这些企业最危险。

8.贪大求快的企业最好不要转型。

有的老板企图一夜转型成功,还希望转型后大发,其实,任何行业都充满残酷的竞争,传统行业日子不好过,难道互联网行业的日子就好过吗?我国目前有300多万个互联网企业,也许10年要消亡90%,传统企业不要迷信互联网企业多么风光,最终的结果差不多。

9.命运不能自我主宰的企业最好不要转型。

有的企业迷信政策扶持、优惠政策、短期利益,进入所谓的工业区、科技园区,结果往往陷入一个大陷阱。如今不少所谓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没有真正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单纯的土地资源根本没有全球竞争力,简单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扶持政策,杯水车薪。

10.虚拟化企业没有转型的基因。

不少虚拟企业本身没有扎实的生产力根基,比如不少证券企业、金融企业、期货企业,看似风光,其实根本没有扎实可靠的产业链基础,怎么转型呢?有的老板靠资本进行跨产业投资,一个集团下面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企业,看似强大,其实根本没有可靠的生命力,属于典型的捆绑式集团,没有形成内在的产业链、产业网、产业基地,一旦某个环节断裂,其他环节均会崩盘。时代资本已经退居第二位,高科技上升为第一位,正因为这一时代的巨大变化,单纯迷信资本力量的老板,已经不属于高科技时代了,怎么可能转型成功呢?

猜你喜欢
产业链转型时代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HANDS OFF THE WHEEL
产业链春之奏鸣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