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内因

2015-12-16 22:48汤汶旸
关键词:李自成农民北京

汤汶旸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缺乏科学持久的领导政策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明朝末期政治黑暗、赋役沉重,再加上灾情严重、饥民遍野、社会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社会各阶层普遍出现希望改朝换代的思想,针对这种思想李自成抓住时机听取了李岩的建议,提出“均田免粮”、“三年免征,一民不杀”[1]271“招商”,“买卖平等”[2]271等政策,赢得了广大贫苦百姓的支持,人民纷纷参军,增强了其军事实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发展。

崇祯十三年攻入河南,李自成下令“秋毫无犯”,“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人者如淫吾母。”[3]343进入湖广又提出“不杀虏,不催科,较士安民”的主张①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九,李乾德奏:《为惊闻宠命不敢例辞谨驰报道任日期并过见闻仰尘睿鉴事》[R].,进入北京以后李自成下安民诏书,“尓民各安生理,不许关闭店业。大兵扰害者,治以军法。”[5]508刚进北京时,“有兵二人抢前门铺中绸缎,即不磔杀之,以手足钉于门前左栅栏上。”可见军队纪律严明,这些举措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对于与农民阶级对立的地主阶级,则采取另一种措施,如李自成听取李岩的建议:“欲图大事,必先尊贤下士,除暴恤民”,“我等欲收民心,须托仁义,扬言‘大兵到处,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一应钱粮,比原额止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5]498因此出现大军所到之处各州县不攻自破的局面。提出“社科目试士”大量选拔知识分子做官,种种措施使很多地主迫于形势倒向了农民军,认为李自成就如汉高祖、明太祖一样,只是改朝换代,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李自成攻打居庸关,明守关总兵唐通“先使人以书约降”,农民军到达关下“官军三十万,齐心为贼先锋。”这种情况在战争中经常发生。一方面是明朝拖欠军饷,军队积怨已久;另一方面是李自成的政策,策反了很多明朝的军队。可以说前期农民军是得人心的。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光靠追赃助饷不足以维持庞大的军队开销,于是在追饷的过程中,不加区别,随意抓捕官绅进行拷打,伤及无辜,并由大顺政权二号人物刘宗敏设立比饷镇抚司,“以此论脏:一品累万,以下至七品累千。能,即立搜进之;不能,即加严法”,“又有炮烙火尺棚弦之法,目所未见”[6]282-283。这引起了地主官绅们的强烈不满,一些降官、降将,投靠农民军本是为了保住自家性命财产,结果在追饷的过程中家财尽没,性命不保,所以含恨在心,只是迫于农民军势大,一直隐忍等待时机。对于一般百姓,农民军也进行任意逮捕,抢夺财物,百姓苦不堪言,“兵丁斩门而入,掠金银奴女,民始苦之。”[7]238因此农民军逐步失去群众基础。在后期战争中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各地降将认为时机已成熟,纷纷反叛,追杀大顺政权在当地的驻军和官员,穷苦人民由于也受到农民军的掠夺,不再响应农民军号召。

农民军一部分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组成,他们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走投无路揭竿而起,另一部分是吸收马贼、强盗、叛卒等建立起来的。他们饱受压迫,为了能够吃饱穿暖,在李自成的带领下与统治阶级作战,这时候的农民军为了生存,士不畏死,战斗意识很强,虽没有经过严格的正规军事训练,却越战经验越丰富,逐步从被官兵打,到打官兵,从由败到胜的转变。李自成在军纪上要求严格,下令:“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用单布幕绵”,“马腾入田苗者斩之。”[8]331“军令有犯淫劫者立时枭磔,或割掌,或割势。”[9]178使农民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真正成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然而进入北京城后情况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军的士兵大多为穷苦百姓出身,没有见过如此繁华的地方,开始逐渐贪图安逸,战心日衰,再加上领导者的迅速腐化致使上行下效,无人再在军纪上再对其进行约束,士兵们开始贪图享乐、思乡厌战、战斗力削弱,人人想着衣锦还乡。据赵士锦的记述:“日间百姓尚不知苦,至夜则以防奸细为名,将马兵拦截街坊出路,兵丁斩而入门,掠金银、淫妇女,民始苦之,每至夜皆然。”[10]9-10这些行为得到了将领的纵容。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带兵开往山海关,一路上士兵都是带着抢夺来的财物,战斗时士兵都为自己着想,不愿力战,都害怕自己死了不能享用这些钱财,致使山海关之战时,主帅一退全线崩溃。南撤途中,更是毫无军纪,大军所到之处到处抢掠,再无军纪可言。更甚者有的士兵因为分赃不均而大打出手,全营上下腰缠胸裹财宝者十之八九。如此军纪致使人人畏死,战斗力急剧下降,最终在以后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二、无法克服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大顺农民军领导集团占领北京后以为天下已太平,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失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开始腐化,沉迷于享乐之中。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身居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忙于庆祝胜利,整天与部下饮酒作乐,而不顾满洲贵族对中原的虎视眈眈和明朝残余的50 万大军的存在。思想上仍存在小农意识,他说:“陕我父母国也,富贵即归故乡,即十燕京岂易一西安乎。”[7]239占领北京后并不是把北京当做自己政权的领地,而是对其进行掠夺,宫中的宝物使其恋恋不舍,宫内的美人更使其难以割舍。采纳牛金星的建议,分文武百官每人美女若干,“贼分宫嫔各三十人,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亦各数人”[11]1337。主帅如此手下将校更是如此,一些将校、士兵对宫女进行劫掠,更甚者强抢民女,“犯者甚重。贼初入民舍,曰:‘假灶一炊’,少焉,曰‘借床一宿’,继而曰:‘借汝女妻作伴!’藏匿者狎男子遍搜,不从则死。福安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益肆淫掠。夜劫妇女,哭声震天。西城妇女填井死者,不可胜数”[12]315。更甚者李自成对原明将吴三桂父亲吴襄进行拷打索饷,并掠走吴三桂爱妾陈沅,致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背民族之大义,勾结清兵南下。

生活上各将安于享乐,“刘宗敏据都督田宏遇第,李过据都督袁祐第、谷可成据驸马府,田见秀据曹驸马府,李岩据嘉定伯第,叛将宫扶民据勋卫常守经第,黎志陞据长安街仕宦邸,占其妻子。其余多据富民巨室”[7]225。刘宗敏、李过沉迷于享乐之中,醉生梦死,毫无斗志,当李自成命令二人到山海关迎战,二人按兵不动,最终李自成被迫亲自带兵东征。

天下尚未平定谋士牛金星官居丞相职务,平时趾高气扬,出门“大轿门棍,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9]142-143同时招揽门客,引用私人,培植党羽。

不仅农民军领导集团腐败,而且在追赃过程中,大顺执法人员也以权谋私,原明朝“户部侍郎吴覆中,夹足一次,浼周钟赂王旗鼓以免,词臣则礼部郎杨汝成,夹足一日,以古玉盃一、金壶一、美婢一,倩周钟送王旗鼓,获释”[7]226。致使很多反动人员逃之夭夭,为以后叛将的再次反叛埋下伏笔。

农民军内部领导集团成员之间的斗争是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大顺农民军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领导集团内部开始争权夺利,很多大将都认为自己是功臣,互不听号令,在领导过程中出现混乱,“此将押追,彼将攘夺,吏政选用,将府拘囚;上下争利,文武争权”[12]138正是这种局面的体现。

李自成定州大败后,传言河南全境反叛,李岩请兵去镇压叛乱,牛金星挑拨离间,向李自成进谗言:“河南天下之中,且李岩故乡。以大兵与之,如蛟龙得云雨,不可制矣!”,“今河南反,岩不候军令,敢自请兵,目中尚有主乎?国兵新败,人心摇动,欲乘机窃柄。若不早除,必有后患!”[13]李自成在危难之时失去了领导者的冷静,听信谗言杀害了李岩及其弟李牟。李岩在农民军战争中给李自成很多宝贵的建议,他是农民军得以壮大并取得不断胜利的功臣,他的死引起起义军很多将领的愤慨:“宋献策闻二李之死也,扼腕愤叹。刘宗敏按剑切齿骂曰:‘彼无寸箭功,敢杀两大将,我当手剑斩之’”[14]179。从此文武不和,军士解体,导致在以后的战争中农民军内部互相猜忌,不能团结一致的战斗。大将罗汝才别号曹操,善战,号称“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与李自成会师后取得了中原会战的一系列胜利,但是由于出身流寇,思想上只想获得金银和美女,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管制,因此二人意见越来越不合,最终被李自成所杀。这使农民军内部产生裂痕,人心不稳,无心再战,在以后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不仅如此在农民军之间也不团结,对于张献忠领导的大西政权,李自成本着“独尊”的思想不能容忍。永昌年秋,派兵攻取汉中,后又派兵占领川北,致使农民军之间关系恶化,虽然最终大顺农民军被赶回陕西,但导致严重的恶果。一方面双方交战损耗了大量农民军的实力,另一方面双方都在自己所辖区的边界布置了大量的军队,由于双方敌对,导致清军打来时不能集中足够的兵力进行抵抗,而且得不到互相之间的支援,使清军得以各个击破。

三、不能正确地估量当时的的政治形势

李自成的大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了北京城,颠覆了统治中国276年的朱明王朝,但是李自成在北京当皇帝仅仅四十二天便仓皇逃出北京,如丧家之犬,之后大顺农民军屡战屡败,不得不说其领导者李自成必须负很大的责任,他的政策失误是导致农民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军事上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后没有采取稳打稳扎的政策,没有很好的治理所占的领地,而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攻取大明江山如探囊取物,但没有想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犯了冒进主义错误。大举进攻北京,其当时总共兵力20 万左右,长途跋涉,给养不足,仅靠一时之威一路打到北京,但由于所占之地需要派兵把守,进北京城时,兵力仅大约八万,战线拉的太长兵力就显得相对单薄,明朝余部在各地不断反击,使所占地不能很好的巩固和发展。李自成的大顺军多为农民,马贼,强盗等组成,更喜欢流动战术,其擅攻不善守,李自成并没有注意到这点,所部不加以锻炼守城,敌军来攻不知如何是好,如李自成派几千士兵去镇守山海关,但不久吴三桂重新带兵杀回山海关,数日破城,一方面说是兵力悬殊太大,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部队不善于守城,致使破城之快。李自成仅仅派几千士兵去守战略地位很重要的山海关,而忽视关外满州铁骑的虎视眈眈和吴三桂返回攻城等突发事件,可看出李自成在军事上麻痹大意,和战略布局的失误,最终酿成大祸。在吴三桂重新占领山海关后,李自成没有对吴三桂的实力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也没有了解当时的战况,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仓猝应战,李岩等人劝李自成:“主上不必兴师,招抚吴三桂,许以父子封侯,仍以大国封明太子,奉明祭祀,世世朝贡,与国咸休,则一统之基可成,干戈之乱可熄矣!”①明史·流贼传(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335.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李自成当时一路凯歌打进北京,骄傲轻敌做了错误的决策,认为:“吴三桂勤王兵仅三千人,……吾三十万,以一百人捉一人,可靴尖踢倒耳!”[15]273-274,他没有想到吴三桂对外说拥有三千兵马,其实其家族数代经营关宁地区,根基稳固,拥有数万能征善战的精兵,且山海关地势险恶、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没有想到满洲贵族与吴三桂会联盟。当李自成率领大军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在山海关大战,战事正酣满州铁骑突然杀出,李自成作为大顺农民军的最高首领没有冷静的部署兵力与其战斗,而是自己率先逃窜,主帅逃走,致使农民军无心再战,“四月二十二日,自成二十万,阵于关内,自北山海,……战良久,我兵从三桂阵右突击,冲贼中坚,万马奔跃,飞矢雨坠,天大风,沙石飞走,击贼如暴。自成方挟太子登高岗观战,知为我兵,急策马下岗走。我兵追奔四十里,贼众大溃。”①明史·流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6 966 -6 967.

李自成自山海关大败后撤回北京,仅登基一天便做出错误的决策下令西撤,他没有坚守北京的决心,“自成聚刘宗敏、李过于宫中,拘银铁诸工各数千,盘敛库金及拷掠所得,并金银诸器。熔之,千两为一饼,中凿一穴,贯大铁棒,凡数万饼。括骡车数千辆,与马骡、素驼数千匹,装归陕。”[7]339这正是他决策的失误,只是想着家乡而没有从大局着想,没有注意到占领北京的重要性,放弃北京不仅使大顺政权失去了军事上的主动权,而且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和人心的凝聚力。北京作为首都,占领北京,在当时人眼中代表着江山易主,大顺政权名正言顺的代替了明王朝的统治,具有正统地位和权威信,当李自成占领北京后,社会各阶层很多人前来投靠,希望为新朝效力。然而当李自成率军撤出北京后,这种优势迅速丧失,各地不满势力认为农民军已败,纷纷叛乱,杀害大顺政权地方的官员和军队,使农民军陷入被动。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唯物辩证法认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李自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是内部原因,这主要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导致的,他们不是社会新生产力的代表,思想上具有浓厚的保守的小农意识,没有先进的领导思想,一旦富贵这种意识便表现出来,争权好利、麻痹大意、不思进取等。如果当时李自成能够认识到自身内部的缺陷并做出适当的调整,历史可能就会改写,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我们只能以史为鉴,增加我们的历史智慧。

[1]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一九)[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71.

[2]计六奇. 明季北略(卷二)[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71.

[3]张岱.石匱书后集.盗贼列传(卷六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43.

[4]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二十三)[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508.

[5]钱轵. 甲申传信录(卷四)[M]. 上海:上海书店,1982:282 -283.

[6]彭孙贻·平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38.

[7]张廷玉. 明史·李自成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4:331.

[8]钱轵. 甲申传信录(卷六)[M]. 上海:上海书店,1982:178.

[9]赵士锦.甲申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59:9 -10.

[10]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卷七十八[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 337.

[11]钱轵. 甲申传信录(卷五)[M]. 上海:上海书店,1982:315.

[12]计六奇. 明季南略(卷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84:138.

[13]抱阳生. 甲申朝事小纪初编[M]. 清(1644 -1911)抄本.

[14]徐鼒.小腆纪年(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7:179.

[15]吴三桂纪略[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273 -274.

猜你喜欢
李自成农民北京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能吏”的“魄力”
短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