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江
(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510641)
17世纪的欧洲仍然四分五裂,尤其是今天的大国德国①本文将1871年统一以前的惯称德国称为德意志(地区)。和意大利分别由大大小小的邦国和城市国家所组成,还远远不是民族国家。因此人们今天说的德国和意大利的报业,在19世纪中后期意大利和德国实现统一以前实际上只是在这些地理概念范围内的报业。但是,由于宗教改革和位居欧洲中心的地理优势,德意志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周报和日报。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将欧洲带入了力量相对均衡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标志着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经过宗教改革和市民革命,所谓的“世界性宗教共同体”走向没落,英国、荷兰、德意志、瑞典、丹麦等西北欧的新教国家和地区以君主立宪为主的现代政体取代了君主专制政体,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上逐步崛起,在定期报业方面普遍领先于西南欧的天主教国家和地区(尽管意大利的新闻传播有悠久的历史)。
尽管直到19世纪中期以前,在欧洲的大多数地方,一个独立新闻界的概念几乎不存在,出版商经常受到国家权力的掣肘。但是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试图以国内学界较少涉猎的文献,通过17世纪初期和中期报纸在德意志和荷兰的率先发展以及向欧洲其他地区的辐射来揭示:从马克思声言“印刷术成了新教的工具”,到马克斯·韦伯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渊源;从马歇尔·麦克卢汉把现代民主主义的根源归于印刷传播媒介,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论证“印刷资本主义”成为他所谓“想象的共同体”的一个基础要件,都表明了早期报纸及其依赖的技术条件与新教的密切关系。
三十年战争之前和之后,德意志都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①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的胜利者法国和瑞典有权保证德意志各邦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各邦有充分权利同欧洲任何国家签订条约。三十年战争后的德意志分裂到了这种程度:当时在德意志境内,共有360个独立的邦国和1500个半独立的领地,绝大部分邦国的版图都很小,并且都建立起整套的专制制度。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拥有主权的邦国的数目,由于计算方法不同而差别很大,大致在300到2000之间。不算南部和莱茵兰的“帝国骑士”,大约有300个能做某些独立行动的邦国:自由市、修道院长、主教和大主教、伯爵、侯爵、公爵,以及仅有的一位国王即波希米亚国王。其中级别最高的是7位“选帝侯”,即莱茵河的特殊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波希米亚国王和科隆、美因茨、特里尔的大主教。“帝国”以合法的形式维系邦国之间的联合。然而,或许正是这种多中心的邦国割据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孕育了德意志在报纸早期发展中的地位,其中印刷机的运用、新教的力量和德语的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政治、社会和宗教动乱为个人解除了中世纪以来的精神束缚,并得以在社会中扮演活跃的角色。在16世纪以后的欧洲大陆,一些报刊用拉丁文、法文和意大利文出版,但是随着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崛起,使用德文的报刊占大多数,其范围甚至超越了德意志地区。
17世纪的邮报 在17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欧洲最早的定期印刷报纸在德意志等地出现。它的特点有:公开性、现实性、广泛性以及周期性。报纸的出版起初以周为单位,因为新闻素材的收集和传递高度依赖交通和邮政系统。最古老的周报是由印刷商约翰·卡罗卢斯(Johann Carolus,1575-1634)1605年在帝国自由市斯特拉斯堡(法国和德意志边境城市,历史上不同时期分别属于德意志和法国,今属法国)出版的《报道》(Relation),它刊登来自罗马、安特卫普、威尼斯、维也纳、布拉格、克拉科夫、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和里昂等地新闻。《报道》4个版,没有广告,没有标题,它至少出版到三十年战争末期甚至更久。1609年9月4日的一则发自威尼斯的报道将现代新闻业与现代科学联系起来:②http://mbbnet.umn.edu/hoff/hoff_news.html.
当局给予帕多瓦大学数学教授、来自佛罗伦萨的伽利略先生以国家性的荣誉。他的年金同时也提高了100金币。伽利略先生通过不懈的研究发明了一种目测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30里外的地方,那里的景物仿佛近在眼前。伽利略先生把制作这种工具的技术献给了威尼斯共和国当局。
另有两份1609年发行的古老报纸:一份是《通告—报道或新闻报》(Aviso,Relation oder Zeitung),由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海因里希·尤利乌斯(Heinrich Julius)创办于沃尔芬比特尔(今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城市),印刷商尤利乌斯·阿道夫·冯·泽内(Julius Adolph von Söhne)负责该报出版,后由埃利亚斯·霍尔魏因(Elias Holwein)接手。另一份是奥格斯堡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Avisa Relation oder Zeitung),卢卡斯·舒尔特(Lucas Schulte)出版。第一期称,新闻采自多个国家,1月15日截止。③http://en.wikipedia.org/wiki/Avisa_Relation_oder_Zeitung.
1609年的一期《报道》
《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创刊号头版
在德国经济史和新闻史上,作为帝国自由市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汉堡具有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地位,并有从17世纪初开始长期出版报纸的传统。法兰克福历史上是欧洲的一个大门户和博览会城市,今天为德国金融中心和世界图书业的中心。汉堡地处易北河、阿尔斯特河与比勒河汇流处,为今日德国北部大城市和最大港口。13世纪后,与北德各港口城市建立自由贸易联盟——汉萨同盟。16世纪丹麦统治之下的汉堡属于欧洲最富有的城市和欧洲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1558年开设汉堡证券交易所。
1615年,书商埃根诺尔夫·埃梅尔(Egenolph Emmel)创办《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Journal),成为今日《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Nachrichten)的前身。另一份1616年问世的报纸《邮发通告》(Postavisen)后来演变成19世纪的《法兰克福邮报》(Frankfurter Postzeitung)。在定期印刷报纸产生期间,邮政局长由于拥有最佳消息来源而常常成为报纸出版商,报纸也因此被称为“邮报”(Postzeitungen)。这个名称最初出现在1621年,皇家邮政局长约翰·冯·比尔格登(Johann von Birghden,1582-1645)出版《真实邮报》(Unvergreiffliche Postzeitungen),后更名《法兰克福上—邮报》(Frankfurter Ober-Postam ts-Zeitung),一直出版到1866年。法兰克福还在1628年诞生了《每周真实新闻》(Ordentliche Wochentliche Zeitungen)。
《法兰克福邮报》在新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该报引发了最早的媒体官司。1617年,比尔格登创办一份周报,不久在一宗由埃梅尔提起的诉讼中,他声言邮政局长拥有对报纸出版的垄断权。这个所谓的法律原则长期困扰着德意志新闻业。
1616年,约翰·迈尔(Johann Meyer)在汉堡创办《每周新闻》(Wochenliche Zeitung),并出版到1630年。汉堡现代意义上最古老的报纸和德意志最老的广告报是《信使报》(Relations Courier)(1673-1811),它主要报道政治和国际事务,而不是当地新闻。汉堡凭借其贸易优势成为德意志获取全世界新闻的中心,售卖新闻和商品的生意是当时的重要经济活动。从17初到19世纪,汉堡总共出版了70份迎合规范的政治和知识兴趣的不同报纸,这还不算较小的和短命的报纸。从1830年起,汉堡被称为“德意志报纸最丰富的城市”。1844年创刊的《汉堡新闻报》(Harburger Anzeigen und Nachrichten)是德国现存最古老的日报。①http://www.hamburg-economy.de/content/top.phtml?num=1.1&language=en&theme=standort_hamburg/wirtschaftsstandort_hamburg/mitt/verlagshistorie&PHPSESSID=49fbcda08f2356edb36 7548686e4e24a.
在后来的普鲁士首都柏林,第一份报纸出现于1616年,邮政局长克里斯托夫·弗里施曼(Christoph Frischmann)创办《来自德意志、意大利、法国、匈牙利、尼德兰和其他地方的新闻》(Zeitung ausz Deutschlandt,Welschlandt,Frankreich,Hungard,Niederlands und anderen Orten)。1633年前问世的柏林报纸还有《柏林新闻周报》(Newe wöchentliche Berlinische)和《国 家 报》(Stättinische Zeitung)。
在德意志地区,报业的发展受到三十年战争中多种因素的阻碍,包括贸易限制、纸张短缺和严厉的出版审查。尽管如此,在整个17世纪,有70个德意志城市每周发行报纸。17世纪后半期出现的重要地区性报纸主要有:纽伦堡的《德意志战时信使报》(Teutscher Kriegs-Kurier)(1673)、《奥格斯堡新闻》(Augsburger Zeitung)(1689)等。②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14096a.htm.还有若干保存至今的报纸出版地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中一部分来自汉堡、法兰克福、科隆、奥斯纳布吕克、维也纳、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和斯德丁(今波兰什切青)。③http://www.b2i.de/fabian?Public_Record_Office.
《莱比锡日报》 莱比锡为今日德国中东部萨克森州最大城市,地处欧洲商路之要冲,1160年建市后迅速发展为商业中心。莱比锡的印刷出版业历史悠久,是一个有名的“书城”,早在15世纪初已是德语地区的出版印刷中心。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书在此问世,500多年来一直是德意志印刷出版业中心之一。定期报纸在三十年战争中诞生,1633年《莱比锡新闻》(Zeitung ausz Leipzig)出版。1636年,莱比锡出版商蒂莫托伊斯·里奇(Timotheus Ritzsch,1614-1678)继承了父亲的印刷所和出版社。1643年他在莱比锡开始出版一份每周出版4期的报纸,但是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日报。
165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份日报《新到消息》(Einkommende Zeitung),每周出版6期。每份4页,版面为13.5×17厘米。当时该报印数不超过200份。报纸通过金属活字排版,由手工操作的木质印刷机印刷而成。2000年,德国邮政总局曾发行一枚邮票来纪念这份350年前出版的世界上最早的日报。该报1660年1月1日更名为《关于战争和世界贸易的最新消息》(Neu-einlaufende Nachricht von Kriegs-und Welt-handln),1734年易名为《莱比锡日报》(Leipziger Zeitung),1921年停刊。
《新到消息》
2000年发行的纪念邮票
杂志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与报纸相同,杂志也拥有公开、定期的特点,但是时效性和内容的广泛性有所不足。许多出版物的产生离不开咖啡馆的存在。第一份德国杂志可能就是在咖啡馆产生的,至少它的存在与咖啡馆密切相关。所谓的“咖啡馆杂志”(Kaffeehauszeitschrift)1698年出现于莱比锡,真名是《威尼斯好奇咖啡馆》(Das curieuse Caffe-Hauβzu Venedig)。杂志的内容包括女装时尚、男士胡须式样以及政治清谈。
世界上最早的报学研究也出现在德意志地区。1676年,第一本对报纸提出批评的书在耶拿由诗人、法学家兼宫廷首相阿沙弗·弗里奇(Ashaver Fritsch,1629-1701)用拉丁文发表,名为《对人们称之为新闻报的消息的使用和滥用的讨论》(Discursus de novellarum,quas vocant Newe Zeitungen,hodierno usu et abusu)。弗里奇是第一位研究媒体的德国学者,他在这本小册子里批评人们“读报瘾”的现象,称对读报的渴望使人们无心工作,不务正业。
教师、诗人克里斯蒂安·魏泽(Christian Weise,1642-1708)是第一位为媒体热辩护的人。1676年,他首度用拉丁文写书《读报有趣论》(Schediasma curiosum de lectione novellarum)为报纸正名。1695年,作家、语言研究者卡斯帕·施蒂勒(Caspar Stieler,1632-1707)在汉堡发表第一本关于报业的专著《报纸的乐趣与用途:所谓的小说或报纸,有影响力、优雅、必需和益处》(Zeitungs Lust und Nutz oder:derer so genannten Novellen oder Zeitungen,wirckende Ergetzlichkeit,Anmut,Notwendigkeit und Frommen)。1690年莱比锡大学的托比亚斯·波伊策尔(Tobias Peucer)用拉丁文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报纸的博士论文《关于新闻报道》(“De relationibus novellis”)。①http://www.papyrus-germany.com/deutsch/wissen/geschi2.htm.
在深受新教影响的低地国家的北部省份②这些北部省份通过建立乌德勒支联盟在1579年脱离西班牙获得独立,并成为荷兰联省共和国。1568年,荷兰爆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最后30年成为三十年战争的一部分)。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联省共和国缔结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荷兰独立。荷兰海军在三十年战争中的1639年击败西班牙舰队,成为世界第一海上强国。随着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的结束,西班牙在1648年承认北部联省独立,而包括今日比利时在内的南尼德兰则先后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报纸出现于17世纪初。此前,荷兰虽然不算是欧洲印刷报纸的发源地,但是该国的几个城市在17世纪初成为欧洲报业中心,并扮演这种角色长达一个多世纪。许多统称为“荷兰公报”(La Gazette de Hollande)的法文报纸在出版自由的环境下在莱顿、海牙、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乌德勒支出版。法语是17世纪欧洲最通行的政治语言,荷兰的出版商用阅读公众以为是源自法国的报纸供应国际市场。这种国际“加塞塔”(Gazette)中最早问世的是《意大利和德意志新闻报》(Courante uyt Italien ende Duytschland,1618-1670)和Tydinghen uyt Verscheyde Quartieren(1618-1670),两者都在阿姆斯特丹出版,报道来自国外的消息。荷兰语中的krant(报纸)源于法语的courant和西班牙语的corantos,两者的意思都是“当下消息”。
在以后几十年中,另有许多“加塞塔”在荷兰各城市创办。国际性“加塞塔”《莱顿公报》(La Gazette de Leyde)自1680年起用法文在莱顿出版,其他法文版的《阿姆斯特丹公报》(La Gazette d'Amsterdam)、《鹿特丹公报》(La Gazette d'Amsterdam)和《海牙公报》(La Gazette de La Haye)分别在1688、1695和1744年问世。荷兰文版的couranto《哈勒姆真实新闻报》(Oprechte Haerlemse Courant)、《阿姆斯特丹新闻报》(Amsterdamsche Courant)①一说诞生于1656年,为欧洲现存最老报纸之一,今名《哈勒姆日报》(Haarlems Dagblad)。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络版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35891/The-Netherlands。和《莱顿定期新闻报》(Ordinaire Leydsche Courant)分别在1656、1670和1686年出版,其中《哈勒姆真实新闻报》自诩为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②http://www.answers.com/topic/newspaper?cat=technology.
阿姆斯特丹与“科兰特”(Courant)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是最国际化的欧洲城市之一,其商人周游各地。被认为是《来自意大利、德意志等地新闻》出版商的卡斯帕·范希尔滕(Caspar van Hilten)曾经在德意志生活过一段时间,他无疑接触过印刷周报。在阿姆斯特丹,各种宗教信仰的难民得到宽容,甚至受到欢迎。该城市成为欧洲的船运和贸易首都:保险同业公会于1598年成立,东印度公司1602年注册,一家交易所1608年开张,汇兑银行1609年问世,一家借贷银行1614年挂牌,一家谷物交易所1616年出现,西印度公司1621年组建。
阿姆斯特丹商人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东印度群岛和西印度群岛,他们需要大量来自远方的新闻。1619年,当地有了第二份每周出版的印刷“科兰特”。到1645年,至少有8份不同的周报和周二报在该城市出售。这些出版物向商人和其他读者提供的不仅有意大利和德意志以及三十年战争新闻,而且有来自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海盗和海难消息,这些新闻对于贸易商具有特殊的利益相关性。
如同整个荷兰一样,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宽容各种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包括将各种观点付印。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阿姆斯特丹成为“全世界的图书超市”。即便存在对印刷业的管制,但是也很少强制执行。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的一些作品就是在阿姆斯特丹印刷的。法国和英国新闻史学家承认,最早使用他们国家语言的报纸是在阿姆斯特丹印刷出版的。
1620年9月,范希尔滕可能开始翻译他的各期荷兰文“科兰特”,并在次日以法文重印,名为《来自意大利、德意志等地新闻》(Courant d’Italie,Almaigne,&c),迄今只有4份这种最早的法文报纸留存下来。由于严苛的出版控制,17世纪初的法国似乎还没有为印刷的“科兰特”提供沃土。直到受到三十年战争的刺激,一份印刷周报十多年之后才在法国生根。
来自异国的新闻 第一位用英语工作的报纸新闻工作者可能是荷兰人彼得·范登凯尔(Pieter van den Keere,1571?-1646),他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名地图和印刷雕版工,曾经在伦敦生活多年。1620年12月2日,范登凯尔利用他与阿姆斯特丹的印刷商和伦敦的书商的关系,印行了没有报名的英文“科兰特”《来自意大利、德意志等地新闻》,它以如下歉语开头:“发自意大利的新消息尚未到来”。有研究者考证,范登凯尔的报纸几乎是逐字逐句翻译荷兰文“科兰特”,而关于英国的新闻则被删去,因为可能冒犯英国当局;对一些时间做了向前移动的处理,以便让相关消息显得比较新鲜。上文提到的报道布拉格之战的那一期,就是保存至今的第二份。
范登凯尔的竞争对手之一是布勒尔·扬斯(Broer Jansz,1580-1652),他在1621年7月3日印制了《来自意大利、德意志、匈牙利、西班牙和法兰西的新闻》(Corante,or newes from Italy,Germanie,Hungarie,Spaine,and France)。这个总标题直接影响了两个多月后在伦敦出版的第一份英文“科兰特”。“科兰特”不是一种周报,连续出版的各号的间隔在4到46天之间不等。但是它们至少接近半月报的出版频率,并且是连续出版的。范德基尔的“科兰特”在做出“发自意大利的新消息尚未到来”的道歉之后,接下来第一则消息就是对三十年战争早期外交行动的详细记载:
发自维也纳,11月6日
法国大使要求将丹皮尔伯爵按国葬规格安葬在普雷斯堡③今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其间拜特伦·加博尔号召匈牙利属下所有国家在本月5日聚集于普雷斯堡,讨论加冕和其他与该王国有关的事宜。
瑞典和丹麦王国古斯塔夫二世(1611-1632在位)使瑞典成为欧洲列强之一。通过与俄国的战争,他在1617年获得因格曼兰(历史地名,今属俄罗斯)和今属芬兰的卡累利阿;他从波兰获得几乎全部的立窝尼亚(今天分属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通过三十年战争中1631年布赖滕费尔德战役和1632年吕岑战役的胜利,他使瑞典成为欧洲大陆的新教强国。
1645年4月9日,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定期邮报》(Ordinari Post Tijender)由古斯塔夫二世之女、19岁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1626–1689,1632–1654年在位)和首相阿克塞尔·奥克森谢尔纳(1583–1654)创办于首都斯德哥尔摩。此时的瑞典正因三十年战争而军费开支巨大,王室向国民征收重税,导致国内怨声载道。女王便利用《定期邮报》向国民交代税款的用途。此外,所有邮政局长都要按要求报告他们所听闻的信息。当时的《定期邮报》形式有点像小册子,由邮递员派送,并张贴在瑞典大城小镇的公告板上。1821年,该报与《国内报》(Inrikes Tidningar)合并后易名《国内邮报》(Post-och Inrikes Tidningar)。
《定期邮报》
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瑞典获得了今天分属波兰和德国的波美拉尼亚西部、今属德国的维斯马和不来梅大主教职位。查理十世(1654-1660在位)对波兰和丹麦的战争获得胜利,1660年南部各省脱离丹麦回归瑞典。查理十一世(1660-1697)将瑞典变成一个绝对君主专制国家。《定期邮报》完全由政府控制,因此它们只是宣传工具,而不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分析的载体。这种状况直到18世纪以后才有所改变。继《定期邮报》后的报纸有《瑞典信使报》(Svensk Mercurius,1675-1683)和拉丁文的《珍奇报道》(Relationes Curiosae,1682-1701)。
丹麦也曾是北欧强国。国王与贵族的分权严重阻碍了丹麦成为波罗的海霸主的企图。丹麦与瑞典等邻国发生多场战争:克里斯蒂安四世(1588–1648在位)参加了三十年战争,弗雷德里克三世(1648–1670在位)与瑞典的战争令丹麦失去了对瑞典南部的支配。弗雷德里克三世和克里斯蒂安五世(1670–1699在位)建立了绝对君主制度。第一份丹麦定期报纸是1666年由王室创办的《丹麦信使报》(Dèn Danske Mercurius),刊登官方公报,赞美国王和政府。新闻审查制度一直实行到1849年。
法国:勒诺多和《公报》早在1611年,巴黎书商J·里歇尔(J.Richer)就出版了法国第一份文学“加塞塔”《弗朗苏瓦信使报》(Mercure françoys)。①http://en.wikipedia.org/wiki/Mercure_Galant.1631年1月,书商路易·旺多梅(Louis Vendosme)和让·马尔坦(Jean Martin)在巴黎出版法国第一份周刊《各地见闻》(Nouvelles Ordinaires de Divers Endroits)。而在法国报刊史上极其重要的第一份定期报纸是周报《公报》(La Gazette)。1631年5月31日,被尊奉为“报纸之父”的新教徒和医生泰奥弗拉斯特·勒诺多(Théophraste Renaudot,1586?-1653)在巴黎创办《公报》。勒诺多游历过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的许多欧洲城市,1618年在荷兰悉心研究过当地最早的报纸。他在红衣主教黎塞留(1585–1642,1622-1642年任首相)和法王路易十三(1601–1643,1610–1643年在位)的庇护下获得办报特许权,才由新教皈依天主教。
勒诺多
《公报》
《公报》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是当局的恩宠,其次是勒诺多的办报才能。在黎塞留的支持下,《公报》于1631年10月获得了办报特许权证书,使他“永远有权通过任何人,印刷和出售新闻纸,报道王国内外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任何事件,包括会议、商品市价……上述新闻纸将在全国发行,并排除任何其他人的干涉”。黎塞留和路易十三经常为它撰稿。
《公报》迅速成为法国新闻扩散中心,也成为这个高度中央集权国家控制信息流动的有效手段。《公报》每期4版,开本23×15厘米,发行300到800份。它仅仅刊登新闻,尤其是国外新闻,曾经是高等法院的官方报纸。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公报》也刊登一些“奇闻”。勒诺多每年将《公报》汇编成册,亲笔撰写前言,论及权贵与报纸、新闻与历史、真实与虚假等关系。其中不乏深邃的妙论:①转引自[法]皮埃尔·阿尔贝、费尔南·泰鲁《世界新闻简史》,许崇山等译,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历史乃是各种突发事件的记述,报纸不过是历史事件的回声……它如实地记述历史,即使偶尔刊登个别失实的报道,也不是有意为之;因为,报纸只要故意编造一个谎言,就会令人望而生厌。
不过,我希望权贵和国家不要徒劳无益地想方设法堵塞新闻流动的渠道,因为,新闻的流通始终在进行自卫,而新闻的本性又如同瀑布一样,阻力越大,激起的水花也就越高……
三十年战争将整个德意志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却使法国取得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法国作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民族国家因此而崛起。但是由于君主专制下严格的出版许可制度、审查制度以及文人学者的鄙视等原因,从三十年战争后到大革命爆发前,法国新闻性报刊的发展相当缓慢。但是法国人却在文学、艺术、时尚和科学期刊出版上独步欧洲,成为后来法国人首创的“文学新闻事业”的先声,并为法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1665年1月5日,作家德尼·德·萨洛(Dennis de Sallo,1626-1669)在巴黎创办《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çavans,后改为Journal des savants),它是欧洲和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和文学期刊,略早于同年5月6日问世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学者杂志》出版到第13期被迫停刊,但是不久复刊。该刊目前仍在发行。
《学者杂志》
创刊号
1743年的《学者杂志》
1672年,王室历史学家、剧作家让·多诺·德·维塞(Jean Donneau de Visé,1638-1710)创办艺术、戏剧和文学刊物《文雅信使》(Le Mercure Galant),该刊的目标是向上流社会告知宫廷生活和知识与艺术辩论,它也刊登雅风文学、社交界新闻和时尚评论。创刊伊始即刊登关于新季节时装的雕版图。《文雅信使》报是第一份报道时尚界的刊物,在向外省和国外传播“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1643-1715年在位)时代关于时尚、奢侈品、礼仪和宫廷生活的新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因而在新闻史上地位独特。
《文雅信使》曾在1674-1677年间停刊,复刊后成为月刊,易名《新文雅信使》(Nouveau Mercure galant)。该报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关于文学艺术的“古典派”和“现代派”的大辩论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它站在厚今薄古的“现代派”一边。尽管频频受到作家们的诋毁,但是该刊给德·维塞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到他逝世时,它成为外省订户眼中关于文学格调和宫廷社交的无可匹敌的仲裁者和记录者。1724年再次更名,成为官方资助的《法兰西信使报》(Mercure de France)。②http://en.wikipedia.org/wiki/Jean_Donneau_de_Vis%C3%A9.
《文雅信使》
在法国报刊诞生的第一个世纪,由于知名作家的参与,报刊具有鲜明的文学和论战色彩。1684到1687年,启蒙哲学家皮埃尔·培尔(Pierre Bayle,1647-1706)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编辑当时最有影响的文学和哲学评论刊物《文学共和国新闻》(Nouvelles de la République des Lettres)。1699到1710年、1716到1718年,神学家和政论家雅克·贝纳尔(Jacques Bernard,1658-1718)两度将它复刊,引起了耶稣会的敌意和反击。法国的宗教出版物并由此而产生,为这个天主教大国的报刊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
西班牙和比利时16世纪的西班牙仍然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天主教国家,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1556年,哈布斯堡王朝分为奥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一人统领整个王朝的局面不再出现。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经五代的统治。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们的奥地利表亲则发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以抢回王位,最后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将部分哈布斯堡领地归还奥地利,以换取奥地利承认波旁王室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到1700年,西班牙有超过1万人的城镇22个。
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几次探险活动,这个新统一的国家控制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美洲财富。但是,滚滚而来的黄金却没有给西班牙带来经济上的发展,仅仅帮助它用武力镇压了国内,以及意大利、荷兰最富裕省区的独立运动。
西班牙的早期报刊属于源于意大利的“加塞塔”传统。第一批在西班牙流行的“加塞塔”中有的来自法国,包括三十年战争中的《公报》以及后来的《学者杂志》和《文雅信使》。第一份在西班牙出版的“加塞塔”是问世于1641年的《巴塞罗那每周公报》(Gaceta semanal de Barcelona)。
第二份更加重要的“加塞塔”是1661年问世的《马德里公报》(Gaceta de Madrid),也叫《新公报》(Gazeta Nueva)或《报道》(Relación),它的编辑弗朗西斯科·法夫罗·布雷蒙丹(Francisco Fabro Bremundan)是由奥地利的胡安·何塞指定的,后者是当时统治西属尼德兰和葡萄牙的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1605-1665,1621-1665年在位)的私生子。该报全名《截至1660年12月底发生在全世界更大地域的若干政治和军事特殊事务的报道或公报》(Relación o Gazeta de Algunos Casos particulares,assi Políticos,como Militares,sucedidos en la mayor parte del Mundo,hasta fin de Diziembre de 1660)。创刊号称:“由于大多数人口稠密的意大利、佛兰德斯、法国和德意志城市都有每周出版的名为‘加塞塔’的印刷品(不包括关于特殊事件的Relaciones),其中刊登值得关注的政治和军事事务,它们又出现在地球更大的地域内,因此有理由将这种印刷品引进西班牙,如果做不到每周,那也至少要每月,以便好奇者能够获知口传的事件,西班牙人也因此不缺乏在国外很丰富的新闻。至于第一期,我们将以意大利各省开头。”①http://www.lib.uconn.edu/about/exhibits/Darlene/spain2.htm.该报1667年改为周报,后又变成周二报,1808年改为日报。
在西属尼德兰②1506-1713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同荷兰和卢森堡一起组成西属尼德兰,由西班牙统治。随着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的结束,西班牙在1648年承认北部联省独立,而继续统治主要包括今日比利时领土的南尼德兰。1713年南尼德兰转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89年和1792年爆发反对奥地利统治的起义。1794年,奥地利在弗勒吕斯被法国击败,将南尼德兰割让给法国。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将南尼德兰并入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宣告独立,成为君主立宪国。1831年,英国、法国和普鲁士参加的伦敦会议承认比利时独立并保证它的永久中立。(今比利时),继最早有报纸的安特卫普之后,布鲁塞尔在1649年诞生了名称冗长的《来自低地国家的真实新闻或抄自各种信件的原样故事》(Courrier Veritable des Pays-Bas ou Relations Fideles Extraites de Diverses Lettres),出版商是让·莫马尔(Jean Mommaert),在1791年前它是布鲁塞尔的唯一日报。其间马尔坦·比那尔(Martin Binnart)在安特卫普编辑出版了第二份日报《定期邮报》(Den Ordinarien Posten)。1666年,《根特邮报》(Gentsche Posttijdinghen)在根特问世,它后来被《根特公报》(Gazette van Gent)取代。另有两份报纸分别在布鲁日和列日创办。随着18世纪的来临,报纸数量在增加,但是该地区的西班牙和奥地利统治者不愿意看到比利时报业有长足的发展。
葡萄牙在15、16世纪进入全盛时代,在亚非美洲拥有大量殖民地。在1483-1595年间,就有里斯本等5个城市引进了古登堡印刷机。但是,葡萄牙在1580-1640年曾被西班牙侵占,这似乎阻碍了该国早期报纸的诞生。
意大利、奥地利和波兰等 意大利①12-13世纪分裂成许多王国、公国、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领地,北部出现了城市国家。罗马教廷与帝国之间的争端大大削弱了它自身的力量,最终屈服于法国的统治。城市利用权力真空日益形成独立的个体。被称为海上共和国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阿马尔菲通过海外贸易富裕起来。佛罗伦萨和锡耶那等城市因发达的纺织业和银行业而繁荣昌盛。米兰、博尼伦萨和维罗纳等其他城市也因位于贸易交通要道而日益发达。最后,有400多个城市国家分布在意大利北部。从16世纪起,意大利先后被西班牙(1559)和奥地利(1713)占领。而在南部,占支配地位的西班牙封建制度抑制了发展步伐。这种停滞不前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王国军队攻克罗马,最终完成统一。虽然是《每日纪闻》的诞生地,在古罗马时代整个帝国拥有发达的新闻传播网络,在文艺复兴以后手抄报纸也十分发达,但是印刷报刊的发展却落后于中欧和西欧。在三十年战争的后期,在天主教和法国的影响下,定期报纸在法国以外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拉丁民族聚居地区相继出现。在意大利,《公共报》(Gazzeta Publica)1640年创办于威尼斯。继《公共报》创办后,意大利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报纸,其中包括至今仍在出版的欧洲最古老报纸之一《曼图亚公报》(La Gazzetta di Mantova),它创刊于1664年,至今仍有2万份以上的发行量。
1664年创刊的《曼图亚公报》
2007年5月3日的《曼图亚公报》
紧邻德意志、使用同一语言的奥地利也在三十年战争中出现了最早的报纸。第一份报纸是1621年在维也纳问世的周报《定期新闻》(Ordinari Zeittungen),由马蒂亚斯·弗米卡(Matthias Formica)和科斯梅洛维厄斯(Cosmerovius)印刷,出版到1698年。1622年,以上两人又创办《真实邮报》(Ordentliche Postzeittungen),出版到1700年。各个省会也有了官方和半官方的周报。在林茨,《定期新闻》(Ordinari Zeittungen)于1630年问世,是今天《林茨官报》(Amtliche Linzer Zeitung)的前身。②http://aeiou.iicm.tugraz.at/aeiou.encyclop.p/p808282.htm;internal&action=_setlanguage.action?LANGUAGE=en.
波兰国家的黄金岁月是在16世纪,1386年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合并,首都迁往华沙,成为欧洲领土最大的国家之一。第一份波兰文报纸《波兰信使报》(Merkurjusz Polski)1661年在克拉科夫问世,但是不久这份周报就夭折了,并且接下来没有任何后继者出现。
而在不受新教影响的欧洲其他地区,报业的问世要下延到至少18世纪以后。在沙皇俄国,报纸直到彼得大帝鼎盛时代的1703年才出现,并且发展缓慢。在奥斯曼帝国的中期(1453-1683),帝国占领和臣服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东南欧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塞浦路斯、罗马尼亚、摩尔达维亚、波斯尼亚、马其顿、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1541-1699,此后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③还包括今天西亚(中东)和高加索地区的土耳其本土、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伊拉克、科威特、约旦、巴勒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今天北非和东北非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索马里、也门等。;由于统治者对印刷出版的严格禁止,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欧洲部分多半要到19世纪才出现报纸。
致谢:感谢李磊磊博士在德文资料方面的帮助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