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家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历史担当

2015-12-16 02:26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3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



试论国家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历史担当

张学梅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大部署的主要内容。论文阐述了国家图书馆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历史使命和当前的主要任务,以及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图书馆职能理事会

分类号G258.1

On the National Library’s History Bear in Building a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Zhang Xuemei

Abstract The public library is the main body in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Building a "moder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content of a major deployment of "building a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raised b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the current main task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in the "moder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a few relationships need to properly handle.

Key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National Library. Functions. Council.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主体机构,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和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能,应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和国家书目中心,负责国家文献收藏和保护,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及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在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家图书馆应当更好地发挥“领衔人”和“组织者”的作用,站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高度,进一步开阔全球文化交流视野,为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作出更大贡献[1]。

1 国家图书馆在历史担当中的两大角色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图书馆来说即“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其“现代”主要体现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要置于“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基点上,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机制要具有现代化的运作模式。

1.1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目前,全国由各级政府建设和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已近3000家,藏书总量近7亿册/件,每年财政投入近60亿元。尽管近10年间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了约10%,藏书量增长了约66%,财政投入增长了约4倍,但是图书的使用增长率却没有同比提高,甚至还有较大下降。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着力点没有放在“现代化”上,没有与互联网时代大众的阅读方式合拍。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7.8%,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在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明显上升而纸质阅读呈下降趋势的形势下,加快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图书馆建设的当务之急。

数字化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形态,网络化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方式,全球化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平台。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三大要求。国家图书馆在面对挑战进行转型升级中,应当积极更新观念,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将主要职能和工作重心从传统的“藏书”“理书”和“借书”的手工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率先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转型升级”,为全国图书馆业界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作出榜样。

1.2强化组织功能,构建图书馆服务的完整体系

除有各级政府建设和管理的近3000家公共图书馆外,我国还有各类带有公共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图书馆1万多家。目前从整体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大“短板”就是未构成体系,表现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一盘散沙、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明显滞后于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说,我国1万多家图书馆就像1万多个“店铺”,那么国家图书馆就不能只顾自家这个“店面”的经营了,应义不容辞地牵头担当组织者的角色,统领全国13 000多家图书馆,整合成“图书馆大超市”,且要像电商“淘宝网”那样,整合成电子商务式“图书馆大超市”。

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图书馆应勇于担当起“组织者”职能,把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统统纳入国家的藏书范畴,把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汇总编成国家图书的“总索引”,把全国公共图书馆统一“开设”在一个网络大平台上,使读者在“图书馆大超市”能像“网购”一样查询到全国13 000多家图书馆的馆藏,并实现“网购”式方便快捷地“借书还书”。国家图书馆履行领衔组建公共图书馆“大航母”的主要工作是建立起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协调机制”,即率先组建“全国图书馆理事会”,由其担负起我国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资源整合、标准制定、建设统筹的全域谋划和组织实施。

总之,国家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应该担当领军者和组织者两大角色[2-3]。

2 国家图书馆在历史担当中的三个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国家图书馆在确认功能转型升级后,要担当起三大任务:一是领衔组建“中国图书馆理事会”管理机构;二是领衔筹建“中国图书馆网”高端网络服务平台;三是领衔拟制“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的规则细目。

2.1组建“中国图书馆理事会”,打造构建全国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责任团队

要将我国1万多家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收集、加工、保存、传递、使用和维护等各环节工作有机地构成一个大体系,并达到“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便捷高效的服务标准,必须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中国图书馆理事会”应是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管理日常事务的职能机构。对全国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负有监管责任,包括建章立制、监督执行、效益评估等。其成员单位为全国所有各级各类图书馆。“中国图书馆理事会”组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依据理事会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制定本会工作章程及组成、权利、义务、责任等细则,突出理事会的全国性、权威性和先进性,使其切实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图书馆理事会”职能比“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职能更宽泛、更宏观,更侧重于构建全国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的政策、制度、标准等总体规范和贯彻落实。原“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学术职能仍然是“中国图书馆理事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图书馆学会”可变更为“中国图书馆理事会”的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

国家图书馆拥有主持编制《中国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书目和全国目录体系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国家图书馆一直担当“中国图书馆学会”会长单位和承办单位,完全有实力和能力组建成“中国图书馆理事会”非赢利性行业管理组织,并领导其高效务实性运作。

2.2领衔筹建“中国图书馆网”,为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现代化服务平台

“中国图书馆网”将是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融为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将是以“全国数字图书馆”为核心并“菜单式”链接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大型图书馆网站。主要任务是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打破不同专业、不同单位、不同地域图书馆之间的界限,使全国分散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达成全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各省级数字图书馆,构建分级分布式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建设、保存和服务的统一规划、调度与管理;借助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现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全国性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依托该虚拟网,形成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网络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同时,逐步形成全球性协同服务的数字图书馆。

“国家数字图书馆”已联合1000多家成员馆共建共享数据总量上千万条,可提供使用250多个国家图书馆数据库目录,并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站点,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国家图书馆已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国家图书馆有雄厚的软硬件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成高质量的“中国图书馆网”。

文化部在正式发布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服务网络,带动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使公共图书馆成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的“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其目的就是落实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和“高效化”问题。“均等化”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而国家图书馆主要任务则是担当起公共图书馆网络化建设“高效化”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2.3领衔研讨“图书馆服务标准化”规则,为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提供管理依据

多年来,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各类数字资源也出现冗余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现代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尤其是新兴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缺口较多。国家图书馆在领衔拟制图书馆服务现代化的标准体系中,应依据国家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编号GB/T28220—2011),结合图书馆业界在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进一步解决“到馆读者”智能化服务标准的同时,着力解决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电子触摸屏等为终端的新媒体服务标准,继而解决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载体为读者提供海量数字资源和互动等个性化服务标准,最终达成公共图书馆成为读者随时随地可阅览的知识中心和轻松愉快进行文化交流的多彩虚拟空间。

国家图书馆一直关注公共图书馆的法制建设,曾调查了约60个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立法情况,研究了130多部图书馆法规,依托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献影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工作机构,组织开展过重点领域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及标准化科研工作。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平台已搭建,标准规范研制日趋完善,新媒体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国家图书馆完全有条件和能力领衔研讨拟制公共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科学标准化体系[4-5]。

3 国家图书馆在转型升级中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国家图书馆在“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服务体系”中要开拓创新,不仅要有“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责任感与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仁不让的魄力和信心,还要在具体实施上精心策划,博采众长,处理好“领衔工作与日常工作”“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3.1正确处理领衔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就一直坚持“引领业务、开放资源、主动服务、合作共赢”的工作方针,引领和协调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业界内,国家图书馆已经实际担当了“领头雁”的地位和“组织者”的身份。领衔组织构建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既符合其历来的工作方针,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做支撑,可谓水到渠成、轻车熟路。需要注意的是:协调处理好领衔组织工作与开展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具体而言,可以将国家图书馆多年主持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全国图书馆讲座联盟”“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归入到“中国图书馆理事会”中,利用这个全国性图书馆日常事务管理机构,集思广益地构建全国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并代表图书馆界与国际图书馆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3.2正确处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传统图书馆”业务是建立在“书本主义”基点上,而“数字化图书馆”业务则立足于“人本主义”。在图书馆业务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时代里,“数字化图书馆”打破了地域界限,为读者提供了“足不出户、遍览群书”的便捷服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美国公共图书馆早在1998年就使文献数字化达86%的水平,有97%的读者利用互联网享受全方位的服务。而我国在数字资源建设的数量、质量、规模、存储容量上,均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加快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已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和选择。传统图书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纸质介质载体尽快转化为磁性介质载体,与数字图书馆融为一体,形成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即构成物理实体的图书馆与虚拟的信息空间融合于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打造复合型图书馆是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基本方向。国家图书馆在领衔和组织中应牢牢把握这个方向,着力解决发展目标、成本效益、用户服务和人员配置等一系列问题,包括提升广大图书馆员承担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双重角色的服务能力。

3.3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能否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衡量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质,无偿为公众提供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但是构建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积极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运作机制,是构建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不可回避的任务。

可以本着“读者第一”的原则,建立“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两选的服务机制。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易使用的资源之同时,通过图书馆专家智慧和现代技术辅佐,实现信息的增值服务。也可通过吸引民间投资方式,开拓图书馆服务的时空、领域和层次,以及深度、广度与速度,把“中国图书馆网”做成“云知识库”“云文化产品库”“云数据库”,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特”高端服务水准,形成一个跨国家、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集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出版商和开发商之大成的网络合作运营特大联盟。读者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通设备,享受“中国图书馆网”提供的信息服务,快速和超值获取各类学科知识和多彩文化产品,并酌情收取比“到馆阅读”耗费(包括路费、时间和资料复印等)更低的费用。还可以建立与培育图书馆“电商式”消费市场,创立“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经济”并进的图书馆经营模式。通过图书馆消费市场的主导作用,解决图书馆供求与资源配置问题,加大文献信息交换流量,达成以馆养馆,不断促进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令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强大的“中国图书馆网”一旦成为世界超级知识产品和文化产品集散地,定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改变我国在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上只占1.5%份额(美国的份额高达42.6%)的弱势地位,强力推动我国迈进“文化强国”的行列[6]。

总之,构建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与实施其他重大工程一样,其领衔者和组织者的硬件实力、软件水平、创新能力和责任心、自信心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国家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业界“大佬”,应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做出历史性贡献!

参考文献:

[1]章春野.论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2010(3):9-13.

[2]蒋永福.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中国图书馆学报[J],2009(11):4-9.

[3]萨蕾,梁蕙玮,尹铭莉.国内外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比较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78-84.

[4]杨宝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现代情报,2006(7):94-95.

[5]刘兹恒,朱荀.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若干思考.图书馆论坛[J],2010(6):23-26.

[6]赖荣珍.全球时代的中国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2 (5):249-250.

张学梅国家图书馆馆员。北京,100081。

收稿日期:(2014-08-19编校:刘明)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图书馆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
去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报库智能架位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