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瑾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探讨和研究阅读教学,指导学生的阅读鉴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本文试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68-02
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博大的战略胸怀、激扬的创造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情操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需要人文素质的滋养。在物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呼唤着人文精神,社会呼唤着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摆在了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试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探索和实践。
一、人文素养的探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的发展除了能力发展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格和个性的形成。然而,在中学教育中,语文学科已经成为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围着高考转,考分成为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教育目标被“定位于为社会即时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找工作准备。这样的定位——为职业做准备,确实很现实,也很容易见效,可是它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逐步掀起了一个研究教育的主体性问题的热潮。在整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传播,以人文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风起云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体系,以及具有强烈学习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能够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教育需要开启智慧和授受知识,也必须进行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和点化。作为最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它理当负担起应负担的重任。2003年始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技能的训练,同时它还是陶冶性情、建构学生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教育。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也必须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总体生成,是要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感受民族文化、接受情感熏陶,从而在对文本的体验、思索中立起一个完整的人”。这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共识。人文精神成为当代教育的一种理念,它提倡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强调生活态度、人生观、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劳动者不再只是单纯处理生产对象,更要处理好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协调工作,与自然和平共处,关心人类命运,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是每一个现代人所要具备的素质。众所周知,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则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立人”为未来,提出了阅读鉴赏的目标。“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是新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目标中带有根本性的要求。这是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整体的人”的根本问题。英国作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读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阅读可以滋润人文素质。中学生从12到19岁,是心理世界最丰富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将从不自觉变得一点点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所以,中学教育是否具有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教育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任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润的人文气质,这些都需要在中学阶段完成。
二、人文素质教育和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1.改变观念,激发兴趣。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苏轼曾在《李民山房藏书记》这样写道: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文中的“观书”,即阅读。苏轼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贤,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不是练习技法,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打精神的底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对于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阅读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养成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现状仍然存在的今天,阅读兴趣的培养难上加难。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务实的,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往往不看,而且在大多数的家长眼中,与课本无关的书都是“闲书”。家长不仅不让孩子看书,有的还收起来,束之高阁。甚至,有的家长要求老师禁止学生看课外书。教师应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生,影响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一个才情横溢的语文教师,其独特新颖的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教学个性和富有文采的教学语言,是足以吸引学生、令学生产生阅读的冲动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的素质,包括高尚品德、渊博知识、人生涵养、人格力量和精湛教学技法在内,是真正吸引学生的教学之本,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2.立足课堂,阅读教学。首先,回归传统,注重积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人文素质的营养。教学中,不但要将课文读熟,还要求其中的名篇均要背出,只有心口并用,“口而诵,心而惟”,才能“胸藏万里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以阅读为载体,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当学生诵读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教师可以勉励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断发愤图强;当学生诵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可以提高他们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他们诵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可以激励他们面对淫威,威武不屈。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人生瑰宝,既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提高学生的素养。其次,以人为本,注重感悟。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一天上8节课,如果每节课教师都滔滔不绝,又有多少学生记得住呢。教师要把绝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讲,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要讲的是学习方法,是知识的规律。好的教师应向课堂要效率,因为阅读,是充满着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的活动。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内心的感受,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激情讲授,怎能感染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应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应该将作品中的人生形态、情感形态通过异质同构原理,转换成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形态、情感形态,从而满足、升华中学生的人生需求、情感需求,并因此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感,在这种快感中,提升、拓展自己的人生境界。endprint
3.得益课外,阅读经典。“功夫在于诗外”,书籍,特别是经典著作,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界的一个基本共识。美国教育机构为中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目就有20部之多。美国教育部分规定,这些数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高中学生,面对汪洋大海般的书籍,会无所适从,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选择读物,向他们推荐名著。笔者曾在高一年上学期针对课本的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各推荐一本书,它们分别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鲁迅的《朝花夕拾》、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论语》、《史记》和《古文观止》等。每逢寒暑假,教师又给他们开列了以下书单,同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得以进一步提高。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由学生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教师及时点评,同学参与打分,这样坚持下来,不仅扩大阅读视野,而且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阅读笔记,让学生每周上交,教师批阅,给予点评指导;不定期地组织他们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笔记互换互看活动,让他们分享读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我校2007届学子田雅君同学曾说:“从我自身来说,我首先受益于老师独有的‘课前3分钟环节。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锻炼展示自己。每轮要求不一,第一次,大家分享一些有感触的文章故事,第二次,是作为演讲比赛,第三次是介绍你所喜爱的文人。在每一位同学展示后,老师都会与我们分享一些她的想法,并给同学一些建议。如此风雨无阻,对班上学生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学会分享,用最少的时间读到各式精彩的文章,同时更大地锻炼了我们当众讲话的能力,增强自信。老师是真正地为学生以后发展考虑,而非局限地一切为高考服务。”
总之,书籍是人类生活长期发展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素质持续产生的逻辑前提。因此,立足于课堂阅读教学,得益于课文阅读,人文素养教育就不会成为空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人文素养教育,将人文素养教育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9).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