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艳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肖寨门卫生院110207)
心力衰竭是器质性心脏病变的晚期表现,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已引起了临床医师及学者的广泛关注[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而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有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因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2]。本研究就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0.1±4.2)岁;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Ⅲ级18例,Ⅳ级24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28例。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0.9 ±4.6)岁;心功能分级(NYHA 分级):Ⅲ级19例,Ⅳ级23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 29例。所有患者均有低血压:收缩压 75~90mmHg,舒张压45~65mmHg。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排除肿瘤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等,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腹壁脐周2cm进行皮下注射,5000U/次,2次/d,连续治疗2w。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注射部位紫癜及出血情况发生,并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衰症状明显好转,且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低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心衰功能有所好转,且心功能改善Ⅰ级,低血压有所恢复;无效:患者心衰症状未好转,且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低血压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42例患者,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42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组别 n 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0.01 42 13 17 12 71.43观察组 42 13 16 3 92.86 x2 — — — — 3.32 P— — — —对照组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导致的老年人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的3~5倍[3]。心肌严重病变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药物治疗导致的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及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严重不足均有可能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的发生。低分子肝素是具有一定调脂作用的抗凝药物,通过促纤溶酶活性和抗凝作用改善肺微循环,且可通过抑制醛固酮合成及分泌发挥利尿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进而发挥改善组织微循环,缓解心衰发生时机体的高凝状态的作用。除此之外,低分子肝素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心肌缺血患者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本研究就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李彦华,许强.体质指数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2钠6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4):262~263.
[2]蒙涛,马树人,许晓进.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低血压的临床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8):609 ~610.
[3]王旭东,王昱,朱立.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刊,2011,46( 2) :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