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情况与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
刘晨光董亚楠车鹏程
(华北理工大学教务处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络成瘾程度
[中图分类号]G 64
[文章编号]2095-2694(2015)04-061-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编号:201401849)。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它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7月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1],报告中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20~29岁网民占据上网人群的30.7%。高校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最积极的群体。
网络成瘾是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2~4]。美国精神病学家Ivan Gold2berg于1994年第一次提出了“网络成瘾症”这一概念[5~8]。我国学者对其进行定义稍晚,1997年我国有学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物质成瘾定义的基础上,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对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忍耐、克制、戒断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有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9]。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沉迷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与周围的人的交流减少,抑制了其人际能力的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生年级的分布是大学1~4年级。以班为单位,抽取17个标准本科班,共计51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堂测试。调查时间选择上课前的一段时间,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说明填写方法,要求其当场自行填写完成。收回前检查测试表完整情况,如有未填涂的选项,提示被试当场补完全,检查无误后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508份,回收率为99.60%。
1.3研究工具网络成瘾情况调查表使用台湾学者陈淑惠制定的《中文网络过度使用量表》,全量表内部
一致性系数为0.90。该调查问卷用来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中的强迫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过度使用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共26条题目,1~4分4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网络成瘾程度越严重。其中,强迫上网行为是指是一种难以控制的上网渴望与冲动。在想到或看见计算机时,会有想上网的欲望与冲动;上网后便难以摆脱使用计算机;精神会因为使用计算机或上网而较为振奋;渴求能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网络上。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是指如果突然被迫离开计算机,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例如,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等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是指随着网络使用的经验程度增加,原先上网所得到的乐趣与满足感,必须通过更长的上网时间或更多的网络内容,才能得到与原先同样程度的满足。时间问题和人际健康问题是指:由于使用网络的时间太长,因而忽略原有的家庭与社交生活并产生身体不适等反应。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表,使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诊断量表修订版》。该调查问卷用来测试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交谈、交际交友、接人待物和异性交往的情况。共28条题目,0~1分2级评分,得分越低代表人际关系状况越和谐。总分在0~8分之间,表明被测试者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总分在9~14分之间,表明被测试者在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在15~28分之间,表明被测试者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表明被测试者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表有4个因子组成,分别为交谈行为、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
2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508份,回收率为99.60%。剔除无效问卷18份,共余有效问卷49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6.07%。
2.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依据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评分规则,0~8分:你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的好感与赞同;9~14分: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波动之中;15~28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得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490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分布见表1。
表1 大学生人际关系得分分布情况
从表1可知,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率为90.4%,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比例为9.6%,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2.2人际关系情况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由表2可知,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与其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大学生越沉迷网络,其人际关系越不好。其中人际关系量表中各因子与网络成瘾中各因子显著正相关,网络成瘾耐受性与人际关系总分显著正相关。
表2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情况
注:*P<0.05,**P<0.01
3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与其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大学生人际关系越差,越容易沉迷于网络。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例如,“人际交往现状和人际信任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重要因素”[10]。“调查结果显示和周围人关系好坏程度不同与网络成瘾程度也存在类似的关系”[11]。“在网络成瘾测量的总分以及两个分量表的各个因素的得分上,人际关系较少存在困扰的人群要显著低于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人群,而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人群又显著低于困扰很严重的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的人群网络成瘾行为越严重”[12]。
对于交谈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上,一些不善言谈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流较少,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倾向于利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来排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久而久之,就造成对网络的依赖甚至发展成为网络成瘾。而对网络的依赖又进一步阻碍了其与他人的交往,形成了“人际交往迷茫-上网寻求慰籍-与现实人际脱离-缺乏社交能力-人际交往迷茫”的恶性循环。
在待人接物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上,待人接物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可能无意中伤害了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周围人孤立,造成了其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比较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不必顾及他人的感受。有些时候,比较偏激的语言在网络上还能得到众多网友的认可和追捧。这些学生长期通过网络来获取认同感,往往会出现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的情形。另外网络交流主要方式是文字,但是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而不同于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网聊不能提高反而会阻碍其现实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能力。
在异性交往水平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上,现实生活中与异性交往紧张的大学生,获取异性的关注较为不易[13,14]。而在网络世界中,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在与异性的交流中不用顾虑太多,可以表现得更加纯熟和自然。因此这部分学生转而投向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慰藉,这与以往研究相符,例如,“在校的大学生,部分学生渴望有一份爱情,在人际交往中与异性的交往也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实中往往不能如自己所愿他们的需求,于是渴望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寻找到一个可以排解孤独情绪、寻求安慰和发泄不满的场所,从而容易导致网络成瘾”[15]。
大学生在网络中度过的时间与他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时间成反比,而长期的人机交互会抑制其与他人面对面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其语言能力的减弱。当进行面对面交流时这些人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表情僵化,无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捕捉到对方的表情含义甚至曲解对方的语言信息,人际交往能力变差;反过来,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更愿意使用互联网取代自己正常的交往。人际关系不良与网络成瘾互为因果,彼此加强。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
[2]Rhonda J Swickert, James B Hittner, Jamic L Harris.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J].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7-451
[3]Kraut R,Kiesler S,Mukopadhyay T,et al.Social impact of the internet: What does it mean?[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1998,(41):21-22
[4]Robert Kraut. Interne Paradox.American Psychologist[J]. 2011,(9):248-256
[5]Caprara, G.V,Giunta, LG, Eisenberg, N., Gerbino, M., Pastorelli, C., &Tramontano, C.Assessing 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in three countries[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8, 20(3):227-237
[6]Winzelberg A.The analysis of an electronic support group for individuals with eating disorder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97,(13):393-407
[7]Caplan S E.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18): 553-575
[8]Marta Beranuy, Ursula Oberst, Xavier Carbonell. 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 use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25):1020-1027
[9]沈梅.大学生网络成瘾团体咨询模式的探索[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0]乔木.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11]贾淑芳.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54):69-75
[12]张宏宇,魏文风,王岳森.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23-327
[13]刘成运,陈岳虹.大学生网络依赖度调查与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64-67
[14]刘本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6):45-48
[15]刘伟,鲍喜燕,温斌.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及相关原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8(22):2485-2487
(2015-04-25)(王一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