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50例成人大脑前动脉A1至A3段的影像解剖学观察

2015-12-16 07:18柳海斌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胼胝内径大脑

柳海斌 慕 青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014000)

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是颈内动脉的重要分支[1],了解其形态学特点,有助于理解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发病机制以及侧支循环途径。

血液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信号取决于其流速,流动的血液和其周围的组织有着明显的MR信号差异,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实现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作为一种不需要使用造影剂的非侵入性血管成像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成人脑动脉3D TOF MRA影像,测量有关血管内径,对大脑前动脉A1、A2、A3段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50例,均为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头颅MRA检查的病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57.94±12.099)岁。已依据MRA上的影像学表现,排除了存在主要动脉梗塞、严重动脉硬化影像学征象和动静脉畸形等明显脑血管疾病表现的病例。

1.2 检查方法 以西门子Magnetom Verio 3.0T磁共振系统预置序列MRA TOF_3D_multi_slab(TR=22ms;TE=3.60ms;FoV read=220mm;FoV phase=82.5%;Slice thickness=0.70mm;Averages=1;Image Matrix=251 ×320;Filp Angle=18°)进行扫描。

1.3 图像分析 以西门子syngo fastview软件对研究样本MRA影像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测量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A2段、A3段以及前交通动脉血管内径。颈内动脉内径的测量位置选于岩水平段的中部,其余各目标血管内径的测量位置分别选于各血管的中部。所有测量结果以毫米(m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检验对目标血管内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前交通动脉前后两段血管内径有无差异以及前交通动脉后A2、A3两段血管内径有无差异。

2 结果

各目标血管内径测量结果见表1脑前动脉A2段的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3,P=0.581);左右两侧大脑前动脉A3段的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66,P=0.084)。

表1 各目标血管的内径(mm)

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和A2段的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307,P=0.759);左侧大脑前动脉 A2 段和A3段的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0,P=0.000),左侧A3段内径小于左侧A2段内径;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和A2段的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4,P=0.382);右侧大脑前动脉A2段和A3段的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689,P=0.000),右侧 A3 段内径小于右侧A2段内径。

3 讨论

3.1 脑动脉具备广泛的动脉吻合与侧支循环,也存在变异性和个体差异性[3]大脑前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终支之一,在视交叉外侧正对嗅三角处成直角或近乎直角方向自颈内动脉发出,在脑底部水平位向中线走去,近中线处两侧大脑前动脉平行折入大脑纵裂,以后沿胼胝体沟由前向后至胼胝体压部,与大脑后动脉的末梢支吻合,从而形成颈内动脉系——椎基底动脉系的另一吻合途径[4]。大脑前动脉按走行分为5段:(1)水平段(A1段),自颈内动脉分出后至前交通动脉的一段。(2)上行段(A2段),为前交通动脉之后到胼胝体膝以下的一段。(3)膝段(A3段)与胼胝体膝的弯曲一致。(4)胼周段(A4段)位于胼胝体沟内,也称胼胝体周动脉。(5)终段(A5段)为楔前动脉[5~6]。大脑前动脉主要的供血区域包括额顶叶的内侧面、尾状核、基底节、胼胝体以及额叶的底面[1]。

已有研究表明,临床上,大脑前动脉的病变常可见闭塞[7~11]和动脉瘤[5,12~14]。大脑前动脉闭塞相对少见[9,10,15],有研究显示大脑前动脉闭塞占缺血性卒中的1.3%[16,17]。ACA 发生闭塞后,由于闭塞位置、侧支循环情况不同,临床症状多样[5,18,19]。因此,对大脑前动脉的形态学研究具有临床意义。

3.2 研究ACA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常用MRA和MRI MRA可以很好地显示脑血管的病变,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对于脑血管,3D TOF MRA应用更广泛。3D TOF序列利用血液流入增强效应,不用对比剂即实现了血管影像的显示[20]。

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可存在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形态学改变,其交通后部(即A2段以及之后的部分)的供血可由对侧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加强[21],此种现象可以表现为A1段的内径存在相对较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样本中,测得的左A1段内径最小为0.0mm,最大为3.7mm,右 A1 段内径最小为 0.0mm,最大为 3.3mm,个体间差异较大,体现了上述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学特点。

徐辉等[22]以显微解剖方法对标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长度和直径未见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与此结论一致。

吴光明等的研究[23]提示,中脑和延髓的各群动脉由前向后管径逐次减小。本研究则发现大脑前动脉A2和A3段的内径存在差异,A3段内径相对较小,这可能提示大脑前动脉主干在交通后段走行过程中同样有内径逐渐减小的倾向。

[1]汪文胜,胡春洪,主编. 颅脑与头颈部影像图解: 正常解剖—常见变异—常见病变[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8.

[2]杨贞振,杨菁,刘宏伟,等. MRA 在诊断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 4) : 291 ~ 292.

[3]刘作勤. 脑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临床意义[J]. 放射学实践,2006,21( 9) : 873 ~ 876.

[4]张致身,主编. 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M]. 第2 版.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18.

[5]郑华光,主编. 临床脑血管解剖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38 ~ 146.

[6]马廉亭,杨铭,主编. 脑脊髓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

[7]乔雷,彭斌,徐蔚海,等. 神经影像辅助下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研究—附4 例病例报道[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 ( 3) : 182 ~ 185.

[8]韩文芹,刘洪峰. 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15 例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 17) : 2312

[9]刘国荣,李月春,张京芬. 大脑前动脉闭塞的临床与CT 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 1) : 56.

[10]葛颂,沈飞飞,程虹,万琪.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特征[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 ( 1) : 38 ~ 43.

[11]陈晓丽,陈为安,鲍剑虹,等.大脑前动脉区域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 23) : 2124 ~ 2126.

[12]张挺,李昉晔,郑刚,等. 神经导航在夹闭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27( 2) : 79 ~ 130.

[13]冯九庚,洪涛,曾春辉. 大脑前动脉A2 段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附14 例分析) [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 3) : 120 ~ 121.

[14]黄清海,许奕,洪波,等. 远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 9) : 399 ~ 402.

[15]张致身,主编. 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M]. 第2 版.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23.

[16]Arboix A,García - Eroles L,Sellarés N,et al. Infarction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clinical study of 51 patients[J]. BMC Neurol. 2009,(9) : 30.

[17]Kumral E,Bayulkem G,Evyapan D,et al. Spectrum of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 infarction: clinical and MRI findings[J]. Eur J Neurol. 2002 ,9 (6) : 615 ~624

[18]王钦,陈伟,林豪杰,等.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1临8床及MRI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5):510~514.

[19]李培,李晓鹏,韩晓红,等.大脑前动脉血管造影与2解01剖3标本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30(12):951~954.

[20]徐蔚海,主编.脑血管病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

[21]李淑芬,张廷才.大脑前动脉交通前部的外科解剖及其主干的变异(大脑前动脉研究之一)[J].解剖学通报,1981,4(Z1):187~192.

[22]徐辉,顾志恺,施炜,等. 大脑前动脉A1 段的应用解剖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30( 1) : 49~ 54.

[23]吴光明,袁龙庆,曾司鲁.脑干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中脑和延髓的动脉[J].解剖学报,1988,19(2):123~131.

猜你喜欢
胼胝内径大脑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MRI对急性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超声联合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