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毛人生与创作风格的永恒魅力

2015-12-15 20:50:54周静
雪莲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撒哈拉三毛

周静

[摘要]三毛,20世纪70、80年代极富盛名的台湾知名女作家。她短暂却传奇的一生,创作了《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等十四部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她率性而积极的生活态度,记录了她异域流浪途中的所见所闻,构筑了她本人及其创作风格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毛;流浪;撒哈拉;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6

三毛,作为一个传奇生命,半生都在流浪,曾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她一生都在追寻内心的自由与真实,用心生活,用生命在写作。

一、传奇的一生

三毛,原名陈平,1943年3月出生于重庆,六岁时随父母迁居台湾。她在上小学后就开始偷读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家的“禁书”,以及《红楼梦》、《简爱》等“闲书”。初二时因数学老师对她的羞辱,无奈选择退学,她因此患上自闭症,甚至曾割腕自杀过。此后七年里,父母成了她的老师,指导她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英语,后又幸遇良师顾福生教她画画,文学与艺术的熏陶为她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17岁的三毛就把处女作《惑》发表在《现代文学》上。随后,她进入台湾文化学院哲学系旁听,但她并没能在这里找到解答人生困惑的答案。美好的初恋无疾而终,这一重创使得她远赴西班牙求学。后转入德国歌德学院学习。两年后回到台湾,与一德裔男子相恋,不料未婚夫竟在结婚前夜心脏病突发猝死。伤心欲绝的她只得逃离伤心地,重启流浪旅。在撒哈拉沙漠,她与深恋自己七年的荷西共结连理,三毛由此重生,并开始了她的创作高产期。六年清苦却幸福的生活终因荷西的意外离世而画上句号。

孤苦的三毛最终回到了台湾,为父母和读者活了数年后,于1991年1月4日的凌晨,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却最终舍弃生命的她,让爱她的人痛心不已。

二、我笔写我心

三毛不仅是个有故事的人,还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纵观她的作品,我们惊讶地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只有一个人——“我”,即三毛本人。也許有人会认为她的作品没有社会责任感,但三毛的率真让她成功地扮演了“生活自录者”的角色,也使她的作品独树一帜,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三毛的处女作《惑》中,她用略显生涩、哀伤的笔调描述了迷失“自我”的迷乱和孤独,她自称这种迷失来源于“乡愁”。

《雨季不再来》记录了三毛早期创作时内心的困惑和对人生的感伤,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她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重视,于是她把这种内心的渴求融入到创作中。

提到三毛,便不得不提她的撒哈拉之旅。在一次偶然翻阅《国家地理杂志》时,三毛便找到了她前世回忆中的故乡——撒哈拉沙漠。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用她的笔“画”出了这片遥远地域的壮阔与绮丽。她在这片“故土”上与荷西幸福地生活了六年。他们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两人骨子里的浪漫和率真却把日子过得温馨而充满情趣。

婚后的三毛开起了自家的“中国饭店”,“可惜食客只有一个不付钱的。”

荷西送三毛的结婚礼物竟是“一付骆驼的头骨,惨白的头骨很均匀整地合地一起,一排大牙齿正呲牙咧嘴地对着我。眼睛是两个大黑洞。”

寒夜里,她觉得“夜,像一张毯子,温柔地向我覆盖上来。”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一改往日的迷茫感伤,显得豁达、洒脱,语言生动浅显,感情真挚。这种文风上的转变不仅是因为阅历的丰富以及写作技巧的愈发纯熟,更多的是来源于荷西对她那羡煞旁人的爱。他们的爱亲密有间,尊重对方并保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三毛曾这样说过“我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我心房里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我有我自己的角落……”正是在这种不失独立、自由的爱让三毛在生活和创作中都能充满创意,游刃有余。

荷西的意外离世再一次改变了三毛的人生,而她的创作题材也有了很大改变,侧重于在行走中记述着街头巷尾、乡土人情,但在内容上更为开阔、多元化,仍不失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三、结语

三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活得轰轰烈烈,起伏跌宕。她毕生追求的真实与自由也沁进了她的作品。三毛的生命虽已结束,但她和她作品的传奇魅力将长留人间。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撒哈拉三毛
各具特色的地区单元复习
DESERT ECHO
汉语世界(2020年1期)2020-02-14 15:11:56
犟牛“三毛”
撒哈拉的甘露店
中国诗歌(2019年2期)2019-11-15 03:14:41
我和“三毛”比童年
快乐语文(2019年9期)2019-06-22 10:00:50
论李斯特钢琴作品《死之舞》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罗奇伯格的创作风格探析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19:49:07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1:43
撒哈拉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