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 帅,陈 芳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会仍教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50余年,对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独特的认识。
1.1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是病机关键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肺系疾病多有肺脏受损,肺虚宣降失司,津液不能布散,水饮内停为痰,而痰易藏于肺中,因此“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上输于肺,布散全身。若肺病及脾,或饮食伤脾,或湿邪犯脾,或久病及脾,致脾脏受损,脾虚无以运化水液,则津液聚而为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肾为五脏六腑之根本,肾阴肾阳为元阴元阳。肾阴能滋养濡润五脏六腑,若肾阴不足,则五脏六腑功能受损,出现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津液聚而为痰;肾阳能温煦推动津液运行,调节津液输布和代谢,若肾阳不足,则不能蒸化水液,难以分清泌浊,津液聚而为痰,故“肾为生痰之根”。王会仍认为,肺脾肾虚损是肺系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1.2 滞、虚、痰、瘀、热为机要 肺系疾病日久,肺脾肾三脏亏虚。外感六淫,从口鼻而入,损伤肺脏,则肺气郁闭,出现气机阻滞。气滞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血瘀;气虚,痰难以咳出,则痰多,又加重气滞。肺脾肾虚损,水谷精微不能运化,津液聚而为痰。痰积日久,必致血瘀;血瘀反过来又影响水液代谢,水湿停聚,加重痰饮[1]。气滞日久,化生内热,或血瘀日久化热,或痰积日久蕴而化热,热则煎灼津液,使痰黏稠,加重气道阻滞。因此,王会仍认为肺系疾病以“滞”“痰”“瘀”“热”为标。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从而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3 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为诱因 王会仍认为,外感六淫、饮食失调、情志抑郁等因素,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纳气,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气急胸闷等症。外感六淫,从口鼻皮毛而入,侵袭人体,肺气郁闭,肺失宣发肃降,出现鼻塞流涕、咳嗽气急等;肺为贮痰之器,肺气受损,痰无以出,则咳痰;痰郁胸中,日久则胸闷。喜食辛辣或生冷或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行于肺,壅塞气道。悲忧太过,肺气闭阻,可致气机不利;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可致肺失宣降;或肝气犯脾,脾失运化,可滋生痰饮;思虑伤脾,脾失运化,则津液聚而为痰;恐惧过度,伤及于肾,肾虚失纳,不能蒸化水液,则聚而为痰。
2.1 急则标本兼治,缓则治其本 王会仍指出,肺系疾病急性发作加重时当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同时补脾肺肾,顾护正气,抵抗病邪;在肺系疾病缓解期、病情稳定时,当治其本。
2.2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未发病时或处于肺系疾病缓解期,需要从多方面注意防止病邪的入侵。一则强健体魄,顾护正气;二则忌食辛辣伤脾或肥甘厚味滋腻碍脾之品;三则避免过度劳累,损伤正气。并可采用膏方预防肺系疾病复发。肺金为肾水之母,为脾土之子,可补益肺肾,补脾健脾,以防肺病传变。
2.3 辨别虚实,分清寒热 肺系疾病多虚实夹杂,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实邪为主,治以宣肺止咳、化痰平喘、清泄肺热等;疾病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当补肺气、健脾气、纳肾气。治疗应分清寒热,寒者温之,热着清之,如温肺化痰、清肺化痰,而临床上以清热化痰为多。
王会仍依据肺系疾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的关键病机,提出“治肺以绝痰器”“健脾以绝痰源”“补肾以绝痰根”的治疗原则,并由“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着手,宣降以调气机,此外,其主张补气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相结合,善用虫类药物及膏方。
3.1 治肺以绝痰器 肺系疾病中,或外感致肺气郁闭,或久病致肺气阴两虚,或他脏病变累及肺,或内燥内热之邪犯肺,致肺失宣降,应通过宣通肺气、降泄肺气、补益肺气、清泄肺热、滋阴润肺等方法以达到“杜绝痰所藏之地”的目的。王会仍擅用药对,如南沙参和北沙参相配[2]:前者甘苦性凉,归肺胃经,专滋阴清肺,助脾健运,主治肺燥咳嗽;后者味甘性凉,归肺经,善滋阴清肺,并能益胃生津。两药相配,滋阴润肺、清泄肺热之效显著。再如肺形草配鱼腥草:前者味辛性寒,清肺止咳力强,亦能解毒消肿;后者辛能散邪,寒能降泄肺热,善于清泄肺热。两药相配,入肺经,清泄肺热及清热解毒之效显著,但此二药苦寒,当注意顾护脾胃之气,避免伤及脾胃。
3.2 健脾以绝痰源 《医宗必读·痰饮》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此,痰的产生不仅与肺有关,而且与脾的关系密切。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肺气阴两虚,子盗母气,出现脾虚;喜食辛辣伤及脾胃或肥甘厚味滋腻碍脾;情志不畅,郁怒伤肝,或肝火旺盛,伤及脾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转相滋养,相互为用,肾虚阳气衰弱,则脾失温煦;外感湿邪或内有湿邪,以致湿邪困脾。这些原因都会伤及脾脏,脾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水液内停聚而为痰,加重病情。故王会仍提出“健脾以绝痰源”。其善用药对补脾健脾以杜绝痰生。如陈皮配半夏:陈皮辛苦温,归肺脾胃经,善燥湿化痰,尚可行气调中,作用较为温和;半夏辛温,归肺脾胃经,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并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亦能消肿止痛。二者相须为用,燥湿化痰之力强。白术配苍术:前者甘苦温,归脾胃经,专燥湿健脾,并能补肺脾气、止汗、利尿安胎;后者辛苦温,归脾胃肺肝经,长于燥湿健脾,并能祛风湿、解表。二者配合,强化燥湿健脾之功效。
3.3 补肾以绝痰根 肾阴肾阳协同调节水液代谢与输布。若肾虚,则水液不能运行而聚为痰,亦不能纳气出现呼吸浅短。王会仍认为,治疗肺系疾病时不仅要重视肾的纳气之功,更要重视肾阳调节水液之效。其擅用药对补肾以调节水液代谢,继而从根本上避免痰的产生。如肉苁蓉与淫羊藿:前者甘咸温,归肾肝大肠经,长于补肾阳,并能益精血,润肠通便;后者辛甘温,归肾肝经,擅补肾阳,亦可祛风湿、强筋骨。二者合用,补肾阳之力强。龟板合鳖甲:前者甘咸性寒,归肾肝心经,专滋补肾阴,并能养血补心;后者咸寒,善滋阴补肾,亦能软坚散结、清虚热。两药相合,大补肾阴。然此二药均为性寒之品,不宜太过,以免伤及肾阳。
3.4 宣降以调气机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六淫致病,或从口鼻,或从人体皮毛肌肤伤及人体,致肺气郁闭,肺失宣降;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土为肺金之母,脾土虚则肺金亦虚;五行中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肾虚则肺亦虚;肝火旺盛,出现肝侮肺,致肺虚;心火亢盛,出现心乘肺,出现肺虚;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病变可累及肺。这些原因均可致肺失宣降,气机逆乱,出现咳喘。王会仍擅长用药对达到“宣降以调节气机”的目的。如前胡、桔梗相配:前者苦辛微寒,归肺经,降气化痰,亦能疏散风热;后者味苦辛性平,宣肺祛痰,兼能利咽排脓。两药合用,一降一宣,使肺恢复宣发肃降之功。麻黄与苦杏仁:前者辛甘温,长于宣肺解表而平喘;后者苦降肺气,专止咳平喘。一宣一降,宣降相合,肺恢复宣发肃降之功,咳喘则平。
3.5 重视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肺主肃降,“行气于腑”,则大肠之气畅通,传化糟粕,实现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的功能;同理,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亦有助于肺的肃降,二者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上,王会仍注重“通腑调气”,喜用杏仁与紫苏子药对,从治疗大肠角度出发,达到治疗肺系疾病的目的。苦杏仁与紫苏子:杏仁苦辛微温,归肺、大肠经,既能润肠通便,亦可止咳平喘;紫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既可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降气化痰。二者合用润肠通便之力强,止咳平喘之效显著。
3.6 补气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 气虚或气滞则血瘀,血瘀又反过来加重气虚或气滞;瘀久化热,痰久亦热;热煎津液,津液凝而为痰。肺系疾病中,气虚、气滞、血瘀、肺热、痰饮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治疗时当补气、理气、活血、清热、化痰相结合。
3.7 擅用虫类药 肺系疾病反复发作,导致久病入络,出现络脉闭塞。因此,王会仍提出可根据“久病入络”理论,通过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其善用蝉蜕、地龙、冬虫夏草、僵蚕等虫类药,这类药既能加强止咳化痰作用,尚可祛风通络,亦有抗炎、抗痉挛、免疫调节和抗过敏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过敏体质患者。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具有宣散风热、止咳平喘、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的作用。地龙性寒味咸,归肺、肝、胃、膀胱经,其主要功效是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冬虫夏草味甘性平,不仅能温补肾阳,尚有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之效。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肺肝经,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蝉蜕具有抑制免疫、减轻过敏反应和解热的作用[3];地龙有止咳化痰、调节免疫、抗菌、抗氧化的功能[4];冬虫夏草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扩张支气管等作用[5];僵蚕有抗真菌作用[6]及抗过敏、抗炎、抗痉挛[7]等作用。
3.8 运用膏方,预防复发 王会仍运用膏方预防肺系疾病发作,特别是哮病、喘证等,疗效显著。其膏方常选用肉苁蓉、冬虫夏草、杏仁、甘草、炙麻黄、黄芪、半夏、党参、陈皮、厚朴、前胡、山药、炙枇杷叶、浙贝母、肺形草、佛耳草、金荞麦、佛手、三叶青、鱼腥草等。制备方法[8]:先将上述中药饮片用清水隔宿浸泡,连煎三汁,过滤后去渣,文火浓煎,再加入黄酒、冰糖、阿胶、龟板胶等配料以收膏。
王会仍认为,肺系疾病多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肺脾肾虚所致,以肺脾肾虚为本,滞、痰、瘀、热为标。治疗当分清标本,以治本为目的,主张“治肺以绝痰器”“健脾以绝痰源”“补肾以绝痰根”,兼顾补气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注重运用虫草类药,同时擅长运用膏方,预防疾病发作。
[1]孙海燕,刘杨.痰与瘀的关系[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8):685-686.
[2]张春燕.夏翔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对浅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11(3):180-181.
[3]胡国臣.现代实用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29-130.
[4]刘文雅,王曙东.地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282-285.
[5]陈书芳.冬虫夏草的药理及临床作用[J].首都医药,2005,12(12):33-35.
[6]郑占虎,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第四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3166-3167.
[7]蔡小静,曾建辛.僵蚕治疗哮喘的机理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45-1446.
[8]殷莉波,徐婷贞.王会仍用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6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