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刘泽军
摘要:通过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的优质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国外课程体系形成以基础理论课程、英语强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阶梯式课程模块体系;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学期专业课程群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形成“大讲课+小辅导+小实验”的渐进式教学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与测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合作办学;教学模式;课程模块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033-02
在国际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且日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普遍重视。在此,我们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目前,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都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个性、高素质、广适应”的培养目标,重视培养既懂得工程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把重点放在优化课程设计、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1]。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故在新的办学模式下,要加大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核心之一就是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到国内高校,实施“本土化”教学,发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功能。设置课程时,可将国外办学特色与本校特色相结合,按照课程性质分模块设置课程,形成以基础理论课程模块、英语强化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为主的阶梯式课程模块体系,构建适合自身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在基础理论课程模块里,不仅要开设传统的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物理等,还要开设关于思想素质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思想素质方面的课程,一般由中方教师讲授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世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发展现状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文素质这一方面,可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艺术欣赏课和环境科学及实验课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的培养。
2.英语强化课程模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核心特色之一就是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采用全英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参照国外的评价模式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不仅要能听懂外籍教师的全英文授课,而且还要跟外籍教师进行课程上的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能将英语作为思维语言来理解及吸收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能在课程考核时得心应手,这对本来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我校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Limerick,简称UL)的合作办学模式为“2+2”模式,即前两年在国内学习,如果雅思成绩达到5.5或通过相应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后两年可申请进入UL继续学习,达到UL的学位标准后,颁发UL的学位证书。鉴于各方面原因而不能出国的学生,则可在我校继续完成学业。依据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英语强化课程模块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出国留学和国内升学(或就业)。
3.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掌握专业知识所必须理解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深入掌握专业知识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该模块课程所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群,供学生选修,达到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学生可根据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相关专业课程,不但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模块课程可以由合作的国外院校提供,采用全英文教学方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大纲均参照国外院校的要求进行;也可以保留国内院校特色,采用双语教学,由本校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扎实专业基础的教师任教。
二、教学模式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国际化趋势,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现在有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打破专业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建立学期专业课程群。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负责本课程的授课、辅导、考试与课程设计,其他相关课程教师很少参与指导学生,这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极为不利,学生很难理解课程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土木工程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要理论实践两手抓,更应该让学生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河南理工大学借鉴UL的教学理念,在第5个学期学习主干专业课时,以一个综合设计项目(Integrated Design Project),作为本学期的教学核心(即一个完整的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本学期安排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个项目开展,并形成一个服务于综合设计项目的专业课程群。教师给学生布置课程项目要求,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尽情地思考,给其广泛的想象空间。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所做的项目中,学以致用,使学生明确了专业课学习的目的并深刻理解本专业的内涵。
2.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启发式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即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模式。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则要求形成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材在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局限于教材来安排教学内容,而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的主题。学生可在课外研读教材并独立消化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教学时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式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提问式、演讲式、讨论式、实例式等教学方法。要积极做到“三互动”:相互听课,相互讨论,相互评价。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适当的提问,这样有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增加听课效果。
国外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讨论与研究,强调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重温知识,发现新内容,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重视从知识传授过渡到知识发现和知识再创新的过程。国外的这种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3.建立学生导师制度,形成“大讲课+小辅导+小实验”的渐进式教学方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可通过灵活多样的理论课教学将现有知识的框架、内涵传授给学生,而具体的知识内容、形式等则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理解。相对于大班的理论教学,小班(或小组)的辅导课则显得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可具体指导到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有了理性的认识,再加上分小组的实验操作或综合设计,解决学生的困惑与迷茫,学生在消化、吸收知识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升华了所学的知识。如果将知识比喻成一棵大树,树根和树干就需要教师去培育与引导,而树枝和树叶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充实与细化。
4.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外许多大学都特别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均依托于实际工程,并在相关的实习单位设计完成,题目大部分是真实的工程题目,毕业生也因此深受用人单位欢迎。UL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学年都围绕着理论课程安排或设计许多宽口径的“问题”或设计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利用自己的天分和创造力去解决教师所设计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或设计题目,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以评促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天赋与创新能力,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就非常重要,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评定学生能力与学习成果的唯一尺度,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判机制。要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课堂练习、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纳入评价体系,且权重应大于期末笔试成绩。考试内容不仅限于课堂所讲内容,学生整个学期所学、所用知识应全部作为考试内容,即“拔高型考试”,这也就进一步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此外,还要注重考评形式的多样化,建立综合评价机制,除了考评测试,还可补充综合面试答辩评定环节。多样化的评判机制,不但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风气,减少了高分低能的学生,还能极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我校通过与UL的这种合作办学模式,不但引进了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理念,形成了我校独特的教学模式,而且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向培养面向国际化的创新性人才迈进了一大步,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亦唐,王东,陶忠,等.面向执业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C].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10,(10):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