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活动的高度关注,对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生成性、关联性、历史性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反思批判精神、以及其对人、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肯定评价中反映了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说明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现实生活; 落脚点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6-0082-06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他的哲学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是眷注现实生活的,他说:“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和它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上。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
其实,“马克思哲学立足于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于现实生活,以现实中的人的社会生活作为研究起点,崇尚对现实生活本质的透视,寻求对现实生活的人性关怀。马克思哲学不仅探究现实生活发生、发展和变迁的深层结构及其内在规律,而且对现实生活的主体、结构、实践活动的探究,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2]
一、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
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这可从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活动高度关注,对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的生成性、关联性、历史性的思想中得以体现。
(一) 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aller menschlichen Existenz)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die Produktion des materiellen Lebens selbst)”。[3]
不仅如此,“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4]而这里的各种各样生产的方式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的,是物质生产活动造就了这些生产的方式,而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形成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是物质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生成和实现的。同时,由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现实生活不断地变更而形成了人类的历史。
这样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只有从物质生产活动入手,才能发现真实的人类历史,从而避免把历史的东西看成是事实的堆积,或是主观思想发展的历史。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把“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当作历史的基础,反对脱离日常生活的历史观。他们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1](93)
综上所述可知,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现实生活,并且马克思是从对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社会现实生活活动研究中发现了历史的发源地的。
马克思是在对物质生产活动的研究中发现了唯物史观的,而马克思哲学是奠定在他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马克思的整个哲学是在物质生产活动这一基本的现实生活活动基础上生成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批判了以往哲学家所忽视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确立了实践活动首先是人的生产实践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他指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的实现。”[4](150)
侯才教授提出:马克思通过揭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与“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将传统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了。[5]
俞吾金教授更强调“全面生产”理论在整个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哲学上,马克思提出了“全面生产”的理论,即把人类的全部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的延伸都理解为生产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的理论既构成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核心,也是他对哲学研究、特别是实践问题研究的划时代贡献。只要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时忽略了这一维度,那么通向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性的路径就仍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中。[6]固然这里的“全面生产”包括物质生产,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由上可知,马克思哲学是以物质生产活动的研究为立足点,并随着对物质生产活动深入研究而展开、形成和发展,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生产,由物质生产活动产生其他的各种生产活动,进而形成其他的现实生活。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
(二)马克思哲学对脱离现实生活的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针对费尔巴哈哲学抽象的人,马克思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7]“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7](452)从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事实,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也就是说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同的现实生活(其中生产活动是现实生活最基础的部分)形成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关系,而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关系的人造就不同时代的人,所以人是什么样的归根到底是由现实生活所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作出这样的揭露与批判:“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1](76)在这里,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说费尔巴哈没有把现实生活中的世界看作现实生活中人的活动的结果。这导致他滑入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54)在这里马克思没有否认费尔巴哈通过直观看到了一些单纯的、价值中立的“事实”,但问题在于费尔巴哈割裂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没有从现实生活中,没有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活动去了解“对象、现实、感性”。
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费尔巴哈哲学没有看到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缺乏现实生活的底蕴,而对他的哲学展开了批判。马克思哲学立足于物质生产活动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观点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由此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8]
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看到了劳动对人的积极意义,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是劳动的结果,是历史性的活动。但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黑格尔只是以思辨的形式把劳动视为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了抽象的、思辨的、逻辑的表达。
从根本上看黑格尔的劳动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这导致把抽象思维确立为整个世界的本质和尺度,预先用抽象思维遮蔽了感性的现实生活,使抽象与人的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颠倒,使“现实生活的历史”似乎是“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导致他在谈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重新占有时,也只能采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对于人的已成为对象而且是异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的占有,首先不过是那种在意识中、在纯思维中即在抽象中发生的占有,是对这些作为思想和思想运动的对象的占有。”[4](161)
黑格尔哲学对主体的研究没有跳出抽象的、直观的窠臼,这导致黑格尔哲学中的主体是毫无现实生活内容的,而马克思哲学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性,彰显了主体的现实生活的内容。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因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没有看到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缺乏现实生活的底蕴,而展开对其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之中由此确立马克思哲学的现实生活的底蕴。有没有紧紧地联系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和其他哲学区别的根本标志。
(三)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生成性、关联性、历史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是从关联性、历史性与生成性三个角度来考察现实生活的。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形成社会关系的结构,现实生活的发展历程形成社会历史性的结构。而社会关系的结构和社会历史的结构都是在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如果说,社会关系的结构是现实生活的共时性呈现, 那么社会历史的结构是现实生活的历时性展开,那么,这两种结构统一于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从而使现实生活呈现为生成而展开的社会有机过程。
1.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关联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认为在人们现实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9]也就是说马克思透过复杂的社会关系,把“政治思想、宗教、哲学、道德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归结为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以及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归结为上层建筑,并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的状况视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反映。而生产力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客观的现实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现实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可见,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是现实生活的关系结构,而其他的关系结构是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
2.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历史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是现实生活展开的结果,体现了现实生活的历史性。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条件不是孤立事件的混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是一个不断向前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过去到现在并向未来开放的过程。低级阶段的现实生活的内容作为更高阶段新的现实生活发生的前提,后一阶段的现实生活内容出现是对前一阶段现实生活内容辩证的历史性的否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10]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活总是在肯定的同时,包含着否定,这是现实生活生成、展开与发展的根据。
3.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生成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的入口:“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92)物质生产是现实生活最基础的部分,而市民社会就是与国家相分离的私人的、非公共的现实生活领域,马克思把和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密切联系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且其他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形成。
马克思哲学研究问题时,注重一些现实的前提条件,即“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6~67)在这里“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现实生活是在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生成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对脱离现实生活的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历史性与生成性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
二、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从上所述可知,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那么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的目的何在呢?在笔者看来,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这可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反思批判”精神、以及其对人、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肯定评价中得以反映。
(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蕴涵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非人性的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把物质生产本身当成了目的,人反而成了物质生产的手段,人成了异化的人,人的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产生。马克思非常强调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物质生产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但这并不是马克思对物质生产理论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他的根本目的是想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非人性的生产,去改善现实生活中的工人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为人类谋求美好的现实生活。在马克思所描绘的美好的社会理想“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强制性的旧式分工消失了,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劳动成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对未来扬弃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社会展开了美好的展望,到那时人们才能“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
马克思还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1) “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东西的一切关系”[7](461)可见,马克思哲学强调实践性,但这并不是马克思哲学转向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其中对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终极关怀,将现实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其终极价值所在。事实上,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要改变的“世界”,不是抽象的世界,而是现实中人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现实生活关系中的世界,现实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哲学提出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所在。
由上可知,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蕴涵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二)马克思哲学“反思批判”的精神彰显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具有反思批判的精神,马克思哲学面对现实生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了透视和定位,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帮助人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困境,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通过批判去发现未来符合人性的美好的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中人的劳动、现实的生产活动,即人的实践为现实生活的基础,说明了人类社会的生成、分裂与对立以及如何扬弃这些分裂和对立,揭示了人类社会获得解放的切实可行的途径。马克思指出,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就要消灭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恢复人的自由和创造本质。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消灭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从非人的资本力量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哲学不仅把人类的认识的出发点,放在人类的实际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中,从现实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注重去把握各种具体的社会形态,而且在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矛盾批判中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建构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型,并通过将其“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诉诸实践来引导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促进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2]
由上可见,从马克思哲学“反思批判”的精神中彰显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三)马克思哲学对人、人民群众的肯定体现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马克思哲学在历史动力系统架构内,唯物辩证地论证了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 “剧中人”。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1](194)“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3]这就在本体论意义上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生活的主体,历史生活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历史生活是由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所构成的,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生活的主体,那么人民群众也是现实生活的主体。因此,现实生活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由此可知,马克思哲学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生活的主体,也肯定了人民群众也是现实生活的主体。
马克思哲学还强调,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而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马克思哲学的群众主体观不是思辨的产物,而是根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现实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的观点而得出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哲学对人、人民群众的肯定,也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因此,马克思哲学对人、人民群众的肯定体现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综上所述可知,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事实上,马克思哲学在揭示人的本质进而追问人的生活之本质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人现实的生活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直观表层,而是走进现实生活生成的深处,实际地探究、批判、彰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关系。马克思哲学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解读、批判与改造而落实其现实生活品质的。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结 语
提出“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的论断,对当下国内的哲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脱离现实生活,片面地满足于文本研究。在一些研究者那里,“马克思哲学的‘生活、‘实践范畴丧失了指向时代实际问题的历史厚重性而成为轻飘的话语符码。”[14]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片面强调“吃文本”现象,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旨趣,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蜕变为脱离现实生活的“经院哲学”。
而“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这一论断的提出,有助于学者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改变那种纯粹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范式,回归到眷注现实生活的马克思哲学范式。如果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融入和融进人们的生活,就能创造出具有根本性的、引导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就会关怀人类的生存状况、关怀人类的精神困境、关怀人类的价值选择、关怀“可为”和“有为”的未来时空;就能为人类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就能为人类解放而创建具有时代性的、根本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归,回归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回归于人们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中,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归将帮助人民大众摆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的看法,重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认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吴立忠.返回马克思哲学的范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J].兰州学刊,2013,(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1.
[5]侯才.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变革[A].赵剑英,俞吾金.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J].哲学研究,2003,(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2.
[8]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7.
[12] 欧阳康.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和当代形态[A].赵剑英.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14] 王福民.论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理论支点[J].哲学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