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宇歌
【摘要】普列姆昌德是印度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誉为“印地语小说之王”。他的中篇小说《妮摩拉》围绕一位妙龄女子在包办婚姻下的悲惨生活,通过刻画不同的女性形象,揭露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嫁妆制度、寡妇制度等印度社会女性问题。
【关键词】普列姆昌德;妮摩拉;印度社会女性问题
普列姆昌德(Premchand,1880-1936)是印度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先驱和进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印地语小说之王”。他的中篇小说《妮摩拉》围绕一位妙龄女子在包办婚姻下的悲惨生活,通过刻画不同的女性形象,揭露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嫁妆制度、寡妇制度等印度社会女性问题。
印度教伦理规范经典《摩奴法论》明确规定了女性的职责,为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带上了宗教神圣的光环,使它们合法、合理化。《摩奴法论》规定:
无论在幼年、成年或者老年,女子即使在家里也绝不可自作主张。
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
……
她应该总是高高兴兴,善于料理家务,收拾好日常用具,在花费上不松手。
……
她应该逆来顺受、意念清净、守节居贞、渴望着一夫之妻的无上功德至死。
女子应该昼夜被自己的男子置于从属地位;执著于欲境的女子应该被他亲自管制起来。
一言以蔽之,‘相敬相爱,白头到老应该为夫妇之间的最高的法。
《摩奴法论》明确规定了妇女的地位和义务,印度女性被男权社会所束缚和支配,很少有人起来反抗,她们只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压迫和奴役。印度教社会的历史上有很多被奉为典范的女性形象,并一直被加以宣传和推崇,比如悉多,即使在受到丈夫的猜疑、冤枉和侮辱时,她也默默承受,一点也不反抗,一点也不怨恨丈夫。在《妮摩拉》中,女主人公只有15岁,而丈夫孟西已经年近四旬,不能取得女孩儿的欢心,妮摩拉打心眼里不喜欢他,但为了尽到做妻子的责任,她委屈自己强颜欢笑,愉悦丈夫,因为印度教法典规定,女子就是应该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和好母亲,妮摩拉是以印度女性的榜样悉多来指导自己一言一行的。
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被当作一种社会义务,如果哪家有女儿,做父母的最关心的就是把女儿尽早嫁出去。在印度,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父母也只是把女儿的高学历作为嫁人的筹码。女孩结婚以后,婆家是不主张她们出去工作的,因为印度传统道德认为女人出去工作有损婆家的脸面。所以,妮摩拉在孟西出走以后没有出去找工作糊口,而是绝望地待在家中。在如今的印度社会,虽然女性地位已经得到大大改善,但是束缚女性的陋习依然存在,这些印度教道德法规与陋习是导致印度妇女地位卑微、受歧视、被压迫的根源。
《妮摩拉》中所反映的女性问题包括不自主的婚姻制度、嫁妆制度、寡妇制度以及童婚制度。此外,小说还揭露了导致女性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种姓制度以及印度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
第一,小说《妮摩拉》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印度的童婚制。妮摩拉结婚的时候才15岁,本应该在学校享受青春年华,却嫁给了一个中年男子。这对妮摩拉来说,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极大摧残。在包办婚姻陋习的影响下,很多婚姻都是童婚,有的女孩甚至十几岁就做了母亲。印度家庭为什么要将女孩子早早地嫁出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嫁妆问题,而童婚是廉价的,而且是受印度教提倡的;其次是印度人思想中的贞洁观念。1929年,印度政府通过了《禁止童婚法》,但是在社会上却并未奏效。1978年印度分别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0岁和18岁,但在许多地区童婚依然盛行,特别是在落后的山区。印度2005-2006年进行的一次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22.6%的女性16岁以前结婚,44.5%的女性16-17岁结婚,2.6%的女性不到13岁结婚,这样的数据告诉我们,直到今天,印度依旧没有完全摆脱童婚制的影响。
第二,《妮摩拉》揭露了罪恶的嫁妆制度。嫁妆制度其实是一种买卖婚姻制度。妮摩拉因为父亲意外身亡没有嫁妆才不得不嫁给鳏夫孟西,如果有嫁妆,她就会按照原有计划嫁给医生辛赫,过上殷实的生活。妮摩拉美丽、聪明、贤惠识大体,但仅仅因为没有嫁妆,就被本来已经约定好的婆家悔婚,从此告别了美好的童年,走上了自己悲惨和短暂的人生。当初,辛赫的父亲听说妮摩拉的父亲不幸身亡后,曾假惺惺地表示了同情和安慰,但最终还是以苍白可笑的理由取消了婚约,同时辛赫自己也斩钉截铁地以没有嫁妆为由拒绝了婚事,而现在的妻子苏塔,是因为拥有五千卢比的嫁妆,辛赫才娶她为妻。在当时的社会,嫁妆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女孩子在婆家地位的高低是由嫁妆决定的,与美丽的容貌以及温柔贤淑的美德是没有关系的。
“根据《摩奴法论》的精神所形成的习俗中,有一条规定:媳妇如能带来充足的财富,女性受到尊敬,神就喜悦,……一切愿望幸福的男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继续供给女儿装饰品、衣物及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嫁妆制逐渐发展到极其过分的程度。嫁妆制的本意是美好的。进入男权社会后,女孩儿没有继承权,家中的财产全部由男孩儿继承,父母为了给女孩一些补偿,给女孩一些礼物带到婆家,可是后来这种美好的夙愿慢慢变成了压在印度女性及其家庭身上的沉重大山,很多女孩因为没有嫁妆或者嫁妆不能满足婆家的要求而受到婆家虐待,印度法院也对这种事情不闻不问,有的婆家甚至因为媳妇的嫁妆不够将女孩活活烧死。在印度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在印度现代社会也时有发生,“即便到了1983年,德里平均每12小时就有因为对嫁妆不满意而烧死新娘的案件”。在当时的印度,新娘被烧死后,婆家人一般都会被无罪释放,这种现象被法院认为是正常的社会风俗,而且很多幸存下来的女孩的想法更是让人觉得心痛和悲哀,她们会说,如果我能活下来,我是不愿意让丈夫去坐牢的。平时,即使女孩受到婆家的虐待,娘家人也会无奈地认为,哪个女人到婆家不受苦呢?腐朽的社会风俗、娘家的软弱、婆家的贪婪造成了印度嫁妆制的盛行,而新娘被烧事件大多发生在追求财富与社会地位的中产阶级家庭,中产阶级的贪婪也是造成嫁妆制盛行的原因之一。在《妮摩拉》中,辛赫一家就是中产阶级的代表,就是因为他们的贪婪,才导致了妮摩拉的悲剧。虽然印度后来颁布了《禁止嫁妆法》,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嫁妆制不可能瞬间消失。直到今天,嫁妆制依然盛行,这就需要印度政府、印度的社会力量还有广大被压迫、生活在压抑和奴役中的印度女性联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禁止嫁妆法》,努力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为女性争取更多的尊严与权利。
第三,《妮摩拉》揭露了不自主的包办婚姻制度。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婚姻由父母包办,新婚之夜,一对新人才初次见面。结婚后,女性的命运就完全掌握在丈夫手中,丈夫贫困潦倒,她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丈夫飞黄腾达,她也能穿金戴银。女性的婚姻在男权社会中,意味着女孩子从长大的地方被转交到丈夫手中,就好像移交一件物品一样。妮摩拉的婚姻由父母包办,所以年幼的妮摩拉不得不与一个和自己父亲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一起生活。她的命运在结婚之前掌握在父母手中,随后又被移交至孟西手中。孟西富足的时候,她也跟着佩戴价值不菲的首饰,穿上好的纱丽,而当孟西潦倒时,她连牛奶和糖都吃不起。当她看见自己年轻美丽的容貌和朝气蓬勃的身姿,转而又看到孟西沧桑的脸时,愤怒、无奈和悲凉油然而生。如果有机会选择,她会选择一匹轻快、年轻和充满朝气的马儿,在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生里驰骋。
第四,小说《妮摩拉》揭露了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在印度,通常情况下,只有同种姓的人才能结婚。如果不是受种姓的限制,妮摩拉可以嫁给一个比她种姓低,但是和她年龄差不多,和她有共同语言,能给她带来安慰、幸福和依靠的丈夫。但是由于种姓不同,她被迫放弃这个选择。妮摩拉的命运代表了广大印度女性共同的命运,种姓制度不仅给印度女性带来噩梦,而且给整个印度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不幸。
第五,寡妇制也是《妮摩拉》要反映的女性问题。小说中的茹克米妮是男主人公孟西的孀居姐姐,茹克米妮身为寡妇,被婆家嫌弃,与弟弟孟西住在一起,不幸遭遇与社会舆论使她变得孤僻古怪、尖酸刻薄,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寡妇痛苦的生活与不幸的遭遇。按照印度教规定,寡妇是不允许再嫁的,不许穿着五颜六色的纱丽,不许打扮、佩戴首饰,也不许抛头露面等等。就是因为这样,身为寡妇的女人在婆家受尽各种轻视和虐待,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最为悲惨的是,一些女孩子在父母包办的婚姻下,很小就定下一桩亲事,如果丈夫早逝,小女孩就不得不一辈子守寡。她们还没有尝试过人生的多彩和爱情的甜蜜,便被道德伦理观念将人生束缚成灰暗的颜色。作为具有民主意识的普列姆昌德揭露了残酷无情的寡妇制。普列姆昌德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婚姻是失败的,这让他对婚姻充满了失望。随后,他遇见了第二个妻子——他一生的挚爱。这位女子从小守寡,普列姆昌德没有理会社会舆论的压力娶了她,并且在作者此后的生命中,这位妻子一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相亲相爱,彼此互为生命的伴侣,幸福地度过了一生。
此外,《妮摩拉》还揭露了印度社会中的重男轻女思想。在妮摩拉没出嫁之前,她的母亲拥有价值不菲的首饰,但她不愿意拿出来给妮摩拉作嫁妆,她要把所有积蓄留给儿子将来结婚用,她认为家里先是男孩子吃饱,吃剩下的东西才留给女孩子。孟西离家出走后,妮摩拉并没有出去找工作养活自己,而只是靠以前剩下来的一点钱财度日,因为当时的印度社会不允许妇女出去工作、抛头露面,这就体现了严重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男人们把她们当作物品。男人们不愿意自己妻子的美貌被别人看见,于是让女人们用面纱遮住脸躲在角落里,不让他们和陌生的男子说话。
小说中,作者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向读者展示了妮摩拉的一个梦境,预示着妮摩拉多舛的人生。妮摩拉梦见自己站在河岸上准备渡河,有一只漂亮的大船向她划来,当她兴高采烈想要登上船时,却被告知船上已经没有她的位子,最后她只好登上一只漏水的小船,一边划船一边向外舀水,河水涌进船舱,最后在她伸开双手呼救时,船翻了……这个梦境是有象征意义的,河代表现实生活,船代表冷酷无情的社会。妮摩拉只是想跟大家一样乘上一艘普通的大船踏上漫漫人生路,但那个社会连她这点愿望都不满足,给了她一只必然会沉没的厄运小船,眼睁睁地看着她被淹死。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嫁妆制度以及寡妇制度等问题将女性所置身的社会环境变得残酷无情,其中没有她们生存下去的条件和希望,最终导致像妮摩拉这样的女性的生活凄惨而绝望。
女性作为印度命运悲惨的人民的代表,是普列姆昌德特别给予同情和关注的对象之一。圣雄甘地曾痛苦地写到:“男人已把妇女变成奴婢和他取乐的工具,而不把他当作伴侣与内助,其结果是我们的社会是瘫痪的。”在当时的印度,女性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她们被腐朽的社会制度任意摆布与践踏,一直处于受压迫、被奴役的境况之中。“从史诗《罗摩衍那》中悉多被弃,到古代经典中把妇女与首陀罗相提并论,到社会实际生活中的童婚制、陪嫁制、寡妇守节制、殉葬制等婚姻习俗……”,这些残忍的封建制度一直影响着印度社会,使广大的印度女性深受折磨。印度封建传统道德要求,女性的职责就是为丈夫服务、孝敬公婆、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不允许妇女拥有同男子平等的地位。
印度社会的广大女性正如《妮摩拉》中的女性一样,她们善良隐忍、勤劳能干、贤淑尽责、无私奉献、富有同情心和慈母心肠,但是,即使她们做得再好,最终还是沦为印度社会的牺牲品。印度的女性不应该一味地委曲求全,而应该为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为自己的尊严,与恶势力、旧传统作斗争,印度政府和社会力量也应为维护女性权益而积极奔走,作为半边天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保障,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才能谈得上民主和自由。
【参考文献】
[1] 蒋忠新, 译. 摩奴法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7: 106-185.
[2] 黎 菱. 著. 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M]. 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 1986: 5,162.
[3] 黎跃进. 中国学者的视角:《普列姆昌德评传》论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8: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