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枝萍 高智峰
·检测诊断·
动力位磁共振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姚枝萍 高智峰
目的 探讨颈椎动力位MR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疑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同时行中立位、过伸位及过屈位MRI检查,对比分析三个体位C3/4~C6/7椎间盘水平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检出率,并根据受压程度进行分级比较。结果 蛛网膜下腔腹侧受压检出率中立位61.67%,显著高于过屈位48.3%、低于过伸位75.5%(P<0.01);背侧受压检出率中立位21.25%,显著高于过屈位9.17%、低于过伸位40%(P<0.01)。根据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程度分级,与中立位比较,过伸位腹侧受压Ⅱ、Ⅲ级分别增加了20、17个,而过屈位Ⅰ、Ⅱ、Ⅲ级分别减少了8、13、11个;过伸位背侧受压Ⅰ、Ⅱ、Ⅲ级分别增加了14、16、15个,而过屈位分别减少了18、8、3个。形成“钳夹效应”,过伸位48个,中立位33个,过屈位18个。结论 过伸位MR检查有助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明显优于过屈位,是常规中立位MR检查的重要补充。
动力位 磁共振成像 颈椎病 脊髓型
MR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CSM )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常规采用中立位扫描。颈段椎管活动度较大易忽视脊髓与退变结构之间的相互动态性致压病理关系,而发现这种动态致压因素是早期诊断 CSM 的重要依据[1]。故本资料通过MRI动力位扫描,探讨过伸过屈位对颈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该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临床诊断为CSM,行MRI检查并签字同意加做过屈过伸位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240个椎间盘)。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6~62岁,平均(51.3±3.36)岁。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肩疼痛、手部发麻、躯干紧束感,专科查体可见轻重不一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病理反射阳性。
1.2 方法 磁共振检查采用西门子Magnetom Avanto1.5T磁共振。采用颈部相控阵线圈及颈部专用的活动支架。过伸过屈位、中立位均要从两侧夹紧头部,防止由于活动而产生运动伪影。矢状面图像在过伸、过屈位层面扫描野(FOV)、中心等保持一致。
1.3 图像分析 分析C3/4~C6/7突出发生率及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发生率,并根据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程度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参照Muhle等[3]文献报道:在T2WI 矢状位切面 0 级颈髓腹背侧蛛网膜下腔无变窄;Ⅰ级部分变窄;Ⅱ级完全变窄,但无颈髓受压;Ⅲ级颈髓前和/或后缘不同程度受压。由2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及1位骨科主治医师对不同体位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分析,不一致时由3人协商统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蛛网膜下腔脊髓腹侧受压检出率 中立位148个(61.67%),显著高于过屈位116个(48.3%)(χ2=8.620,P=0.003);但显著低于过伸位182个(75.5%)(χ2=11.210,P=0.001)。
2.2 蛛网膜下腔背侧受压检出率 中立位(图1)51个(21.25%)显著高于过屈位(图2)22个(9.17%)(χ2=13.587,P=0.000),但显著低于过伸位(图3)96个(40%)(χ2=19.857,P=0.000)。
图1 中立位T2WI矢状面,C3/4~C5/6蛛网膜下腔腹侧、脊髓受压,背侧C3/4、C5/6轻度受压
图2 过屈位T2WI矢状面,C3/4~C5/6蛛网膜下腔腹侧、脊髓轻度受压,背侧未见明显受压
图3 过伸位T2WI矢状面,C3/4~C6/7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及脊髓明显受压,形成“钳夹效应”
2.3 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程度分级 见表1。
表1 各体位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程度分级(个)
2.4 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同时受压,形成“钳夹效应”的个数 过伸位48个,中立位33个,过屈位18个。
CSM是以椎间盘病变为病理基础,相邻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间的连接结构在长期异常应力作用下的增生和变性均可突入椎管,使骨性椎管及脊髓周围的有效空间相对减小,以此压迫脊髓和(或) 脊髓前动脉或沟动脉使脊髓缺血缺氧而受损,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4]。因此脊柱外科医生一致主张CSM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5]。目前MRI已成为CSM影像学检查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常规采用颈椎中立位扫描,但单纯的中立位MRI检查忽略了椎管内结构的动态变化,尤其是与脊髓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故本文通过动态变位MRI检查,探讨其在CSM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资料发现蛛网膜下腔腹侧受压检出率过伸位达75.5%,显著高于中立位61.67%,而中立位显著高于过屈位48.3%。与文献报道[6]结果相一致,说明过伸位能进一步提高CSM蛛网膜下腔腹侧受压的检出率,而过屈位则相反。其机制为过伸位时椎体后缘与后纵韧带之间的间隙明显变大,CSM患者后纵韧带发生退变而出现松弛,硬化或者增厚,甚至骨化,进而与突出的椎间盘形成复合性突出物,成为脊髓前方的主要致压因素[7]。而颈椎过屈位时由于后纵韧带紧张,导致椎间盘部分回纳,与椎体后缘间隙变小,同时脊髓拉长、变细、前移。蛛网膜下腔背侧受压检出率过伸位明显优于中立位达40%,而中立位明显优于过屈位的9.17%。说明过伸位能发现常规中立位不能检出的CSM蛛网膜下腔背侧受压,而过屈位则相反。其机理与黄韧带在过屈位时受牵拉明显拉长变薄,过伸位时靠自身的弹性回缩而缩短增厚,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预张力的作用不会皱褶突入椎管,而颈椎病患者黄韧带弹性减低,退变增厚,在过伸位时不易缩短而发生折叠,从后部突入椎管而压迫脊髓,导致蛛网膜下腔背侧受压增加。本文通过对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程度分析,发现过伸位主要通过增加腹侧Ⅱ、Ⅲ级和背侧各个级别的受压显示,从而提高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的检出率;而过屈位对腹、背侧各级受压均显示不佳,从而降低检出率。说明过伸位较常规中立位更有助于显示CSM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的程度,而过屈位则相反。如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同时受压,可致蛛网膜下腔、脊髓狭窄加重[8],易形成“钳夹效应”,优于中立位和过屈位;表明过伸位能更好的显示CSM的“钳夹效应”;与过伸位能更好的显示前后方同时受压有关,而过屈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前后方的压迫得到缓解,因而钳夹效应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颈椎过伸位MRI能提高CSM蛛网膜下腔腹、背侧受压的检出率、更好地显示受压程度,是常规中立位的重要补充,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帮助。但由于动力位检查不甚方便、检查时间加长,故临床怀疑CSM而常规中立位MRI检查阴性者,可以考虑加做过伸位MRI检查。
1 Morishita Y, Hida S, MiazakiM,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degen -erative changes in the functional spinal unit on the kinematics of the cervical spine. Spine , 2008, 33( 6) : 178~182 .
2 贾连顺, 史建刚. 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严格手术指征. 中华骨科杂志, 2002,22(1):58~60.
3 Muhle C,Metzner J,Weinert D,et al.Classification systembased on kinematic MR imaging in cervical spondylitic myelopathy.AJNR Am J Neuroradiol,1998,19(9): 1763~1771.
4 贾连顺,陈雄生,倪斌,等.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及其早期诊断研究.中华骨科杂志, 1998, 18(6): 587~590.
5 宋滇文,贾连顺.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过程与自然史.中华骨科杂志, 1999, 19(5): 544~545.
6 Kuwazawa Y, Bashir W, Pope MH, et al. 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the cervical cord: effects of postural changes in healthy volunteers using posi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 2006, 19(5): 348~352.
7 李兰贵, 苏凯, 张玉琴.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 20(2):140~143.
8 朱杏莉,全显跃,黄凡衡,等. 颈椎病屈伸位动态 MRI 检查评价椎管的变化. 广东医学,2006,27(3):368~369.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