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三心与启发式引导

2015-12-15 07:30李旭军龚跃球曾以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0期
关键词:父母心责任心爱心

李旭军 龚跃球 曾以成

摘要:如今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未来的发展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职员工的德育意识和启发式的引导,有一颗像父母一样爱学生的责任心的高校老师加上正确的启发式引导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爱心;父母心;责任心;启发式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45-02

21世纪的大学生再也不是20世纪末人们所说的“天之骄子”,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增大,他们不仅身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交叠期、身心的嬗变期、高考与就业的压力期,而且身处花样年华,渴望多样生活,喜欢多选人生。

作为送了两届大学生的班主任和工科专业主干课的专业教师,每天面对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各种问题,有生活琐事给学生带来的烦恼,有学习中对专业课不理解所帶来的认知困难,有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迷茫,甚至有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等等。回顾来到大学十年来的点点滴滴,笔者深刻地意识到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在具有爱心、父母心和责任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

一、爱心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里莎修女,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当人们追问她获得如此伟大业绩的秘诀时,这位瘦小、羸弱的修女简单地说:“没有伟大的事情,只有需要满怀爱心去做的细微的事情。”这是一句意味深长、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说清了爱心的关键作用。爱,是一切善、崇高、力量、温暖、快乐的创造者。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教师给予学生亲近感、信任感,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爱的熏陶,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结合,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只有用爱心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才能走进大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快乐成长。爱心要像春雨那样点点滴滴洒在学生的心头,将自己的深情倾注到学生身上。每一个善意的眼神、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个诚恳关切的动作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浓浓的爱意。教师要从爱护学生、帮助学生的立场来做工作,要注重在细微末节处以自己的热诚之心关心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温暖。

不管是自己管辖的班级还是别的老师管辖的班级,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笔者强调的最多的是团结合作。要用爱心营造家的氛围,首先要有班级凝聚力的口号或班歌等,把大家的心聚集在一起,用生日祝福、鲜花等各种形式来营造家的气氛,同时要求学生用长远的观点来珍惜眼前的相处,多给学生讲讲现在流行的同学会中间同学的感情,引导他们思考在多年后对现阶段感情的评价来忽略现在学校里大家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一些小摩擦,这样,学生融入这个集体就更有安全感,有家的感觉。

二、父母心

有这么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有许多人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子女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有时甚至误会父母的苦心,而父母仍然义无返顾地对子女无微不至地照顾。由于教育层次的变化,很多学生来到高校学习,也许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或者是离开父母很远。记得有个家长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老师,您不能有失误,因为您的1%的失误就是我们家长的100%。”优秀的老师就不允许有那个1%的存在。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要像学生父母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心肝宝贝,让他们在大学里面都找到学习的感觉、成长的感觉、家的感觉,不管成绩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质,笔者经常把自己的心态放在家长的位置,尽量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他们,不放弃班上任何一个人,把每个人的失败看成自己百分之百的失败。教师要经常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方面的问题,对贫困学生的生活尤其关注,提供各方面的帮助,让学生能感受到像父母那样的爱。

一般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教他们看《卡耐基的成功之道》,卡耐基称其为万能方式,步骤有三:(1)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2)如果是必须接受的话,就准备接受它;(3)然后很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曾经一个学生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情,害怕自己会得到惩罚,与很多人沟通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他要承担很大责任,很郁闷,此时的学生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笔者耐心开导他,给他讲人生的路很长,这是一个小插曲,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想想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最后想通了,其实到最后也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笔者记得当时学生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老师,您真像我自己的父母一样。”那个语气,那个神情,还有什么理由不疼爱他们呢!

三、责任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责任落到了每个人头上。教师的责任最终体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身上。责任心促使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责任心促使我们上好每一堂课;责任心促使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责任心促使我们关注整个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古希腊最伟大的教师代表苏格拉底认为:“认识必须由每个人在自己内心中去发现,它不像一件商品一样可以传送给其他人,而只能在内心深处予以唤醒。”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好科学知识发挥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也有一份对社会、对民族的强烈责任心,使他们成为“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的杰出人才。

四、启发式引导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后来,中外历代都有许多教育家注意并极力倡导这一思想[1]。自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产生之后,才为启发式教育思想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启发式教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以人类教育实践和思想的不断积累与发展为基础,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2]。

几乎每个大学生在经过了进入高校的喜悦之后都要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了大学怎么办?现在我该怎么做?我所学的专业发展的情况到底如何?就业形势如何?……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的问题是:大学里面学什么?成绩重要吗?我们行业的现状怎么样?老师的回答是简短的,也是模糊的。而这个时候要想学生走出迷茫的阶段,需要教师的启发式引导,靠他们自己去把握。

笔者曾经作为班主任对自己班提出了这样一种思路:学生自己创办班刊。以专题介绍的形式来了解自己的问题,同时要学生自己参与问题答案的收集。于是我们的同学就开始着手办理自己的刊物,通过自己和同学的手传递信息,看着自己的和其他同学的认为对大家有益的资料,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大家根据班刊上提供的情况,揣度自己的实力,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高校学生虽然已经是成人,但是他们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很多同学都需要正确地引导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笔者时常告诫他们:“生活不同情弱者,生活不相信眼泪。仅仅有理想还很不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里,决定胜败的因素是:方向、速度、耐力。”要求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坚持自己的方向前进。同时我还给他们讲述了很多优秀团体一起奋斗的例子,特别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出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杰出的革命家。倡导他们形成一个“理实相融 德才双馨”的集体,同学紧密团结在一起,班刊维系着学生的思想,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也成为有原则有骨气的人。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增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如何让大学生适应改革以来的一些局面需要高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做很多的工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引,同时以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引导,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主动学习,让他们对专业对学习了解多一些,疑惑少一些,目标坚定一些,因而高校的学生工作也就好做一些。学生毕业以后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才能符合国家培养高校人才要达到的标准,才能使国家高校教育改革朝预想效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晶,王丹.试析中国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116-119.

[2]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39-140.

猜你喜欢
父母心责任心爱心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9句话最伤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