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闳
喧嚣与宁静——现代生活的基本错觉
文/张闳
深夜,收音机里在播放轻音乐,带有田园牧歌色彩,很抒情。主持人开始插话,说:让我们在音乐中放松自己的心情,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自己”是现代都市休闲文化的一道咒语。可是,如果所谓“喧嚣”仅仅指的是有很多很响的声音的话,那么,在深夜里,城市里的那些声音都已渐渐平息下去了,四周已经很安静了。这样,深夜里所谓“远离城市的喧嚣”一说,就显得多余。
很显然,问题不在这里。播音员只是首先假定城市必然是喧嚣的,然后才诱导出一种“远离”的心理诉求。人们基本上都接受了这一假定。文艺作品也都这么说。可是,如果我们将搅扰了内在平静的外部声响看作是“喧嚣”的话,那么,城市很可能是最不“喧嚣”的地方。城市固然有许多声响,而且往往是噪声,但在这个陌生人聚集的地方,大多数声音是彼此不相关的。对于一个寄居于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声音跟他无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声音并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内心状况。它们纯属外在的噪音,跟人的内心状况无关,甚至完全不进入到人的内心中。我们早已对它们充耳不闻。
相比之下,我倒是觉得,真正喧闹的是乡村和小镇。
在乡村、小镇,声音可能不多,而且也不响,但每一个声音却都与你有关,你甚至无法随意忽略掉任何一个轻微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声音。在乡村,邻居可以随便进入你的家里,而且不用敲门。他们说的每一件事,无论声音大小,多少都跟你有关。你熟悉村子里的每一个人的声音,甚至熟悉每一条狗的吠声,每一家公鸡的啼鸣声。因为这种“熟悉感”,这些声音就会引起你的关注,而且随时可能与你有关。甚至在邻居家的牛走丢的时候,他们会喊上你一同去寻找,而且你没有理由拒绝。乡村和小镇永远是这样,是欢乐、温馨的,也是喧闹的。这既是乡间社会富于人情味的一面,同时又是其令人难耐的一面。这种生活共同体需要以消除个人身份独特性为代价,将个人身份纳入既定的、彼此熟悉的秩序当中。对乡间的这些熟悉的声音,你若充耳不闻、漠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这一秩序拒绝个人随心所欲地更改,若要挑战它,个体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被无情地边缘化。
而在城市,尤其是在大都市,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随时隐身,没有人能找到你。在滚滚的人流中,彼此并不相干。人们固然会有孤独感,但却并不容易被打扰。即便被打扰,也往往是临时的和偶发的。如果意识到这些大多与自己无关的时候,城市甚至是一个安静无比的地方。城市以其外在的喧哗,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自己内心。当一个人无所事事地置身于喧闹的城市中心时,反而显出内心的安静,如果他还会注意到自己的内心的话。内心少许的平静,在外部的喧闹的反衬下,更显安宁。人们常常会误以为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安宁,实际上,当一个人独处在空旷的大自然当中,在所谓“万籁俱寂”的处境下,相对于外部世界的静谧,内心世界的喧闹则被放大,无数嘈杂的内在声音,吵闹不休,反倒会令人感到难以忍受的不安。
人们习惯于抱怨城市喧嚣,仿佛不这样,就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或者,人们更乐意将自己的烦躁不安归咎于城市的喧嚣,好使自己安心,为自己的忙乱、焦灼和无聊,寻找借口。可是,人们一边抱怨都市喧嚣,一边又急迫地投身于彼此黏着的交际圈中,搅动喧嚣的水流。城市的喧嚣感,实际上来自物质洪流的巨大诱惑。无处不在的物欲诱惑,搅动了人们的内心,让人感觉到那些彰显物质诱惑力的声音和图像,好像都与自己有关。人们在大街上东张西望,在家中查看电视和手机,害怕遗漏任何一点信息和声音,担心失去那些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会,失去欲望满足的可能性。即便回到最私人化的空间里,依然不肯放过与外界勾连的机会。人们通过各种即时通讯社交圈,来维系与外界时刻不断的联系。实际上依然延续乡村世界的“熟人社会”的规则,甚至,即使是并不那么熟悉的人群,依然遵循着熟人社会的交往规则。人们害怕独处,害怕被环境所摒弃,要用各种声响、图像和文字,将自己与外界的网络纠缠在一起,将自己的感官填满,将时间耗尽,不让自己有任何安宁的独处时间。因为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他的内心的杂乱、荒芜和空虚,都将扑面而来。而事实上他早已无力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