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中 李素云 辛 晶 钱旭光
1)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佛山 528211 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佛山 528200
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与佩梅样病(Pelizaeus-Merzbacher-like disease,PMLD)均为弥漫性脑白质髓鞘形成障碍性遗传疾病,其中PMD 为X 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主要为男性发病,属蛋白脂蛋白1(proteolipid protein,PLP1)相关遗传性髓鞘形成障碍疾病谱。PMLD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致病原因为缝隙连接蛋白α12(gap junction protein alpha 12,GJA12)基因突变,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二者典型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均可出现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及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PMD 临床上早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后期则出现肢体痉挛及舞蹈手足徐动,PMLD则会出现逐渐发展的痉挛性瘫痪等[1]。随着分子遗传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此两种疾病的报道也不断增多,为探讨佩梅病及佩梅样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问题,现收集2009-2013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确诊的病例,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6例患儿,其中佩梅病3例,佩梅样病3例,起病年龄3~6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第2版)》诊断标准。
1.3 方法 总结所有病例的起病年龄、临床特点,均行头颅MRI、VEP、BAEP检查、尿氨基酸、有机酸筛查及血串联质谱检测,其中3例患儿完成相关基因检测(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实验室完成)。
6例患儿临床资料见表1。缺陷或GJA12基因突变
表1 6例佩梅(样)病临床资料
PMD 及PMLD 均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进展性遗传性疾病,因在临床上有类似典型表现,常易误诊为同一种疾病。PMD 发病率在美国为1/500 000~1/300 000,在德国为0.13/100 000。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其中,已经明确PMD 的致病基因PLP1 基因位于Xq22,PLP1基因的缺陷使合成神经髓鞘的物质缺乏,导致髓鞘合成过程障碍,引起眼球运动异常等临床表现[2]。目前,已发现与PMD 相关的PLP1基因突变约142种,最常见的为重复突变[3]。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临床表现、头颅MRI显示弥漫性脑白质髓鞘化延迟,确诊需要基因诊断。PML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一般的影像学及生化检查很难鉴别,因此,目前常握临床特征分析及遗传特征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尤为关键。
PMD 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及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经典型PMD 早期表现包括1岁以内出现肌张力低下,眼震及运动发育迟缓。以后眼震逐渐消失,而肢体痉挛、共济失调以及舞蹈手足徐动逐渐出现。但临床病例往往症状、体征各不相同。此次所收集的3 例PMD 患者中,均有眼球震颤、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的表现,大部分有肌张力低下的改变,多数共济失调的表现尚未出现。3例PMLD 患者中,亦可见到眼球震颤的表现,在肌张力的改变及共济失调表现方面与经典型PMD 不同,多表现为痉挛性瘫痪特点。另外,6 例患者均伴视听损害(BAEP 或VEP异常),这也是脑白质病变中的常见临床表现(长传导束的受累)。
从以上病例我们不难看出,全部病例在3~6个月即有一些异常的临床表现,均有运动发育落后,大多出现眼球震颤,但由于许多医师对该病了解不够,多未行头颅MRI检查观察白质髓鞘化情况,且由于这些患儿都具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的表现,常误诊为脑性瘫痪或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故确诊年龄相对较晚。本组患儿均存在围产期异常情况,更进一步加大了误诊的可能性。头颅MRI对本病诊断意义重大,可显示为髓鞘化异常,主要表现为T2加权像和Flair像弥漫性高信号[4],临床医师对运动发育落后并合并眼球震颤,且围产期异常不能解释目前病情的患儿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应进一步行头颅MRI了解白质发育情况,要注意询问家族史,如临床诊断后应进行家族基因检查,帮助家长科学决策第二胎,避免误诊导致家长盲目再要孩子,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
本文结果显示,本类疾病临床发生率并不低,目前仍以康复治疗为主,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但康复疗效不容乐观。所搜集的6例病例中多数为无效病例,或经干预治疗,患儿运动智力较前稍有改善,但亦未见到显著改善。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部分患者已经实现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虽然目前仍有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用干细胞移植治疗PMD 及PMLD 也会成为可能。
[1]季华涛,姜玉武.佩梅病及佩梅样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4):522-524.
[2]Garbern J,Cambi F,Shy M,et al.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J].Arch Neurol,1999,56(10):1 210-1 214.
[3]赵璐,王静敏,吴晔,等.一个佩梅病大家系蛋白脂蛋白9 基因突变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5):331-336.
[4]Plecko B,Stockler-Ipsiroglu S,Gruber S,et al.Degree of hypomyelinatio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elizaeus Merzbacher phenotype[J].Neuropediatrics,2003,34: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