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构建

2015-12-16 01:06平章起史洋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

平章起++++史洋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以“生生之德”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构现代人的生存观;以“勤俭持家”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塑现代人的生活观;以“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现代人的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哲学视阈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6-0035-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要求贯穿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的始终,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生之德、勤俭持家、道法自然等观念指导现代人的生存观、生活观和发展观,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必要的理论准备。

一、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以“生生之德”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构现代人的生存观

所谓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存方式的反思与建构。人的存在首先是自然性存在,人类创造的文明永远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基础上的,无论科学如何进步,离开自然就不会有纯粹人类的文明。工业文明以来,越来越多的农业国家进入了工业化国家行列,大机器带来的大规模生产代替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工场升级到工厂。由于科技理性的发展,人们似乎忘记了自然生态对人类文明的基础性地位,高扬人的生存地位,无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提出“人定胜天”的荒谬口号等。在人类无限制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现代化的生存方式被放大,被追求,而田园牧歌般的乡土生活,人类自然的生存方式被忽视,被贬斥。原材料、商品市场、资本的争夺把更多国家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人口数量是殖民战争有力的后盾,同时也是源源不断劳动力的保障,更多的人口必然会对自然带来压力。市场化的运作让资本家以谋取暴利为第一目的,无论是“奶农倒奶事件”还是“圈地运动”,这些都是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的,金本位的价值观导致了更多的资源被浪费,多数人的舒适生存权利被少数人剥夺,而自然压力却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人类现代化的生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万物的生长,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一个时期以来,似乎城市化率越高社会越进步,文明程度越高。在许多国家的发展中都是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而现代科技理性的光辉对广大乡土社会关照不够,对自然万物的生存环境也关照不够。

在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维中,古希腊的先贤们在朴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立场上就开始了自然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何为本体的论争,到了近代研究抽象存在的人本主义哲学逐渐占了上风,人的社会存在、精神存在的价值逐渐被放大,被提高,而自然性存在的价值被忽视,被贬斥。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社会用抽象的人的存在去解释自然,解释社会,如存在主义用人的“自为的存在”,唯意志论用“人的权力意志”,人格主义用“抽象的人格”,实用主义用“人的经验”等等作为世界的本原,解释自然、社会、宗教等等,其结果表现为人的纯粹精神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地位的提升,人成了脱离自然、超越自然的某种圣物的存在。因此,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中就表现为,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化的存在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建设现代化住宅、现代化的交通、盛行现代化的娱乐消费,而根本无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也无视城市化进程给人的自然性生存的环境造成的破坏。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早就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效法天地自然的好生之德,天的德性是阳光雨露滋润万事万物,地的德性是负载万物,人们应该学习天地自然,厚德载物的生生之德。传统的生活方式都有中国人尊崇自然的影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吃时令果蔬,合天地之规,这些都是古代中国人尊崇自然的体现。所以人类的生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简朴的生活。①在老子的观念中,一个社会达到治理的极致,就是民众安其居、美其服乐其俗,民众不必为了谋生远走他乡。一言以蔽之,理想的社会状态是越简单越好。②

中国改革开放和大规模工业化之前,我国的许多小城镇仍然保持着古朴的民风、民情,具有古朴自然的美。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倡导“小城镇是大问题,不宜建设大的都市和都市带”,[2]提出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观点。现代社会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无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社区,还是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乡镇,用生态文明的尺度去衡量,就是要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就是要使自然环境适合人类永续生存,人类社会能够永续生存,达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生之德”的理想状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提出“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的生存观的历史性回归和提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自然性生存观这一本体论思维的基础上,重塑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和发展观。

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以“勤俭持家”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塑现代人的生活观

所谓生态文明实质上是强调人类社会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史前社会人类对生活价值的认识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首先是对人类自身自然性状的崇拜,表现为朴素的“生殖崇拜”的观念。人类需要大量的生殖繁衍,而聚群部落式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图腾崇拜”、“圣物崇拜”、“偶像崇拜”,人类在对自然价值肯定的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认可。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究其本质而言是原始社会自然状况影响下的人的自觉反映。自然经济时代虽然已有了城镇化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但人类社会生活仍表现出遵从自然的价值取向。人类社会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不同形态的文明,但是人类特有的文明形态皆与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生,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满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人类对食物、水、能源的需要和废弃物的处理。正是不同地域的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才创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中国几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黄色文明造就了祖先崇尚自然、勤俭持家的生活品格。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倡勤俭治国的思想,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3]以此要求统治者考虑让苍生黎民也受惠于统治阶级的勤俭。

工业社会以来,理性与科技力量的强大导致了人类对自身文明的盲目自信,资本与市场结合的效应不断促使人类的消费欲望高度膨胀,而城市化进程造就新的社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急剧扩张。过去的一个世纪,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运动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消费生活正在加剧地球自然平衡的破坏,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已经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过的改变,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已经开始。正如文化历史学家托马斯·贝利(Thomas Berry)所说:“我们已是地球演进过程本身的一部分。”[4]从生态文明的价值论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然而,我们并不具备在已经改变的生态环境面前,保持人类持续生存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之于现代人生活的价值意义就在于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指导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当过度消费、盲目消费成为整个社会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态,那么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就显得尤为宝贵。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勤俭持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活消费观赋予其现代意义。在充分满足现代人正常生活消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消费的合理性以及未来生活的可持续性。

我们要特别重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精华,培育我们科学的消费观和生活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协调城市消费与乡村消费的巨大落差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一大难题,大都市以及小城镇的生活观念与广大乡村的生活消费认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差距的产生既有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原因,也有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观念。以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需要城乡居民生活观念的协调一致。城市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农民改变为城里人,更不是让他具有现代城里人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而真正要改变的反而是现代城里人的消费观和生活观,因此,从生态文明的价值论上思考,以“勤俭持家”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塑现代人的生活观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现代人的发展观

所谓生态文明实质上关注的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主要路径。我们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这取决定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以自然世界的正常发展为前提的。从认识论上来说,科学认识是基于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认识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文明形式,是建立在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认识总和的基础之上的,但人们所有的规律性认识都是以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在“道法自然”的基点上我们才可以创新现代人的发展观。

“道法自然”一词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意指一切万物都孕育于自然之中,表现出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战国时期道家传承人庄子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后被汉代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而这一古老的认识论思想,对今天的城乡一体化及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创新现代人的发展观。

创造亲自然、重和谐的全面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符合自然生态法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产生越来越多的依赖,大排量消耗的高档汽车,珍稀动物皮毛制成的时装,奇珍异兽拼成的饕餮盛宴,无一不预示着人类要把尊贵和奢侈进行到底,但奢侈消费并不是人类生存的刚性需求。为了追求利益,商家挖空心思地猎奇,媒体吸引眼球的宣传对现代人的文化及消费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扭曲。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媒体的导向,商家的宣传,以及消费者自身的认识应朝着更有利于亲自然、重和谐的方向去发展。

创造保生态、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观。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人对自然、社会、人类文明的认识要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难以再让70亿人和谐永续地生活在地球上,遵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观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新的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要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形成生态化的城镇一体化的工业化、产业化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创造保差异、促协调的全面发展观。保持物种共生平等、协调发展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物种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并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我们无权剥夺任何一个物种生存的权利,作为地球生物链的最高端,人类有责任也有能力让地球上的任何物种都能健康协调地发展。物种灭绝的过程是一个不知不觉且无法逆转的过程,当每天生物都以正常一千倍的速度灭绝时,我们没有理由再坐视不管,任其恶化。在城市化运动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人类将会获得更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权利,但人类在享受其他物种所不曾享受的发展权利同时,更应该承担起促进和保护其他物种生存和发展的责任,这也是符合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利益要求的。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总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应当树立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生存观、生活观和发展观,提倡“自然存在”、“有限福祉”、“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无论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还是自然古朴的乡村生活,人们理想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即满足生理需要, 又满足心理和社会需要的生活;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生活。

注释:

①“小国寡民”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就是以较少的人口组成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更多,生命和人权更受到重视,消除奴役和战争,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②“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章。重死即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J].瞭望周刊,1984,(5):25.

[3]傅佩荣.《孟子》新解[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2.121.

[4]转引自钟兴国.从《第五项修炼》到学习型政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7.

[5]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231.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