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与卫河流域中小城镇的发展——以明清道口镇为中心的研究

2015-12-16 07:57刘卫帅
关键词:豫北浚县滑县

刘卫帅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滑县道口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历来商贾云集,日进斗金,素有“小天津”之称。明清时期,道口镇因处于卫河水运的黄金节点,而迅速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水陆转运码头,其辐射范围南达江浙,北至京津,成为南北经济往来的重要口岸。明清道口镇的城镇发展过程,不仅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地理问题,而且其发展经验对于目前中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有关明清时期运河与城市发展的研究属于比较成熟的课题,这其中南北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研究成果比较集中,但对于豫北卫河与沿线中小城镇的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笔者试图从历史上卫河水运与道口镇集镇商业繁荣的互动关系为线索,以实地考察所得碑刻资料结合文献材料为方法,探讨水运与中小城镇的密切关系。

一、明清道口镇的水运条件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于徐万仓处与漳河汇流。主要支流有淇河、汤河、安阳河等,呈梳齿状分布于干流左岸,卫河是海河重要的支流之一。卫河历史悠久,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淇门以下卫河前身为白沟,系黄河故道。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隋唐两代成为永济渠,宋代称御河,元明时期,卫河航道已显得十分重要。因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称卫河。卫河在明、清时代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济漕、灌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卫河航运对运河沿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那么卫河沿线的道口镇具有怎样的条件使其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成为华北重要的商业城镇呢?

第一,道口镇拥有卫河水运这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就卫河水系的航运价值来看,卫河的源头在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尾闾在天津会白河入海,凡千余里。卫河又有卫漕之称,故《漕河图志》卫河条下载:“卫河源出辉县苏门山百门泉,东北流,经新乡、汲县、淇县、浚县、汤阴、安阳、滑县、内黄、魏县、大名、元城、馆陶,会淇、漳诸水,凡千里至临清州会汶水,又经清河、夏津、武城、恩县、故城、德州、景州、吴桥、东光、南皮、交河、沧州、兴济、青县、霸州、静海,凡千里余,至直沽会白河,同入于海。”[1](P11)卫河与海河南系诸河支流水系的水运功能相比较而言,卫河是唯一一条能够与海河北系支流相贯通的河流,尤其是会通河开通以后,国家南北漕运通过京杭大运河南北交往,而卫河则成为河南甚至中原地区连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通道,是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2],漕粮需经过中原地区的水路以及陆路交通网络运抵豫北,然后经卫河航道北上直抵京津要地。“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卫河上下,船桅如林,航运繁忙。况且中原地区河流众多,水运条件优越,“黄、卫通鲁、冀,白、丹达秦、楚,汝、颖、澧、淇、贾鲁诸水,若网在纲,汇注淮河,直趋江南”[3](P19),在中原地区形成联系紧密的水运网络,中原地区的一些著名商业集镇,如社旗镇、周家口、道口等市镇都是利用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发展成为在全国交通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商贸重镇。道口镇位于卫河之滨,凭借便捷的水路交通条件,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集镇,所以道口镇的兴起与其坐拥便捷的水运交通条件是分不开的。

第二,卫河河道的走向与道口镇优良港口的形成。道口原名李家道口,为黄河左岸金堤上的一个渡口,因最早系一李姓人家在此摆渡为生,故称李家道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清至民国时期,卫河水路畅通,交通便利,使道口镇商贾云集、人烟辐辏,被誉为“小天津卫”。卫河在豫北地区是条大河,为海河南系的重要的一条支流,古代水运十分发达。卫河流过道口镇,此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优良河港,凭借这个先天优势,道口镇的货物转运业务逐渐发达起来。

卫河自浚县曹湾村东入滑县境,经道口镇桥上村至军庄北复入浚县。由南向北曲穿道口古镇,在流经道口镇时形成一个优良的港湾;卫河河道在整个流域范围内的整体流向是西南——东北流向,但在由浚县入滑县时,河道转为西北——东南走向,曲转西北流,后绕道口镇东北流,也就是说道口镇的西岸以及北岸都是依托卫河河道而形成的,河道曲折迂回虽然影响航运,但却有助于船只的安全停靠和码头的形成。卫河主河道在由浚县入滑县至出滑县境、复入浚县境这一段,形成了一个类似“S”型的弯曲,在这个长“湾”上形成了十几个码头,而道口镇就依托卫河这个弯曲的河道而建。卫河河道所形成的天然曲折为船只安全停靠和道口镇码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是道口镇兴起的又一大重要因素(如图 1[4])。

第三,道口镇的繁荣,除了道口镇处于古代水陆转运的节点、卫河河流在流经道口镇的河道走向决定之外,也与道口镇所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清末乡绅王锡彤所著《抑斋自述》中清晰地记载:卫河源出辉县苏门山,自滑县道口镇流出省外,“蜿蜒千余里,东达天津,又汇通州河至于北京,元明清三朝漕运故道也”,“此河虽不大,然北方数省转输命脉,实恃此一线长流。漕运外,此盐粮为大宗。舟子载盐入河南,复自河南载粮而北。其他杂货转输,亦为数不少”[5](P56)。可见卫河水运对于豫北乃至华北数省的重要性,道口为卫河枢纽,与“临清、馆陶、德州等,成为临河巨埠,帆樯如林的区域商业中心”[6](P244)。明清时期的卫河下游与大运河相沟通,为运河支系;上游的洹河、淇河、漳河等支流,其航运价值虽不能与卫河主航道相比,但卫河各支流水系在豫北呈“梳齿型”展开,依然起到了沟通豫北各府州县的作用,成为豫北乃至华北各省通过大运河进行南北交往的纽带。同时,卫河还承担着华北各省漕粮转输的重要任务。作为豫北重要的水运与陆运转运地的滑县(道口)连接着山西、直隶、山东和京津地区,腹地范围大,辐射范围广。道口镇依靠连接卫河和大运河的地理优势,将传统繁荣延续到了清代以后。所以道口镇的繁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导致。

图1 道口镇图示

二、明清以来道口镇的繁荣

道口镇凭借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发展成为豫北地区很有影响力的商业城镇,现存于滑县道口镇三铺码头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道镇三埔石壩之设由来”碑①此碑现存滑县道口镇三铺码头。,全碑已被风雨磨蚀,仅留碑上四分之一文字隐约可见,其碑文如下:

张太爷捐□肆千文;徐副爷捐□贰千文;信格□庙捐□□五千文;永顺典、□□典各捐□□千文;萬源店捐小捌千文;金盛店捐小陸千文;萬盛店、陳□□各捐小伍千文;萬□合、□□□、盛□□、□□□各捐小肆千文;□益店、晋暘店各捐□叁千文;长□□、长盛雲各捐小贰千五百文;□□号□□□……(以下碑文残缺)。

根据上述碑文显示可以得知:个人捐款2家,这两家可能是道口镇地方乡绅,带头捐款出资修建三铺石坝;捐款商家15家,其中涉及典当铺2家,寺庙捐款1家;除了本地捐款的商家之外,其中晋阳店捐款3千文,“晋阳店”可能为山西商人在道口经营商业所开店铺,这说明此时道口镇已有不少外地商人在此经商;碑文明确记载的捐款金额总数为60 500文(永顺典以及□□典所捐数目不详,未计算在内),而实际金额必定在此之上,说明道口镇商业规模已经不小。这只是残缺碑文的一部分,如果加上碑文所载其余部分内容再去估算,整个碑文所载商家可能近百家,涉及的行业类型必不会少,由此看来此时(道光年间)道口镇已经十分繁盛。

清末道口镇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王锡彤《抑斋自述》记载:“漕运外,以盐粮为最大宗,舟子载盐入河南,复自河南载粮而北。其他杂货转输,亦为数不少。余舟所过如道口……皆临河巨埠,帆樯如林。”[5](P56)卫河流经滑境之河道,近 5 公里,设码头10多处[7](P103)。全盛时期的道口镇在豫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商业地位十分突出,不仅中原地区的大量物资要经过道口镇运往各地,全国各地的很多物资在运转过程中也要经过道口镇[8](P15)。山西泽潞地区盛产的铁器,先期陆运至清化镇,经小丹河水运至道口转运,经卫河水运至大江南北;河南地区的粮、棉、油、麻、怀药、竹器等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道口三里湾码头,然后经过卫河直达天津,“道清铁路修建以后,焦作煤通过道清铁路运抵道口装船,经卫河再运到天津销售,英商福公司和中原公司等均在沿河建筑煤场,以利运转货物”[6](P356)。出版于1918年、再版于1933年的《道清铁路旅行指南》记载了道口镇当年的繁荣:“凡由晋南豫北以及津沽等处出入之货,悉皆由此装卸。河中舟楫往来如鲫,由此溯河北上可达津沽,平时水深可达五六尺,载重十五六吨帆船均可通行……煤商福公司、中原公司等均沿河建筑场栈囤煤,以利转运输入货品。以煤、油、食盐为大宗,工业制造品次之。本地居民多业船户、脚行,而业铁工、木工者亦颇不少。彼等为便利工作计,咸临河而居,屋宇栉比,饶有风趣。”[9]

京汉铁路以及道清铁路修建以后,卫河的水运优势依然存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新乡老站具报“车站迤北旧有运河,上游名杨树湾,在县西北与京汉站经纬形,有运货数家,距老站二十里下游临站北县东关之饮马口,沿卫河至于道口,东迄临清以达天津,水旺时有清化竹铁,怀庆地黄,各船筏运自上游,下游则由县境篷装粮石、煤炭、棉布、鸡子、杂货之船转运直津沽,下游运来者洋货、盐斤,比较铁路运货其多数奚止倍蓰”[10](P34-35)。且道口“车站西临卫河,相距三里,装运甚便,故粮石多顺河路北运”[10](P34-35)。经道口转运的货物量大,道口镇的船只日夜不息,装卸不停。鼎盛时期的道口镇商业繁荣,行商坐贾云集,道口镇内沿河街区,店铺林立,贸易繁荣,粮行、花行、煤场、当铺、票号、酒店、茶馆、杂货店、糕点店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商业票号同和裕,道口老字号“义兴张”烧鸡铺,“德锦诚”绸缎庄,其门前刻有“津沪国货布,苏杭纱罗绸”对联就是对道口镇繁华的真实写照,“镇西及镇北的几个大码头日泊船只达400余艘,船只密布、首尾相连,桅杆如林,排列达50余里”[7](P434)。这些船只北行可抵天津,南下可达豫南地区乃至南方诸省。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改道,行经今河道,北流入渤海。华北地区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并且此时海运逐渐替代漕运,“随着漕粮改由海运,大运河处于衰落中。但卫河的航运并未随之而衰落”[11](P94)。到“民国20年,河中帆樯如林,每日可经3 000船次,其中大船货运量可达145吨位,道清、楚旺铁路接轨于此,火车南来北往,交通极为便利”[7](P103),“卫河作为豫北及河北平原南部地区与京津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一直承担着繁忙的运输任务”[11](P94)。尤其是近代以来开埠通商,天津逐渐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天津与河南省之间的南北物资交流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12](P188),“从开埠到民国时期,天津的经济影响很快覆盖了直隶、内蒙古、山东、及河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成为拉动这些地区近代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龙头”[13]。从天津进口的各色洋货源源不断地经卫河输入山东、河南豫北三府,而河南地区尤其是豫北地区的土特产品,如煤炭、药材、棉花、粮食以及其他土特产品通过卫河下运,况且道口镇为卫河与道清铁路衔接之地,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总而言之,道口镇依据在中原水陆交通体系中占据的枢纽地位,迅速发展成为豫北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资转运中心。

三、道口镇行政地位的上升

道口原属黎阳(今浚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浚县设道口所,据《续浚县志》记载:“道口所,设所正一名,领十五村,每村设村正一名。”[14](P72)此时道口镇属于浚县管辖,是浚县下属的一个基层行政单位,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道口镇由于水运发达,经济繁荣,人口增多,社会的治安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日益显现,滑、浚二县设“滑浚县丞署”,共同管辖道口镇,县丞这一官职,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明代就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故多数县份都有佐贰官。清代县丞多不设,县的最高长官为知县。知县下设县丞、主簿、典吏和巡检等官员,分掌全县的政务、赋税、户籍、巡捕、诉讼、文教,较大的县,知县和县丞分衙办公。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县丞署为县丞办公的衙署;正是由于道口镇商业繁盛,人口众多,镇内社会治安问题也亟需管理,所以滑县与浚县共同把“滑浚县丞署”设在道口镇,以便就近管理,足见道口镇在清代中期的行政地位已经非同一般集镇可比。所以自清代中期以来道口镇的行政地位就已经开始上升。总之,滑浚县丞署在道口镇的设置既是明清以来道口镇卫河水运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道口镇行政地位由普通商业城镇上升为县治的开始,当然行政地位的提高也会反过来推动道口镇的进一步发展。

清末,道口镇开始筑城,“周长3公里许,纵横12条街,72条胡同,四面设城门7个,水门2个,城门匾额上分别题有‘紫气东来、泰岱屏障、通道秦晋’等字样,以标明这里重要的地理位置”[7](P102)。民国5年(1916年),浚县复设道口所,属浚县二区,1934年改建道口自治区。1945年建道口区政府,属滑县辖,凭借着卫河水运以及陆路交通的优势,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建国以后,建道口镇人民政府,滑县县治遂迁至道口镇。

滑县城“洪武初年知县诸公弘道创修,以后历代屡有增修,西距浚县道口镇(今滑县县城)4公里”[7](P96)。据民国《重修滑县志》记载:县城(今滑县城关镇)“今西至浚县道口镇、道清铁路车站八里”[15](P38)。滑县县城在今城关镇,建国以后滑县县治就由原县治(今城关镇)迁至道口镇;道口镇也由一个卫河河畔的渡口,凭借着卫河水运以及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区域的商业重镇,成为中原水陆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转运地。尤其是近代开埠以来,卫河更是成为中原地区沟通沿海地区的纽带与桥梁,道口镇商业繁荣,成为华北重要的商业城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道口镇的发展奠定了道口镇行政地位上升的基础。

[1]王琼.漕河图志[M].姚汉源,谭徐明,整理.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2]陈隆文.明清卫河与京杭大运河.(未刊稿)

[3]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M].兰州:西北书局,1932.

[4]付胜刚.卫河沿岸古镇——道口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11(3).

[5]王锡彤,郑永福.抑斋自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6]苏全有.近代河南经济史(上)[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7]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8]李杰.道口镇的兴衰历史地理考[D].郑州:郑州大学,2009.

[9]程峰.道清铁路始末[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0]佚名.道青铁路报告各站商务情形一览表(新乡老站报告)[J].交通官报.1910(26).

[11]陈桥驿.中国运河开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张圣城.河南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13]李雁夫.道口镇:因烧鸡闻名于世的“小天津卫”[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7(8).

[14]黄璟.续浚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15]王蒲园.重修滑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猜你喜欢
豫北浚县滑县
浚县大平调演出
奋力书写战“疫”的豫北答卷
滑县
浚县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滑县
浚县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