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视角下学风建设问题研究

2015-12-15 21:59刘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0期
关键词: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刘伟

摘要:学风是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育人资源。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校风的基础,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学风建设为例,从学生工作视角切入,对吉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学风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原因,通过学生工作实践,对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吉林农业大学;学风现状;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60-02

学风是高校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氛围,它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育人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调查,准确了解这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措施和途径,对于加强和优化高校学生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学风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风状况,探究学风建设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开展了本科生学风现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困惑等有关问题。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个体样本1000人,其中有效样本为964人,无效样本为36人。学习目标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所学专业选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了解不够,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充分的职业规划,学习动机和目标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方面,我校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消极状态,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少数学生表现为消极、懒散。学习兴趣方面,我校学生总体学习积极性较好,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学习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少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所学书专业知识在未来工作中得不到应用;学习和社会活动冲突;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果不好。

原因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学风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①社会因素。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冲突期,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和目的的多样化;高校对外开放的程度在日益加强,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渗透进来,给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学习观念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②学校因素。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硬件设备的投资、教师数量和质量相对滞后,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作用整体弱化。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学生思想教育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在减弱,有的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在知识更新和容量上、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上、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只满足于一味地传递知识,或者因循守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③学生自身因素。目前,独生子女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较低。随着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出现种种不适,进而影响到学习心态和行为,致使他们课堂学习能力低、缺乏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差。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弱,不能及时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部分学生无法摆脱各种因素的干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自觉刻苦的意识不强;部分学生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就业、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娱乐、休息的关系,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发展目标迷失;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出现学业失败现象,因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学生工作视角下我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常年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的老师。辅导员要在学生工作视角下,积极构建调研、管理、规划等“六位一体”的学风建设模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1.以调研把握学风。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基础。2012年以来,实施了学生工作“百千万”工程,建立起全方位、多层面与学生、教师、社会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探索和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吉林农大特色的工作模式,即:以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和班主任组成的百余名工作人员,走访千余名教师、学生家长、优秀校友和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深入了解万余名学生“五个状态”(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健康状态、就业状态),以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为主线,以走访调研、梳理分析、问题研讨破解、总结提升为实施步骤,以四个“三”,即:三条“渠道”(三走进、三融入、三联系)、三层“梳理”(个人层面、学院或单位层面、学校层面)、三项“措施”(即专题研讨、课题立项、经验交流)、三重“推广”(即经验推广、成果推广、机制推广)为具体办法,完善和改进学生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和拓展方法和内容,实现学生工作时代化、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化,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和学习成绩四个方面进行“学情调查”,为强化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制度保障学风。科学建章建制,合理规范程序,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经过建设,我校与学风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29项,仅2013年就制定(修订)相关制度规定9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涉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完备的制度作基础、作保障,发挥其规范约束的作用、激励引导的作用,才能使学风建设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在规定的尺度下进行。各学院也建立了如学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度、任课教师联系制度、学习预警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学习跟进制度等,有力地推动了学风建设发展。endprint

3.以规划塑造学风。科学合理规划,分类别分层次教育,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点。我校在学风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2年,我们实施了“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形成了“12345”的学风建设模式(即以“五个明显提高”和“五个明显减少”为核心内容,各年级推进,带动全校推动全校学风建设工作);坚持“一个核心”理念,提升“两个课堂”成效,强化“三支队伍”带动,通过“四个阶段”实施,抓好“五个环节”建设,促进“六项能力”提升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思想导航促学风、文化引领育学风、管理规范正学风、服务保驾助学风、教风促进带学风、朋辈带动树学风、班风支撑建学风”六位一体推进建设的优良学风建设路径;针对2013级新生,有针对性地出台推进文件,推动工作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推进。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具有吉林农大特色的优良学风,学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

4.以管理督导学风。科学、规范、严格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①建立上课出勤考核和学业预警等制度,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做到学校、辅导员、家长三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②积极推进学风建设进公寓,以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为工作载体,开展“免检寝室”评比和寝室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优良学风形成。③强化班风建设,以班风创学风。加强对班级学风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课堂学习考勤管理力度;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创建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④强化考风考纪建设,连续9年开展考试无违纪学院、年级、班级评比,大力建设考风考纪先进学院,进而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5.以活动促进学风。经常性开展学术讲座,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营造优良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学校经常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等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神农大讲堂”、科技作品展、学习研讨等高科技含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同时,广泛发动学生,通过学生按照专业和兴趣爱好开展专业类文化活动,如:我和校长面对面活动,“昆虫美食节”、“汽车驾驶大赛”、“外语体验月”、“药膳大赛”、“导游大赛”、“销售精英大赛”等专业技能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形成了优良的育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6.以创新实践学风。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优良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校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每年出资20万元资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各类组织科技创新比赛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同时,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开阔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近三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中、长春市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青年创业新领军者大赛等各大赛事中,我校取得省级和国家级奖励200余项的骄人成绩,有力地促进了优良学风建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