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中导师组负责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12-15 21:58崔永杰郭康权何东键朱瑞祥师帅兵吕新民杜联合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3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崔永杰 郭康权 何东键 朱瑞祥 师帅兵 吕新民 杜联合

摘要:为了加强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本文提出构建本导制体系、导师组管理考核新型教育模式。本导制体系是将本科生引入到导师负责制的科研体系内,使之成为高校科研系统中的部分有生力量。导师组被引入到本导制体系内,承担管理考核本导制体系的作用;导师组中的成员从本导制体系中选拔优秀导师组成,并采取定期、定员学术交流的机制促进其本身和本导制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本导制体系;导师组;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91-03

一、引言

因材施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原则,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教育家。在当代西方,自觉实践并发展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很多,典型的有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布卢姆(B.Bloom)和创建“多元智能理论”的加德纳(H.Gardner)等。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每个学生都具有六种不同水平的思维,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我们传统对智力的理解,拓展了“聪明”的含义。他认为人类至少有8种“智能”,即口语/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并且指出,尽管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能,但掌握情况不一样,有的智能比较突出,有的智能比较薄弱。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偏好不仅影响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还影响他们用以表现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就曾建议,“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关系对学生智力发展会产生有效的影响,个人的表现受到观察、纠正、帮助和鼓励,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推展开来。”

众所周知,目前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最大缺失是实践能力差,科研意识薄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水平低下。这些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都得到了突出的爆发式的表现。那时候我们再嗟叹“恨铁没成钢”,就为时已晚。本导制的实施,可以让我们救失于未晚,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应有的科研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实行本导制,是我国高校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综合需要。本导制的推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受到关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二、本导制教育模式的构建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复杂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模式也需要进行补充与完善。一直以来高校本科生教育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缺乏思维方式的培养,普遍认为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得越细,讲得越明白,学生掌握得好。学生注重跟着老师的板书拼命抄笔记,拷贝PPT,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按笔记和PPT内容,一五一十地答题。毕业设计,按课程设计要求,依葫芦画瓢,多为纸上谈兵,其思维方式往往不适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之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很难得到充分地锻炼。研究生教育,一年级仍以课程学习为主,沿用本科生教育模式。但在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试验计划等部分,缺乏系统的主动性、创新性、完整性、严谨性。

(一)本导制体系的基本构架

本导制的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就是在博硕研究生导师制的基础上引入本科生,使本科生也成为高校科研系统中的部分有生力量。

明确导师职责,安排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导师在研究团队里,指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负责相应年级的本科生,实施具体的指导和交流。如研一的同学带本科生二年级,研二的同学带本科生三年级,研三的同学带本科生四年级,可以安排同时毕业。本科生一起参与研究室的研究活动、研讨会、交流会。导师把握总方向,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最终可达到科研实施过程中,分工细化,提高效率,培养高质量的研究梯队。

(二)导师与本科生双向选择、时时反馈机制

本导制双向选择是指本科生在完成一年级部分基础课程学习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导师课题组说明会,参观研究室,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选择自己本科生导师,提出申请,并参加面试,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及优势;最后导师根据本科生的综合评估确定自己课题组的本科生名单及安排。

本导制时时反馈是指在导师课题组内导师、课题组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各级之间采取双向反馈机制,对于每一级成员产生的问题可以得到各级的反馈,也可以指定级反馈。

(三)本导制主要工作内容

1.帮助本科生设计合适的个人知识结构,加强所学专业的认识。

2.指导本科生正确选课,打好专业基础。

3.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协助学生做好专业指导工作,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

5.帮助及早确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整体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三、导师组管理考核机制

导师组是解决研究生培养中优质导师资源缺乏重要途径,本文将其引入到本导制体系内,并承担管理考核本导制体系的作用。导师组中的成员从本导制体系中选拔优秀导师组成,并采取定期、定员学术交流的机制促进其本身和本导制体系的健康发展,如图2所示。

(一)导师组构建基本原则

导师组成立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研究生培养,二是完善本导制体系管理机制,使本科生学习实践能力转化为科研能力,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选拔优秀本科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因此导师组的构建有着严格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各级学生的发展。endprint

1.跨学科、跨方向构建导师组。不同学科、方向研究成果的综合,有力的促进该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各级学生在深入钻研自己课题的同时通过平台交流深化对课题、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

2.适度跨专业导师构建导师组。基于本导制的导师组吸收跨专业导师是必须的,这样有利于完善本科生课程学习的指导工作。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适度引进吸收跨专业导师也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径。

3.建立定期、定员的学术交流机制。对导师组模式优缺点进行扬弃的最有效措施是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在这个平台下的交流必须做到定期、定员;做到师生平等,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民主自由的精神;交流前定主题,交流后及时总结。在学术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不同专业方向甚至不同院系的导师和学生相聚在一起,在切磋、交流和争论中让各种学术思想自由碰撞,师生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对话,以不断激发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导师组管理考核机制的优势

1.依托知名导师资源,多导师群策群力,有利于学生吸纳集体智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使其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易产生研究生接受知识范围过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单一导师制已经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实行导师组制,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培养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可以使学生从学术风格、科研经验、治学方法等诸方面吸取适合自身实际的助长要素,使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学科知识,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使其走向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2.导师组内加强交流,可以有效减轻“学术门户”的负面效应。“学术门户”现象是研究生培养中伴随着导师和学生交互关系的确立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学术门户”给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培养环境,能够保证学术思想的同一性和延续性,在特定的历史时间段内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但它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如阻碍学术交流和发展,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术创新,容易助长教授的极端权威,导致个人权力的滥用等。导师组强化了集体培养意识,分散了导师的个人权力,狭隘、偏执甚至错误的学术观点将得到及时纠正。

3.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本导制体系融入了本科生,注入了新的元素,同时时时反馈机制加强了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指导力量加强也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团队内部的集体荣誉感。

4.有利于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导师组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原来分散在各指导教师实验室中的试验仪器设备以及各种软件集中起来共享,研究生得以充分利用优良的实验资源,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践环节和科研活动取得实效。

5.有利于学术梯队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有了导师组作管理和交流平台,有了实力雄厚、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可以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将使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受益者。这样的环境对每一位成员的发展都会产生助推作用,各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久而久之,在导师组的监督管理下,各个本导制体系就会形成良性的竞争,体系内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辨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一些创新火花就会迸发。

6.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建设。学科建设包括学术队伍的建设、研究方向的凝练、软硬件平台的构建、科研学术成果的产出、高质量学生的培养等重要活动。从这些要素和导师组制的内涵中可以看出,导师组建设对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优秀的导师组可以自然发展成一个健康的学术梯队,其研究方向和成果自然统一,导师组中的综合资源自然形成了学科的软硬件环境,导师组的主体活动也自然是人才培养。

虽然导师组管理考核机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为了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应充分考虑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将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情况作为科研团队的评价指标内容、教师年度考评的内容等。本科生培养数作为团队的组成内容之一、本科生的科创项目等成果也作为考核团队的成果内容之一。

四、结语

1.本导制体系的建立可以解决现在高等教育中本科生缺乏系统、全面管理的弊端,且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培养和具体实践,本科生可以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研究生可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实施相关研究课题,达到双赢。

2.本导制的推广应该在继承导师组管理考核优势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激励政策,例如将本导制体系内本科生培养数量、学术成果也作为考核本导制体系内导师成绩的指标等。

参考文献:

[1]L·W·安德森,L·A·索斯尼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M].谭晓玉,袁文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Diane Heacox.差异教学[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8.

[4]张福生.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3):139-142.

[5]王世杰,郑鹏,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73-376.

[6]彭国华,甘永涛.充分发挥导师组作用,提高研究培养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03,(1):79-82.

[7]张俊.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推广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0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