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雨,蔡建东
(河南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启动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准确地把握已有研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将会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关键词共词分析技术对近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的词或词组,对某领域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大致推测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1]。本研究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方法,绘制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首先,通过BICOMB软件提取高频关键词,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词篇矩阵;其次,将高频关键词共词词篇矩阵转化成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再次,对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最后,绘制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诠释。
数据源自中国知网(CNKI)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词,检索年限限定为“2003—2013年”,共检索到2 636篇文献,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 574篇,博士学位论文62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2 211篇。
运行Bicomb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将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关键词界定为高频关键词,共得到52个高频关键词,其累计频次为2 167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23.3%,其中前十位关键词频次均达到了48次。对前十位高频关键词进行初步分析可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多围绕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校园等主题展开。
为了进一步揭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21.0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相异矩阵分析。在相异矩阵中以相异系数大小代表数据间的相异性,其数值越靠近1,表示数据之间距离越远;越靠近0,表示距离越近[2]。由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可知,“教育信息化”与“对策”、“现状”等高频关键词之间距离较近,“信息技术”与“策略”距离较近,“信息化”与“教学模式”距离较近。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等是研究的重点。
聚类分析反映着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其结果可以大致揭示出某领域研究的热点[3]。利用SPSS21.0对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如图1)。
图1 教育信息化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种类1为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包括对策、现状、问题等17个关键词。从聚类树状图上看,此类研究包含的高频关键词影响力最大且数目最多,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所致,二是与教育信息化发展“失衡”有关。我国教育信息化虽已开展近20年,但优质资源缺乏,人才队伍短缺,管理分散,投资效益比很低[4]。
种类2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研究,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课程整合等13个关键词。该类研究包含的高频关键词影响力也很大,这主要与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息息相关。本质上讲,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其核心任务是通过两者的有效整合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益[5](P16)。近年来,随着“深度融合”理念的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研究正逐渐从面向课程教学的整合向触及教育系统的深度融合转变[6]。
种类3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包括校园网、网络安全、B/S模式等9个关键词。该类研究包含的高频关键词最少,影响力也较小,虽仍是研究热点,但已处于研究的中心环节。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致力于购买PC、建网建库建队伍等基础设施建设[6]。当前正逐步从以建设为导向逐渐向以应用为目的方向上转变。
种类4为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包括设计、管理系统、信息化等13个关键词。这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时间最晚,影响力最小,是整个研究的薄弱环节。这是由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线所致;另外也与信息化管理观念滞后有关。回顾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分强调“配置设备、建设资源,而放任其教学效果”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这种片面的发展路线直接导致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缺失,进而使得相关研究工作匮乏,不仅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还衍生出了诸多负面问题。加之,信息化管理观念滞后,使得教育管理信息化整体发展迟缓,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3][7]。
多维尺度分析(MDS)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降维处理,同时又可以保留其原有数据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生成的战略坐标可以大体反映出某领域研究的整体结构。对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选择Z分数作为标准化方法,绘制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2)。
由图2可知,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领域1)跨越战略坐标的第一、二、三象限,其位于第一象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信息素养等主题发展最为成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位于第二象限的现状、对策、问题等主题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位于第三象限的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研究还不稳定。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研究(领域2)分布于战略坐标的第一、四象限,其位于第一象限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等主题发展最为成熟,是当前研究的焦点;位于第四象限的网络教育、网络教学、建构主义等主题发展还不成熟,处于研究的边缘。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领域3)分布于战略坐标的第三、四象限,其位于第三象限的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等研究已初具规模;位于第四象限的校园网、网络安全、B/S模式等主题研究薄弱。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领域4)跨越战略坐标的第二、三、四象限,整体发展很不平衡,位于第二象限的知识管理、指标体系等主题研究较为活跃;位于第三象限的教学资源、远程教育、云计算等主题研究还不稳定,易受其他领域研究的影响;位于第四象限的信息化主题研究最为薄弱。
图2 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近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管理等四个领域,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最为成熟,是当前研究最大的热点;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网络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与信息化管理标准等研究较为薄弱,将会是未来研究的前沿领域。
此外,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还需做出以下努力:第一,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研究;第二,突破传统整合研究范式,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性研究;第三,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顶层设计、管理标准和保障机制等研究,促进管理体制创新。
[1]张豪锋,李海龙.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前沿探讨——基于核心期刊关键词的共词网络与聚类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郭文斌,陈秋珠.特殊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3]张晗,崔雷.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研究生物信息学的学科热点[J].医学情报工作,2004(5).
[4]王轶,赵毅,陈敏.我国教育信息化20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
[5]南国农,李运林,祝智庭.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
[7]姜东兴,付小龙,袁芳.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