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地自迩 登高致远

2015-12-15 04:22张雪丽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校本校园文化办学

张雪丽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结合学校地域特点和多年办学实践,经过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把“行地·登高”作为办学理念。

“登高”指不断攀登、不断超越的追索精神;“行地”指将言行落到实处,踏踏实实做事。“行地·登高”具有多重内涵。对学生而言,既要有踏实的品行,又要有高远的目标和坚韧的意志。对教师而言,既要勤勤恳恳地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又要敢于追求。对学校而言,既要扎实地推进教育教学,又要寻求突破,追求卓越。学校以环境、课程、活动为载体,以“行地·登高”为主题,激活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

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办学理念出发,打造具有统一主题、内容丰富、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内的绿植和鲜花陶冶了师生的心境;以“行地·登高”为主题的雕塑和火箭造型的大门鼓舞着师生们的斗志;主席台大屏幕和文化墙的宣传主题承载着学生们的理想……

学校所提倡的办学理念,只有落实到课程层面,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学校紧紧围绕“行地·登高”的办学理念,让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建设,整体推进三级课程,走“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两条途径,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三级课程嵌套实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学校核心理念,开发德育课程,从道德、行为等方面抓养成教育。从“三个领域”“十二个版块”入手,围绕板块设计德育课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活动课堂,陶冶情操,锤炼品格。

2.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整合,开展地方及校本拓展性课程。同时,学校将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特殊教育行动等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列入校本课程,关注每一层次学生的发展。

学校校本拓展性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的设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分为观念引领和动手创意。学校利用周二、周三、周四下午,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群体个体结合、学校集体组织和学生兴趣结合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周二是全校体育活动时间,全校学生在操场做健身操。周三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请国学讲堂的教师给孩子们讲国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的课程,一年级纸工,二年级剪纸,三年级绳珠,四年级朗诵,五年级软陶,六年级京剧脸谱。这两部分内容隔周交替进行。周四的课外活动内容是学生根据兴趣自选的课程,共开设了科技、艺术、体育等36个项目,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学校力求将校本课程特色化,重点打造两支特色学生社团——银燕少年管乐社团和银燕少年机器人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4.利用集群优势,整合音乐课。学校隶属于东高地教育集群,在参与集群共同打造航天科技特色的同时,将京剧校本课程嵌入国家课程之中,丰富了音乐形式,并且让音乐知识得到了延伸和辐射,帮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并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5.利用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灵活、感染力强的特点,把活动变成分年级、有目的、有系统、有评价的隐性课程。让学校各种大型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实施校本课程的阵地。

6.针对特殊儿童,学校积极参加区级特教春晖行活动。从教师工作坊入手,面向家长和学生开设了相应的特殊关怀课程培训。这项面对特教儿童的行动计划,配合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被吸纳到学校校本课程当中。

校园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学校将汲取航天文化的精髓,感悟“行地·登高”的教育理念,提升“行地自迩,登高致远”的精神,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 汪倩

猜你喜欢
校本校园文化办学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