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巨:乘“云来风”万里行

2015-12-21 07:30:55王婷
商业文化 2015年28期
关键词:小锅米线云南

文/王婷

霍巨:乘“云来风”万里行

文/王婷

▲在肯尼亚旅行的霍巨眺望远方

初见霍巨,是在他经营的“云来风”小店里。上午的尚都SOHO有些冷清,而人高马大、一身黑衣站在店门口的霍巨则很显眼,他头上的“云来风”三个字熠熠生辉。

霍巨是不太典型的80后,与大部分80后瞻前顾后、忍辱负重的时代特性不同,89年出生的他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拼搏精神,喜欢挑战,喜欢四处“游荡”,更像外放的90后。由于父母工作很忙,霍巨很小就培养起独立的习惯: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使得他长大之后的一些决定都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因为父母相信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他可以做好,包括考研、考博和创业。

只要具备了坚韧的意志、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取得成功的。

一、北京户口比不上创业梦想

2014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霍巨,先后拿到了几份offer,其中就包括国内某大型金融央企和国内某顶级私募基金。前者给霍巨开出了不错的薪资待遇以及一个北京户口的指标,可谓诱人;而后者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都很可观。参加了招聘面试之后的霍巨回到家考虑了很长时间,虽然这几份offer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对他来说却有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心有想法的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就在此止步,因此很不甘心。

于是霍巨做了继续考博的决定。联系好清华大学的一位导师之后,霍巨于2014年11月份重新开始了每天上自习的学习生活。然而学习进度却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顺利,每天很早就到了自习室,一坐也是一整天,但是效率很差,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之所以无法集中注意力,是因为他总是不由自主地琢磨创业的事情。一个月之后,他不得不主动放弃考博的念头,转而开始考虑如何创业。

霍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和分析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能说多精准,但指导他的创业活动绰绰有余,而且相对理性。首先,他不想涉足金融业,在校期间跟着导师做课题和自己炒股的经历让他觉得金融圈实在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其次,不考虑互联网产业,他认为互联网产业已经过了发展的大牛期,来到白马期,不适合创业;最后,互联网思维一直在进步,真正大有可为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行业,所以他将创业的目光投向餐饮行业。

“开小饭店是我从小的梦想。”爱交友的霍巨希望有一天可以招呼好朋友到自己开的店里聚会,这可以算作他创业的原始动力。而将经营项目定为云南小锅米线则与他的女朋友有关。霍巨的女友来自云南普洱,2014年春节霍巨陪女友回老家,第一次吃到了在当地随处可见的小锅米线,尝了第一口,他就忍不住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米线,简直颠覆了我对米线的认识!”于是,当霍巨将创业目光投向餐饮业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小锅米线,而这样一来也能让只身陪他留在北京的女友吃到地道的家乡风味,稍稍减轻对家乡的思念。

二、重重困难挡不住创业脚步

想法初成,霍巨便开始筹备相关事宜。2015年春节他再次到访云南哈尼族自治县,尝遍了县城里所有的小锅米线,慎重地选择了一家在口味上最能被北方人接受的米线店,开始拜师学艺。拜师学艺期间,霍巨每天四点多起床,五点准时跟着师父逛早市、采购当天所需的原材料,然后是收拾开店、学习制作调料、准备食材、招呼客人、点餐、学习烹饪米线、上餐、收拾卫生、洗餐具等一系列工作,直到晚上关门,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周而复始。师父不仅毫不保留地教给霍巨如何烹饪出好吃的小锅米线,还无私地将自己十几年来摸索积累起来的经营之道传授于他,让霍巨感动非常。正因为师父的毫无保留,霍巨只用了一个多月就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顺利出师。2015年4月,霍巨回到北京,以父母资助的5万元和自己炒股所得的5万多元作为第一笔创业资金,开始注册公司、选址和创立门店。

注册公司不难,选址却并非易事。最初,霍巨想将地址定在他比较熟悉的海淀区,跑了若干天和很多地方之后,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五道口租金太贵,对初次创业和小本创业的人来说风险太大;中关村地区最具有掘金潜力,但是市场不开放,根本进不去;其他地区也有各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海淀区不行,霍巨就瞄准了朝阳CBD地区,他和女朋友一起跑遍了这个地区写字楼和商场的招商部,遭了很多白眼、碰壁无数之后,他们终于将地址定在尚都SOHO西塔一层的一个30多平米的小商铺。经过紧张辛苦的筹备,5月25日,“云来风”小锅米线店正式开业。

“云来风”这个店名是霍巨的创意,意为“彩云之南有风来”,诗情画意、南国滋味尽在其中;而他那同样才华横溢的合伙人还给这句话配了下联——“口口乡味不恋滇”,两句合起来可以完美诠释“云来风”这个小店所承载的内涵和意蕴:来自彩云之南的独特美食,让每个身在北京的云南人吃到地道的家乡味。这是霍巨对女友的承诺,也是“云来风”最大的卖点之一。对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云来风”打出的口号是“让你重新认识米线”。霍巨第一次吃到小锅米线时的感想就这样成为了“云来风”吸引消费者的广告词,并成功吸引了很多被这句广告勾起品尝欲望的顾客。于是,很多尝了一口“云来风”小锅米线的云南人会大声惊呼:“和我家里的一个味儿!”而很多非云南人则惊奇:“怎么还有这样的米线?跟我之前吃过的一点儿也不一样。”“云来风”的两个卖点就这样实现了奇妙地融合,而这种融合为这个小店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创业之路在哪里,其实就是脚下,解决老百姓最需要的生活需求,就一定可以迎来广阔的市场,也就是最好的创业之路。

▲“云来风”的招牌米线

三、保质保量不丢掉顾客口碑

“云来风”小锅米线与市面上普遍存在的米线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烹饪方式:市面上的米线是将米线、蔬菜按顺序放入骨汤中熬煮,并依次加入相应的调料;小锅米线则需要用油炝锅,做法类似于北方的炝锅面。烹饪方式的不同也带来了吃法的不同:普通米线呈现到顾客面前时是一个成品,客户只是根据自己口味的不同加醋或者辣椒,最后吃到的米线在口味上并无太大差异;小锅米线呈现在顾客面前时却是一个半成品,还需要顾客自己加入种类繁多的调料,一碗米线才算做好。为此,面积不大的“云来风”特意腾出一张桌子来放置包括云南米醋、云南甜酱油、酸萝卜、豆豉、麻油、辣椒、蒜泥、香葱、香菜等在内的十几种调料,米线煮熟之后,店员先放在这个桌子上,然后招呼相应的顾客来自选调料,而加入调料的不同也直接导致顾客最终吃到的米线在味道上不尽相同。这样的DIY过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每位顾客的不同口味喜好,也让他们从中获得参与感:米线的最终口味决定在自己手中。不过这种方式虽然赢得了广大顾客的欢心,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顾客往自己碗里狂搁酸萝卜或特色豆豉的现象,在无形中增加了米线的成本,压缩了“云来风”的利润。对这个问题,霍巨看得很开:“当初决定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就想过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客户满意为主,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

“云来风”创店第二周,已经实现盈利,这是初次试水的霍巨没有想到的。为了确保制作出来的米线的质量和味道,“云来风”坚持所有的原材料都从云南空运,成本虽然较高,但是赢得了很好的顾客口碑和大批回头客。“云来风”的顾客以尚都SOHO周围写字楼里的白领为主,他们中午吃饭时间有限,所以周遭的餐饮店大都主打营养便利的快餐。相比之下,等待时间稍长、有汤水、调料自选、不易外带的“云来风”米线并不占优势,更重要的是“云来风”店面很小,十来个座位坐满之后,后来的顾客就只能等先到的顾客吃完、让出位置为止。即便如此,很多回头客还是每周定期光顾“云来风”,位置坐满了就站在店外等候,可谓“云来风”的第一批忠实粉丝。霍巨还展示了很多顾客在大众点评网为“云来风”写的长篇好评:“这些可不是花钱买来的,他们都是‘云来风’的‘自来水’(网络用语,指自发组成的免费水军)。”语气中有遮掩不住的自豪。

市场竞争看似残酷,其实本质就是商人的道德的考验。坚守商业道德的商人,一定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

“云来风”小店的墙壁上,除了两张招牌米线的展示图片,还挂着霍巨自己写的一段文字:“每一个看过《奋斗》的人,都梦想自己的‘心碎乌托邦’。我曾经无数次憧憬,天马行空的爱情,明日天涯的生活。十年之前,我跟阿泽说,改天有时间我们骑车去满城玩一趟吧。这一句戏谑之言,终于在十年之后成为了现实。所以我想,路要一步步地走,饭要一口口地吃,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而兄弟,却是一辈子的事。黑土爱流浪,白云爱定居。但白云更爱黑土,所以她毫无怨言地跟随黑土浪迹天涯。黑土一介书生,无德无能,付不起跑车洋房,还要牵着白云的手在帝都服雾。只希望这一碗来自墨江的小锅米线,能让白云吃出家的味道。两年前,我刚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面对雄伟庄严的明德楼,我对自己说,两年的时间,我只要完成一件事就够了,那就是找到离开校门时第一脚踩在哪里。现在,我即将离开母校。希望将来的我,能够不辜负母校‘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嘱托!来吧!尝尝我们的小锅米线,这场不仅有美味,更有兄弟、爱情和梦想。普洱不只有茶叶。而云来风,也不止是一碗米线。”这段充满的文字可以作为霍巨创业经历的最好注脚。每一个到店的人看到这段文字时都会驻足,他们或许不懂其中蕴含了霍巨怎样的情感经历,但他们一定读出了自己正在经历或已经失去的青春,想到了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种种情绪浸润下吃到的小锅米线也就不再只是米线了。

将文化融合商业活动之中,是文化的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现代商道,可以提升商业文明水平,也可以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用心经营不放过每个机会

在经营过程中,霍巨发现店里普通饮料的销量很低,很多顾客询问都有哪些饮料时听到“加多宝”、“果粒橙”等就开始摇头,这使他意识到“云来风”只是做到了口味的推陈出新,而在经营理念上还有不到位之处。于是他引进云南本地的特色饮品,如酸角汁、芒果汁,而且都是云南本地非常有名的品牌。引进这些饮料之后,顾客再问到这个问题,听到答案后往往很惊奇,而拿到手、喝到口之后更是忍不住惊呼:“我就是喝这个牌子的饮料长大的。”其他顾客听到之后也多会因为新奇选择尝试一下。这样的尝试为“云来风”带来不错效益之时,也赋予它不一样的文化内蕴,用霍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云来风’,不止是一碗米线”。这次的成功尝试给霍巨以巨大启发,让他明白创新经营理念的重要意义。

创店之初,霍巨和他的合伙人就着手研究米线烹饪标准化的问题,他们买来量杯、电子称等精细用具,做了大量实验,最终将米线烹饪中各种调料的用量、先后顺序等制作成科学、合理的菜谱,实现了米线制作的标准化和精准化,以此来培训后厨工作人员,按照他们的这个菜谱制作出来的米线在口味上差别很小,为“云来风”之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目前,霍巨已经按照这个菜谱成功培训了两个工作人员,他们完全可以保证制作出来的每一碗米线在味道和质量上相差极小,这就使霍巨得以解放,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云来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宣传、推广等事宜奔走。

现在,“云来风”尚都SOHO店的经营已初具规模,但店面太小,积累的经验不够全面,不足以建成霍巨心中的样板店。8月份,已经收回初期成本的霍巨开始考虑开一家新店,新店的面积在100平米左右,主打小锅米线及云南特色小吃。目前,他和新加入的合伙人正在研发新的菜品,完善产品线,并争取在新店的装修、餐具、产品包装等方面融入特色的文化意味。霍巨希望将新店做成“餐饮业中的轿跑”,轿跑是介于轿车和跑车之间的一个类型,他说现在的餐饮店不是快餐、就是正餐,而他想做一家既做正餐、又做快餐的店,上班族到了店里可以吃快捷便利的快餐,而比较空闲的人则可以坐下来享受别具一格的正餐,类似于眉州东坡旗下的眉州小吃。云南当地的特色小食品种非常多,不亚于四川,但北京目前主营云南特色小食的店却不多,所以霍巨对新店的创意和构想充满信心。如果新店能顺利开业。霍巨将努力把它做成具有强大复制功能的样板店:只要投入资金、增加人员,就可以无限复制。样板店一旦建成,他就有信心和动力去找投资,既而实现“云来风”的迅速扩张,这是霍巨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无独有偶,北京知名餐饮品牌“云海肴”的创始人也是人大毕业,正是霍巨的师哥,而“云海肴”的发展历程给了他很多启示,让他看到了“云来风”的未来。

创业之路其实就是创新之路,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寻找到新的事业增长点。

▲霍巨与合伙人研发的新菜品

2015年6月,霍巨毕业,顺利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他的创业事迹也被校方得知,并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受到校办办孵化器——人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毕业典礼上,霍巨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给人大校友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而他和他的“云来风”也将进入人大的迎新手册,成为人大为新一届学子重点推介的创业先锋。这时的霍巨已经实现了自己入学时定下的目标:找到了离开校门时第一脚要踩的地方。

诚如《庄子》所言“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霍巨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正乘着彩云之南的和风,朝着理想一步步迈进。

猜你喜欢
小锅米线云南
甜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你说气话,我不信
飞言情A(2021年5期)2021-08-23 20:54:19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一碗米线的滋味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米线里的温柔乡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40
凉拌米线
汉语世界(2016年5期)2016-10-25 01:42:21
借 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