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实,薛 海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农民需求导向视角的实证分析
刘若实,薛 海
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但从调查来看,农村仍然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最薄弱的一环。长期以来政府的“刚性供给”与农民的“弹性需求”存在矛盾,导致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重重,甚至一度陷入困境。以农民需求导向为视角,通过对安徽河南2省6县(市)的实地调研,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进行审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考建议。
农村;农民需求导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增多,逐步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意提到政府要鼓励发展民办公益性文化组织,鼓励民间创办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想方设法集中各种社会力量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努力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运行机制。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2012年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公报上也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显然国家已经逐步摆脱“重经济轻文化”观念的桎梏,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如何?据课题组所做的深入调查来看,很多乡村文化建设的情况很不理想。农家书屋无人问津,乡镇文化站名存实亡,大量的公共文化设施荒废闲置,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组织涣散,甚至常年不曾开展活动。也就是说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以至于造成很多地方“农民有怨言,村干部有苦恼,政府很无奈”的尴尬局面。
国家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何仍然会造成一部分乡村今日的困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忽视了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未能真正做到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以农民需求导向为视角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因此本文以农民需求导向为视角,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为真实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摸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重点项目“阜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5月至10月到安徽省阜阳市所属的太和县、界首市、临泉县及毗邻的河南省周口市所属的沈丘县、淮阳县、项城市做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户籍人口1 014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其中临泉县人口200多万,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县。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户籍人口1 120.6万,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以外出务工为主。阜阳市和周口市都处于平原地带,同属于欠发达地区,其中淮阳县、沈丘县、临泉县和太和县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8份。调查对象包含乡村教师、农民、乡村干部、私企务工人员、学生等多个群体,乡村干部共36人,占12.50%;农民176人,占61.11%;乡村教师35人,占12.15%;私企务工人员31人,占10.77%;学生10人,占3.47%。此次调查涵盖群体范围较广,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农村公共文化情况。
表1 被访者基本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此次调查对象的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初中高中水平的共150人,占52.10%;大专文化的39人,占13.54%;本科及以上水平的共12人,占4.16%;未上过学的18人,仅占6.25%。这些数据表明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农村公共文化的真实现状,另外,从年龄结构、政治面貌、职业身份、家庭收入等方面都能表明本次调查具有较为完整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为了真实展现当地村民的公共文化状况,我们用调查数据来展示当地村民公共文化生活的真实面貌。
(一)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日趋减少
农民通过参与村中的公共文化活动,可以加强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公共精神,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最低层面上看,农民通过参加公共文化活动,能减少空虚寂寞,使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误入歧途,减少违法犯罪的机率。
表2 被访者平时如何打发空闲时间
通过表2可以看到,当地村民空闲时间以看电视、打牌打麻将为主,分别为80人和74人,两项所占比例高达53.47%。其次是闲聊、下棋、听广播看报,上网和健身的人数较少,分别都是25人,各占8.68%。这种情况与课题组在乡间实地考察的感受基本一致。不难看出,村民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在了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等这些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活动上,当地的文化生活缺乏一种大众的,可以集体参与的公共文化。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详细情况,我们设置了表3。
表3 被访者经常参加的公共文化活动
从表3可以看出,群众经常参加的公共文化活动排第1位的是文化科技知识讲座,占23.61%;参加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活动的居第2位,占15.97%,这也说明最近几年农村的宗教活动较为盛行。数据也显示,曾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如看戏、扭秧歌舞龙狮等民间优秀文化活动正在逐步淡出人民的生活,仅占8.68%和6.59%。显而易见,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尤其是传统的民间优秀文化活动日趋减少。
(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足
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和物质载体,农民要进行文化活动,就必然需要一定的场所、设施,否则,谈文化就是纸上谈兵[1]。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过去农民是白天摸锄头,晚上“垒长城”,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曾让农民感到极度空虚和无聊。如今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下,这种状况是否已有很大改观?
表4 被访者所在村庄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
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文化设施拥有率较高的是图书室和活动中心,分别占到30.90%和27.43%;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占14.58%、13.19%和10.07%;电脑室较少,只占7.29%;值得重视的是竟然有高达23.96%的被访者所在村庄没有公共文化设施。课题组在沈丘县的Z镇四处寻找,最终也未找到镇文化站的挂牌。据说是镇政府大院在整治当中,文化站原有的房子被改为他用。Z镇绝大部分村庄亦无农家书屋的挂牌,一个村支书给出的解释是:“前几年的确来了一批书,村里也专门找了一间房子作为农家书屋的场地,但是几年过去至今无人翻阅,原来的一间房也被挪为他用,那批旧书至今还闲置在角落里。”农家书屋名存实亡,电脑室也是如此。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寺庙占到13.54%,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国内部分学者认为的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宗教活动日渐盛行的说法。
(三)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状况堪忧
需求表达指的是民众通过某种渠道表达他们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想法,并以此来决定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最佳供给方式[2]。可以说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忽视了农民需求表达权,未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真实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才能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的失衡问题。
表5 被访者的文化需求表达渠道畅通情况
从表5看出,仅24.31%的群众认为他们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渠道是畅通的,认为不畅通的高达49.65%,表示不清楚的占26.04%。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农民仍处于弱势,他们不知如何表达,甚至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需求表达权。表达渠道的不畅通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实证数据来看,当前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民自身和政府方面均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很多时候政府和乡镇领导直接剥夺了农民的需求表达权,但由于政府本身带有自利性的特点,政府需求和农民的需求往往不一致,甚至部分过于重视政绩的政府的想法和农民的需求表达可能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根据自己的意愿向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无力反抗。这也是造成多地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事务越来越漠不关心的重要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大量的文献查阅,课题组发现这6个县(市)的整体情况为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民真正需求不符。2014年两会上,委员们热议公共文化建设。国家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公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中央文化建设的精神落到实处就显得更为迫切必要。不容忽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当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以经济发展为契机,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能满足,则有生命危险。也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人的需求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才会思考更高的层面。李世敏认为这种生理上的需求需要依赖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便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李世敏将其转化为经济需求[3]。照此逻辑,可以将人的需求分为经济需求和文化需求两大类。农民的需求亦可这样分类,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农民的经济需求和文化需求往往会有所侧重。
本次实地调查的6县(市)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如太和县、临泉县、沈丘县、淮阳县还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所以在6县(市)走访的过程中,无论是与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与老百姓的交谈,笔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当地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他们最关注的是眼前的实惠,最关心的是如何能提高收成,尽快富裕起来。至于文化建设,很多农民都认为是可有可无,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是粗人,不懂文化,也不想搞什么文化建设。这也不难理解,当农民面临经济和文化的双重空缺,他们侧重于较低层次的经济需求也在常理之中。当前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经济建设中融入文化建设的因素,逐步培养农民的公共文化观念,最后这种合作的公共理念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建设,也就是达到两者的双赢状态。
(二)确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供给理念
以往政府往往是“重经济轻文化”,片面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即便在向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时往往忽视农民的需求表达权,这反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不利。我们知道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如果处理得当就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能反过来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要想搞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需求表达权,调动农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官应以民为本,而不应由“政绩”决定一切。长期以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提供的“刚性服务”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弹性需求”,这就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就应该为农民服务,以满足农民的切实利益为标准。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状况,制定符合农民真实需求的公共文化政策,并着力实施。就目前来说,公共文化供给制度改革的当前任务就是调整公共文化供给的导向,真正确立以农民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
(三)实行多样化的供给模式
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很显然了解农民的人肯定是他们自己,因此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是一种最适合、最便捷的方式。比如政府可以向农民提供免费培养,鼓励有兴趣有特长的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活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农村公共文化知识,并对现有的农民文化组织加以引导。唯有如此,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公益性的供给模式。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相关法制还很不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更是缺少有力的法律保障。如在对农村公共文化项目招标投标、税收、经营等方面如何管理缺少详细的法律规定,这就造成一些地方管理上的混乱。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并将原有的宏观法律更加细化,出台操作性更强的法律法规,使之更符合农村的真实情况。对于那些有助于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公益文化组织,政府应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如在基础设施、土地使用和税收等各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推动其健康发展。
商业性的供给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提供市场文化服务的主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公共行政组织注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肯定有利有弊。如何做到扬长避短?除传统的政府供给外,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种合作方式,如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采用财政支持的方式,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到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文化项目,也可以允许企业购买一定的公益文化活动的举办权,允许其在该项目的独家冠名权,这样就能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1]潘娟.基于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以湖北省J县为个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20-23.
[2]张良.实体性、规范性、信仰性:农村文化的三维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2).
[3]李世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式微与重建[J],公共管理研究,2009(2).
(编辑:张齐)
F320
A
1673-1999(2015)04-0087-04
刘若实(1981-),女,硕士,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阜阳236031)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公共文化;薛海(1976-),男,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
2014-12-02
2013年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科)“阜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研究”(2013SQRW137ZD);阜阳市2013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阜阳市基层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创新研究”(FSK2013035);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人文社科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11JKYXM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