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荣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60)
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推动下,在“高端多元、中端稳定、末端放开”思路的指引下,很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高职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测试,高职院校自主确定选拔标准,自主实施录取,考生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这种招录方式摆脱了高考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弊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提高高职教育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1】。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自主招生工作都如火如荼的开展,已成为高职院校除教学、就业之外的第三件大事。以甘肃省为例,在2015年度,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实施自主招生的院校就已增加到18所。
高职院校入学选拔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教育教学的巨大改革。不同于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看重学生学习成绩或某项专长,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更看重适合高职教育特色,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从文化素养方面看,生源质量较之统招学生有较大的下滑。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评价自主招生的学生存在自我认识不清、学习兴趣不浓、自我管理不善、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2】。这是高职教育教学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省份为保证“有生可招”和拉动就业,或从当地经济现状出发,往往对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订立招生人数,规定招生对象。从客观上来讲,也使得生源不尽如人意。以甘肃省为例,有关文件规定,在招生计划方面,18所院校的单独测试招生计划不低于招生院校当年招生规模的50%,其中50%的计划面向全省单独测试招生,50%的计划面向省内58个贫困县单独测试招生。另外,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持续下降,录取比率的不断攀升,出国热潮的不断冲击都使得高职院校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生源质量及招生背景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完成原有的培养目标,保持应有的人才水平,探讨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寻求相应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自主招生的大背景,高职教师需要调整心态,认清学生素质下滑的现状,明确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已是大势所趋,看透高等教育已非精英教育的现实,并结合新形势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主动适应这一客观变化。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师的进修、培养工作,培养的重点不应圄于专业课程,而应兼顾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心理学等内容。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教师心理调整,教育观念转变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根本。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做到对待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自主招生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统招生薄弱,可分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班教学,在统一的目标、要求、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时,分别采用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既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能区别对待;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充分发挥单招生自身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可针对“单招生”文化素养较低的短板加大通识基础课的学习,并通过职业实践课,促进职业核心课的理论学习,将实践为主的课程贯穿始终。通过教师授课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在线学习、继续学习的方法,培养文化分享与社会协作能力。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以来,因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不符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一直存在,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甘肃省为例:2015年度,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别由农业类、工业类、卫生类、服务类四大类增加至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八个大类。总体看来,这些类别与区域产业结构大体一致,但相对来说,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省存在很多劣势,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未能完全凸显地域经济特点,未能完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从第一产业来看,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建设新农村也需要大量的与农业相关的技术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但目前甘肃省的高职院校中涉农专业的设置屈指可数,无法满足甘肃省农业发展建设的需求。从第二产业来看,甘肃省一些老牌高职院校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印刷行业、汽车制造、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旺盛。但甘肃省整体产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如何保持后续发展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第三产业看,甘肃省的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高职院校在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数量优势明显,如市场营销、会计、旅游管理、但是专业设置的重复率较高,易导致结构性失业,此外,甘肃省贫困问题突出,开放程度较低,社会事业落后,工作、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高职毕业生多流向东部、东北和中部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实现就业本土化也是高职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必须在了解甘肃省区域经济的产业特点,紧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分析和研究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和动态的基础上,合理科学设置专业,以培养出真正适应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为经济建设和发展输送技a能型和实用型人才。
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须考虑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要求。可邀请行业专家和人才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测试,将行业与教育的对接提前至招生阶段。甘肃省部分高职院校与对口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特色专业。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兰州、大庆、独山子石化公司、广汇集团、青海盐湖、陕西煤业、中国石化、宁夏英力特化工、华润集团、苏宁电器、德邦物流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了一批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其它应用化工类专业为特色,机电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经济管理类、印刷出版类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特色专业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3%以上,;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新能源品牌,形成化工、土木、制种、机电、旅游及财经各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林业高职学院,特色专业为林业工程、园林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等,与用人单位合作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
从近年来招聘的趋势看,用人单位已经意识到专业知识可通过短期培训完成,对被聘用人员专业背景的限制正在逐渐淡化,看重毕业生培养和拓宽的潜能。因此,高职院校可结合专业进行取证,并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在体现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和延伸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应用水平,体现专长重于专业的理念。
在此方面,甘肃部分高职院校已取得骄人的战绩。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仅2015年6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就获得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获二等奖、甘肃省高职院校第五届“三和数码”杯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首届甘肃省大学生财务技能及ERP应用能力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成绩包揽前四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设备维修赛项中获得一等奖、甘肃省首届福斯特杯大学生手工会计技能大赛第二名、全国化工生产技术大赛一等奖、第六届“蓝桥杯”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三等奖等多项好成绩。
单独招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的课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招收和培养优秀的高职人才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目标。高职教育者必须明白: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探索或构建都不能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这是保障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1]光明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big5.gmw.cn/g2b/edu.gmw.cn/index.htm
[2]董乃涵.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的管理问题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究[J].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