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道宁,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北京 100029)
脉象可因情志刺激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理论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且其变化与情志所对应的五脏及气机变化有关。后世医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对不同情志刺激所致的脉象特点进行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脉象的论述对研究生理性情志脉象及情志病脉象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是研究情志变化和脉象变化的基石。
1.1 情志的内涵及形成基础 《黄帝内经》中虽未对情志有明确定义,但通过对“五志”的界定为情志的内涵奠定了雏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将人的情绪心理概括为5种基本的情志,且这种情绪心理活动是建立在形神统一论基础上的,情志内涵囊括了五志和七情的内容。
情志的形成基础为脏腑气血。《素问·八正神明论》言:“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亦言:“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血液充盛和调,则人的情绪心理正常。而所谓“气为血之帅”,即是指血液能否正常运行依靠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与否,因此,各脏腑气血是其对应情志的形成基础。
1.2 脉象的形成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夫脉者,血之府也。”说明血与经脉关系紧密,即脉道是血液的居所。而经脉内既有无形之营气,又有有形之血液。《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血液来源于中焦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灵枢·玉版》:“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这些均说明营气与血二者不仅具有来源一致和共行于脉中的特点,且营气为水谷精微精纯柔和部分,能化生血液。所以脉道内的气血,密不可分,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从而保证经脉的正常运行[1]。因此,气血既是脉象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气血的变化也是脉象变化最根本的原因。
1.3 情志脉象的生理基础 《素问·宣明五气》载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所谓五藏所藏”,说明《黄帝内经》不仅将不同心理情绪活动的产生归属于特定脏腑,同时指出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是情志脉象产生的生理基础。张景岳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注解为:“五脏者,心肺肝脾肾也。五气者,五脏之气也。由五气以生五志。”结合原文不难发现,喜怒思悲(忧)恐五志并不是五脏直接发出的五气,而是由五脏所化的五气发生出五志[2]30。因此,其重点为脏化气、气生志,而此过程便体现于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由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例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肝藏血”,“肺主气,司呼吸”。由此可见,各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使得体内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从而发挥滋养、濡润、温煦的作用,这是形成情志脉象的生理基础。
1.4 情志脉象的病理基础 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梳理,可以将情志脉象的病理因素归纳为内、外两个因素。二者关系密切,其中内因是关键,起主导作用,外因为诱发条件。生理环节的逆向变化过程即可发展为病理基础,《灵枢·寿夭刚柔》明确指出“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正是“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的逆向过程[2]31。张志聪将三者关系概括为“五脏化五气,以生五志。用志则伤气,气伤则脏伤”,说明情志脉象的生理环节即脏腑化气生志,病理发生环节为首先志伤气,气再伤脏,再次病脏出现。情志致病,首先是引起相应脏腑气机紊乱,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黄帝内经》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由此可见,第一,气机的运动方向是上与下,气机的运动形态是缓与乱,气机的运动结构是消与聚散[3]。第二,不同的情志刺激对应不同的脏腑气机变化。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情志相胜法。药物治疗首选能条畅气机的药品,而源自于《黄帝内经》的情志相胜的方法则是利用脏腑生克导致气机变化的原理。由此可见,这两种治疗方法亦可证明情志刺激首先引起的是脏腑气机的变化。而气与血关系密切,气机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血的生成和运行,气血的功能失调则可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因此,情志脉象的病理基础是脏腑功能紊乱,关键在于脏腑气血的变化。
《素问·经脉别论》:“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恙劳动静,皆为变也。”由此可见,环境变动能使心神受扰,气血发生变化,脉象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静,则意志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灵枢·五色》:“病从外来,日有所见,志有所恶。”这些均进一步指出外界环境对人体心理情绪的影响。
综上所述,无论是情志还是脉象的形成基础均是气血的变化。而情志的产生、变化是由其对应的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由于脏腑功能活动主要体现在脏腑气血的变化上。因此,情志脉象的生理、病理基础与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有关,其中,气血变化是贯穿始终的关键环节。喜、怒、思、悲、恐5种基本情志脉象的形成基础和脉象特点也与相对应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情志本身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因此,情志的产生不依附于疾病的发生,不论有无疾病,都会有情志产生[4]。
2.1 喜的脉象形成基础及特点 《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这些均表明喜乐伤心会导致心气涣散不收。气机运行缓慢,则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也减慢,结合心本身具有主血脉的功能特点,过度喜乐导致气机缓滞,血不养心是喜的脉象形成基础。因此,喜的脉象特点为脉缓。
2.2 怒的脉象形成基础及特点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结合肝主疏泄和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可知,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是怒的脉象形成基础。《素问·玉机真脏论》记载:“春脉……太过则令人善忘(作怒)。”因此,怒的脉象特点为脉弦。需要指出的是,怒所导致的脉弦与其他病理因素导致的脉弦是有所区别的,怒的脉象特征为脉来急迫而促,冲击脉道。《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脉来急促而上部击手者,阳邪盛于上也,是一种向鱼际方向上窜的脉象特点,代表怒气上攻的心理状态,而不能等同于“数而时有一止”的促脉[5]16。后世医家均沿袭《黄帝内经》之说,如《脉贯》之“弦激,怒伤肝也”和《医学指要》之“暴怒气逆,皆令脉促”均证明,怒所导致的脉象特点为弦而急迫或急促。
2.3 思的脉象形成基础及特点 《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结合脾的生理特点,即脾为土脏,乃后天之本,五脏皆有脾气和脾主统血的生理功能,可知气血结滞是思的脉象形成基础。因此,思的脉象特点为脉结滞。需要指出的是,《素问·举痛论》关于“思则气结”的结滞脉,是一种结滞缓怠的脉象,而没有歇止[5]17。
2.4 悲的脉象形成基础及特点 《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结合肺的生理功能,说明悲的脉象形成基础是悲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和肺气耗伤。《素问·调经论》:“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而悲的脉象特点表现为脉虚,由于气消则无以充盈脉道、推动血行,这种“虚”的脉象特点可表现为短而沉细。《脉经》中所言的“寸口脉沉细者……病苦悲伤不乐”和《脉语》《诊脉三十二辨》中的“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均证明了这一点。
2.5 恐的脉象形成基础及特点 由于肾具有主纳气的生理功能,因而恐惧太过则伤肾,恐则气下,致使肾气失固是恐的脉象形成基础,因此恐的脉象特点为脉沉。《素问·大奇论》指出的“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如华,脉象如草木之华而轻浮柔弱)亦是明证。
《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脉象的论述表明,情志刺激可导致脉象变化,情志脉象的形成及生理、病理基础均与气血变化密切相关。
[1]廖华君.《黄帝内经脉象》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5.
[2]刘洋.《黄帝内经脉象》情志病因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3]王米渠.现代中医心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
[4]寿小云,刘天君.浅谈中医七情心理脉象[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3):22-25.
[5]张晶.古代情志相关医案脉象规律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