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士岚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系,辽宁 阜新 123000)
论敏德的功效
崔士岚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系,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敏德是孔子道德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为迅疾、审慎、勉力地修身、做事。因为迅疾、审慎、勉力而为的客观性,所以敏德具有一定的道德功效,即:为学达到博学为道、学以致用的效果;修身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为政达到“庶之”“富之”“教之”的治国理想。
关键词敏德;功效;为学;修身;为政
敏德是孔子道德修养中重要的内容。所谓敏德就是以敏为核心的一种道德修养及表现。敏德在孔子那里被赋予了以儒家道德理想为旨归,勉力、审慎、迅疾做事的内涵及特征。这一理解充分显示着孔子思想的道德理想主义及重实践的理论品格[1]。
在孔子看来,一个君子在为人过程中不外乎为学、修身、为政,所以要在这些领域做到勉力、审慎、迅疾而行就实现了敏德,或是可以说行为主体持守着敏德。尽管在表述时为学、修身与为政分别进行,但实际上在敏德持守的过程中,这三者是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为学是修身的途径和重要内容,同时为学与修身也是为政的要求与基础;修身是为学的完成;为政也是修身完成的现实保证。总之,它们是互相促进的。因此,在敏德的功效也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博学为道,学以致用
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2]。”
这样的结果反映出,在为学的过程中,随着所学内容的深入,为学主体认知的深入,人所获得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为学的功效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孔子说: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
意思就是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培养联想力,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锻炼合群的能力,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在这里孔子以诗教为例,向人们讲授为学的作用。
第一,陶冶个体心性认知自然,这一点从《诗经》的写作内容亦可以见出古人对诗歌的看法。《诗经》的作品中,大量运用“兴”的手法,通过对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现象、景象的描写,引发人们的联想,然后表达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事件的看法。《论语》中便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澳》。其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显然,子贡在这里运用了对玉石加工的精益求精来比喻君子对于修身也要精益求精。子贡的理解受到孔子的赞许。实际上,《诗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描写自然中给人以人生的启迪。这种功效还内含着这样一种作用,就是在对自然的描写中人先认识了自然现象,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学《诗》的这一层次,学的作用表现为对自然界及个体人生认识层面的作用。
第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及审视政治得失,这一层面可以看做为学对社会层次的作用。孔子为学对象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本身,其学习书本知识也包括了对书本知识的习。此外,为学还包括对实践应用的学,比如演礼、御车等。孔子对其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2]。
就是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就无法在世上立足。因为《诗经》的语言被广泛运用在外交、内政的策论应对当中,这一点从《左传》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而礼则更是如此,孔子所慎的“斋、战、疾”中也都体现着礼的运用,这也就是“群”“怨”的具体表现。可以说这些内容是为学在满足人的社会层次的要求,实现着交往、从政、外交等以道德为指向的社会功利目的。从这一意义上孔子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
就是学习了诗三百,却不能完成政治任务、外交工作,那么就等于白读了。学习不能够致用,实现完成社会政治任务的目的,那就是没有完成为学。可见,社会层次上的功利目的的实现是为学重要的功效。
第三,为学为德,将具体行动升华为道德理想。在为学中,孔子主张从个人及周边世界的自然属性出发,以至于社会行动,讲求学以致用。这些致用的具体行动普遍以道德理想为目标,这也是敏德在为学、修身、为政中所内含的内容。但是,学与行是一体且互相促进的。行也是学的完成并验证着学的内容,同时,为学是行但也在其过程中规范着行。孔子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
意思就是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这些看似以各种道德理想为目的的行动,若是没有了为学及边学边习的保障,就容易走向反面。孔子的话一方面在强调着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为学的功效,就是保证行动趋向道德理想。这就超越了一般的在现实社会政治活动层面,而将行为主体的行动升华为具有主观目的的道德行为,这样为学的功效便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目的,而是道德理想目的。可见,孔子认为,学习知识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而且也是确立和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与保证。
第四,为学的最终目的是求道。为学以道德理想为旨归,同时也是实现道德理想的保证。但这种道德理想又不单纯是具体的道德要求,而是具有普遍意义、概括性的大道。孔子在讲自己一生的追求时说“志于道”,把道看做人的最高要求,把“天下有道”看作理想的社会。道对象化,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天下有道。而个人要得道、有道,就要学。孔子的话叫“君子学以致其道[2]。”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把握道。在孔子看来,就是要“下学上达。”孔子多次表达这一看法,比如他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2]。
学习的目的是“上达”。达不是发达,不是名声,而是品质正直而喜好道义,考察语言且观察脸色,想着谦恭待人。也就是通过下学达到与道相通的目的。而且他说: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2]。
也就是真正的君子的学习不仅仅是衣食无忧,广得财利,也不是完成某一项具体的工作,而是达到道的境界。
由此可见,孔子持守敏德为学实现着不同层次的功效:对人及周边世界的自然性的洞见;对人类社会具体事件的通晓及功利目的的实现;对人类道德理想的追求;最后实现人生之达道。
二、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孔子持守敏德修身以行仁德、成圣人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道德活动达到身心俱修的状态,并进而实现天下安乐。这里所谓的目标、状态与结果是持守敏德而为之后的理想化描述,它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内在理想,所以,此即为持守敏德修身的功效。
第一,持守敏德修身成就主体道德行为。修身是以仁为目标的,并且由修身主体的己身情感需求出发而推至至亲亲人,并在由此产生的感性认知、意志选择的基础上推行“忠恕”之道至主体外部,并在修身过程中勉力、迅疾而行道德行为,审慎思考所行的合理性。因此,修身主体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中逐渐养成了遍及各领域的品德,比如温、良、恭、俭、让、刚、毅、宽、信、敏、惠、忠、孝、木、讷、善、敬、明、聪、义等品德。这些品德可以说表现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个方面与各种行为当中。即便没有达到孔子所赞许的仁人的程度,却也可称为一种有德行的人。所以,这种勉力、审慎、迅疾地修身行为在主体成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或者可以说是勉力、审慎、迅疾修身的成效,即首先造就了有道德的社会个体。
第二,持守敏德修身成就身、心和谐的人格。孔子包括后世的孟子,修身以及行仁德的出发点都是从个体情感出发。尤其是孔子认为人的爱人行为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的。修身主体的具体道德行为都有其内在根据,或以修身主体的本性作为基础,并由此推己及人。首先从主体不欲的情感,再到欲的情感。仅仅表现为在口头上和外在的形式上还不是修身的完成。所以,孔子很注意人的实际行动及外在表现之外的真实想法,甚至对不具道德实质的形式化行为给予否定。他对自己的学生宰予的评价即可见出这一点,他说宰予: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2]。
无线数据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编码与调制设计………………………………………………胡杰,金石 24-5-43
对待他不仅要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此外他还说: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2]。
只说不做是羞耻的,行与心不应同样是毛病。即表面上做到了礼,其内心是不敬的,这种行为是很令人感到羞愧的。这两个例子也从反面说明了孔子对待持守敏德修身应该带来的结果的一种态度,即任何一个道德的行动的动机亦应是道德的,也就是心、身俱修。
第三,真正的持守敏德修身应该带来“平天下”的结果。修身不仅仅是自我内心的修炼,因为敏德本身即内含着尽力、审慎、迅疾而行的意思。各种品德付诸于外在世界,也必然带来外在世界的道德化。身、心俱修的结果与行为的表现形式就是修身主体外在环境的道德化,而这种道德化由家至国,最后至天下正是忠恕而行,也是持守敏德修身所内含的要求。所以,持守敏德修身的最终结果就是天下安宁。
持守敏德修身的结果包含着由浅入深的道德实行,内外和谐统一的道德人格的塑造,由小至大的道德实行结果,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修身主体“内圣外王”的境界。
三、“庶之”“富之”“教之”的治国理想
相对于为学与修身,为政治国的行动更加注重于见诸于外在世界。敏德主体往往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为政的要求。而且,因其针对对象更偏于主体之外的政上,所以,其功效就更加具体、可感。孔子在为政方面也一如既往地贯彻着自己循序渐进的追求。持守敏德为政的具体表现本身具有使国家、民众既要实现物质上的富足,还有教之以礼义的内容,因此,孔子所说的“庶之”“富之”“教之”就是其持守敏德为政的功效。
所谓“庶之”,就是使为政针对的地方人口众多的意思。使人口众多需要做的很多,从所在地方的角度分析,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点,即先天客观条件与后天人为努力。先天条件不是可控的,只能从主观条件努力。所以,“庶之”本身就包含着为政者针对地方的情况,使人民安心于统治者所创造的条件的意思。孔子说: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
意思就是无论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这里指出了“庶之”的方法,也就是持守敏德为政的具体内容。就是为政者要做到公平、正义、有道德,而且不使用不正当的方式方法为政,这才是持守敏德为政的方式。当然,“庶之”也是这种作为的必然结果。
所谓“富之” 就是使为政对象富裕、富足的意思。儒家思想一直讲义利之辩,但是孔子并不单纯地反对获利,而且认为人民富裕、富足是为政者应该实现的目标。他自己说自己对待求富的态度是: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2]。
若是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可见求富本身并不是错误。只有在不可求的时候才不应该强求。不可求的原因是“不以其道得之[2]。”就是不以正当的方法取得,再具体地说就是“不义”。因为,为政者所面对的对象除了君子之外,还有小人,且小人是“喻于利”的,当然就要使用利的方式也就是使其富裕、富足的方式让他们明白道理,这也是为政治国的好方法。而求富的结果就是富之,这就要求为政者在为政治人时谨守礼义,使所治之小人得到富裕、富足的生活。因此,“富之”是持守敏德从政的要求,也是其功效。
所谓“教之”,就是在众人获得生活的基本满足之后以礼义及具体的为学方式教化他们。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
就是仅仅用政令及法律的方式训诫、整顿众人,则仅仅使众人知耻。知耻是修身的基础,起码要求,以礼义等方式规范,才会使众人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而且从为政者的角度来说,“不教而杀,谓之虐”[2],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就是为政者应该教,也就是“教之”是其为政的内在要求。而教的内容就是德、礼义。教的过程便可称作“教之”。
孔子认为,“庶之”“富之”“教之”是对为政者的要求,也是为政者持守敏德为政的结果与功效。这一观点可以归纳为“先富后教”,它从人的物质诉求与精神诉求两方面陈述了孔子的为政主张与持守敏德为政的理想结果。它的影响很大,在《左传》中叙述取得霸主地位或获得战争胜利的君主的政治策略时,往往按照这一原则进行。而之后的孟子与荀子也贯彻了这一主张。这一系列的结果实现之后,自然也就是实现其修身之后的最终结果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总之,敏德就是在为学、修身、为政等三个方面勉力、审慎、迅疾而为,同时也在道德主体的持守过程中显现出了道德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王雅.孔子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刘士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2015-10,17(5):57-60
On the efficacy of the Min and Morality
CUI Shilan
(DepartmentofHumanities,FuxinHigherCollege,FuxinLiaoning123000,China)
AbstractMin and Moral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fucius moral thought,and its connotation is swift,prudent,hard working.That connotation just corresponds to learning,self-cultivation,pursuing politics.Because of the objectivity of swift,prudent,hard working,Min and morality takes on some moral effects.For learning,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making study serve the practical purpose.For self-cultivation,we must develop the personality of being virtuous inside and benevolent outside.For pursuing politics,we must strive to make the nation sufficient in 3 population,rich in goods,and colorful in spirit.
Key wordsMin and Morality;efficacy;learning;self-cultivation;pursuing politics
作者简介崔士岚(1976-),男,辽宁阜新人,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此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A2X005)阶段成果。
收稿日期2015-06-15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5)05-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