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娇 朱伟华
(1、2.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语言是文学作品最外在的基本特征,它不仅能构成不同的文学形式,还能对文本的风格起奠基作用。诗歌作为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语词凝炼、富于韵律、联想自然等特点,它对后来产生的其他文学形式特别是小说有着一定的影响。早在1893年,法国象征派诗人古尔蒙就指出:“小说是一首诗篇,不是诗歌的小说并不存在。”[1]37到我国20世纪20年代,融合了小说叙述形式和诗意特征的现代诗化小说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发展,给中国的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篇章。
冯至的《伍子胥》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小说虽然运用了历史传说中伍子胥的复仇为题材,但作者并没有运用激烈的冲突来增强剧情感,而是通过主人公伍子胥缓缓流动的思绪推进小说发展,因此唐湜在《冯至的<伍子胥>》中说到:“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复仇主题不应该写在这么平坦的平原似的流利的散文里,而应该写在连密一样严峻的,或海洋一样深沉有力的小说里。一句话,这是诗,抒情的诗,却不是它应该是的严格意义的小说。”[2]271但这种诗化风格,恰恰是冯至所追求的,也是这篇小说独特的价值所在。
冯至在《伍子胥》的后记中提到,他在20世纪20年代因为读了里尔克的《旗手》,被那种忧郁而神秘的情调所支配,被一幕幕的色彩与音调所感动,于是打算运用那样的体裁写伍子胥出逃的故事。然而真正动笔写已时隔16年,自己的心境改变,写出来的《伍子胥》已少了很多浪漫色彩。不过我们不难发现,整篇小说虽未像《旗手》那样用散文诗写成,但还是充满诗化特征。通过主人公充满忧郁情致的内心独白以及大量的外在景物的描写,并创造零碎的场景片段,形成了一幅幅意境鲜明的场景,构成了主人公充满诗意的逃亡之旅。
传统小说往往有着赖以吸引读者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而《伍子胥》虽然具有故事性极强的复仇主题,但作者并未着意去描写那些惊险的浪漫传奇,而是把历史传说故事小取大舍,使小说更具诗意。在历史传说中,伍子胥最为人熟知的故事有掘墓鞭尸、悬目国门等矛盾冲突非常激烈的事件,然而冯至避开这些事件,只截取主人公从城父到吴市逃亡的一段途程。在这一段途程中,伍子胥大部分时间远离尘世而游走于山水间,这给他创造了沉思的环境。作者刻意舍去对激烈事件的描写而选取伍子胥在逃亡路上的所见、所思,使小说的叙事节奏变得舒缓。
历史传说中伍子胥背负着父亲与哥哥被奸人所杀害的仇恨,由楚国出逃来到吴国的这段途程,被冯至分为九个地点,虽然在每个地点都有所遭遇,但人物的正面出场并不多,这就创造了相对单纯的叙事环境。而且,作者几乎没有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刻意描写,具体情绪的表现并不明显。透过主人公的视角,营造了比较平和的氛围,使得情节具有散文似的娓娓道来的特征。伍子胥在逃亡路途中的艰险也被淡化,传说中的江上渔夫渡江自沉、浣衣女子应乞投水等,“都不但无端或者庸俗,而且隐寓陈旧的伦理观念或带狭隘的市井眼光”[3]75,于是作者撇开了这些故事的真实结局,只描写伍子胥与他们的相遇。冯至用诗意的对话与心理活动创造了一幅幅图景,使之更符合整篇小说的格调,纯化了小说情景。
舒缓的叙事节奏还得因于作者的遣词造句。用词上,小说中出现大量的叠音词,如“渐渐”“远远”“默默”“浅浅”……这些叠音词除了营造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还使叙事节奏变得缓慢,给读者创造了阅读氛围。作者还善于把伍子胥浓郁的主观抒情运用诗的节奏展现出来,如在城父的家中时,伍子胥说:“壁上的弓,再不弯,就不能再弯了;囊里的箭,再不用,就锈得不能再用了。”[4]227表现了他决断时的深沉思考。作者在小说中常把完整的句子分割开来,有意的停顿使本来紧凑的节奏变得缓慢:“对面的江岸,越来越近,船最后不能不靠岸停住,子胥深感又将要踏上陆地,回到他的现实。”[4]261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大量运用对偶,把伍子胥所想所见的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如在林泽楚狂的小屋里,伍子胥与在此偶遇的昔日玩伴申包胥对坐桌前,他知道他们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他心里的仇恨已经把两个人分割成了不同的世界:“父母之仇,不与戴天覆地;兄弟之仇,不与同城接壤。”[4]236当伍子胥来到丛林密布的韶关,听着溪水和谐流淌的声音,想到世事变幻无常:“依旧是那个太阳,但往日晴朗的白昼,会变得使人烦闷、困顿;依旧是这些星辰,但往日清爽的良夜,会变得凄凉、阴郁。”[4]254通过作者匠心独运的遣词造句,减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增添了伍子胥流亡的诗意色彩。
诗歌具有淡化情节注重抒情的特点,《伍子胥》虽然是一篇小说,但它的叙事情节被刻意淡化,而是通过主人公的思绪流动推动故事的发展,更接近诗歌的表现方式。作者把伍子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汇于所想,运用内心的独白以及无限的想象,冲破传统小说严密的结构,达到浓郁的抒情效果。
内心独白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物不为人知的心理世界,引导读者走进主人公的心理,跳出叙事的内心独白是人物最真挚情感的抒发方式,通常具有诗意。《伍子胥》中常常出现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成为他从城父到吴市间情节推进的主要组成。伍子胥在林泽中看到楚狂夫妇与雉鸡麋鹿为伴起了忧患念头:“你们这样洁身自好,可是来日方长,这里就会容你们终老吗?”[4]234;在洧滨的见闻使他陷入了关于“伟大与渺小”问题的沉思:“子产的死,是个伟大的死,死在人人心里”[4]242,而太子建的死“恐怕比任何一个人都可怜,都渺小”[4]242。这些独白都体现出朦胧的富有诗意的抒情特点,并且间接地表达了他流亡路上的选择与舍弃。作者还通过伍子胥的内心独白表现他的爱憎喜恶,把在他流亡途中所出现的人物侧面描写出来,如在宛丘遇到滔滔不绝的陈国的司巫,子胥觉得:“这渺小的人物每句话都使他变得更为渺小,这脸上的笑纹,有些可怜,有些讨厌。”[4]246这种方式比传统小说正面的描写更具诗意,也更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文中还运用联想,营造抒情的诗意环境,成为表达深意的一种方式。这些联想古今交汇,并用景物衬托,使时间空间浑然交融,达到诗意的美的境界。当伍子胥走到宛丘,在一片萧条中发现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神农氏始尝百草处”,他便在草莽中与祖先“邂逅”,由此他想到的远古帝王创始的艰难,联想到自己走向复仇的艰辛。在江上渔夫的船中,“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江水,心头闪了几闪的是远古的洪水时代……”[4]260这是大禹之水与郢城之流的照应,远古与现实的交错,引起他无限遐思。而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场景,是浣纱少女捧着一碗饭跪在伍子胥面前递给他充饥,他由此联想到整个人类的发展,铸成了永恒的万古常新的图画。
小说更能体现诗意的是大量直接引用古典诗歌,这样能让叙述语言更凝炼和准确,省去了繁文缛节的叙事。如伍子胥从太子建那瘴气漫天的巷子走出来,遇上百姓正悼念圣者子产,大家在他的墓前异口同声地唱着:“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4]240短短几句诗歌赞美了子产的仁政。当伍子胥逃亡至韶关时,听到了巫师为远离家乡病死的士兵们唱着招魂曲:“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4]256哀婉凄凉的歌声表现了把守要塞的楚国士兵的悲惨命运,并增添伍子胥的孤苦感。随后在江边远远听到江上传来渔夫的歌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3]260伍子胥被渔夫的歌声引导着踏上渡船达到彼岸,这一渡让伍子胥孤独的心有了一丝温暖。文中诸如此类对古典诗歌的引用,不仅凝炼直观,更使整篇小说富有音乐性。冯至运用他丰富的古典文化知识,引经据典,在小说中大量穿插古典诗歌。通过诗歌的内容更直观展现当时的现实情景,表现主人公的思绪流动。
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它通常是取自大自然中的借以寄托情思的事物,诗人们常常通过不同的意象创造意境,传达自己的情思。而长于意象抒情的中国诗歌,“它所创造的闪光意象随时从这种处于文学正宗地位的文体像其他文体渗透”[5],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学中发展而来的诗化小说,《伍子胥》也是用大量的意象来烘托主人公的感情、传达诗意。文中用“残烛”表现内心的绝望,用“碧树”、“云彩”表现心境的明朗,用“雾”表现看不到前路的迷茫……而在整篇小说中,有两个意象贯穿他的整个流亡之路:秋夜和流水。
“秋”与“夜”都是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们常常用“秋”表现自己的失意、孤独,用“夜”创造凄凉、冷寂的意境。小说中伍子胥在一个初秋的夜里作出了生与死的决择,在他之后的逃亡中“秋夜”始终贯穿,秋夜的凄凉冷寂恰好与他的孤独、漂泊无依相对应,实现了情景的自然交融。九章中“林泽”、“宛丘”、“昭关”、“江上”和四章里都有对“秋夜”的直接描写:在林泽中的小屋里, “黑夜里只有明灭的星光照入狭窄的圭形的窗户”[4]236,主人公要在这里与昔日诀别,把自己丢入茫茫的孤独的世界;宛丘的夜“在静默中操织着虫声”[4]251,与读书人的对话使伍子胥看到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在昭关有着“闪烁不定的星光”[4]255的晴朗夜晚,伍子胥却听到沉重凄惨的招魂曲,恍惚中不知自己身归何处;江上的夜有着柔和的月光,被萍水相逢的渔夫渡过江,伍子胥内心充满感动……伍子胥从城父到吴市的这段逃亡之路中时常昼伏夜出,他带着自己的仇恨,在一个个的秋夜里不断前行。秋夜也与星辰、虫鸣、月光等意象组合成一幅幅凄清的图景,与主人公的心境相互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