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震大灾”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2015-12-15 01:33安徽省地震局汪丹丹王远杨秀生
城市与减灾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震防震减灾

安徽省地震局 汪丹丹 王远 杨秀生

安徽省“小震大灾”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small earthquakes caused big disaster”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地震局 汪丹丹 王远 杨秀生

安徽省,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位于华北断块区、下扬子断块区和秦岭-大别山断褶带三个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郯庐断裂带斜贯全境,区内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属于中强地震活动区。有史料记载以来,安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最高震级达6 级,全省约有80%的国土面积属于地震烈度Ⅵ度及以上地区。

近年来安徽省发生的几起典型地震事件情况

肥东地震

2009年4月6日22时22分,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境内发生3.5级有感地震。震中区震感强烈,合肥地区普遍有感,巢湖、滁州、芜湖、蚌埠、淮南、六安等地轻微有感,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灾情。但是,肥东地震却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地震的恐慌情绪以及地震谣言的散播,造成当地大批群众不愿回家,普遍在户外搭起简易防震棚,面对此情此景,当时甚至有人说“如果不知情的话还以为是在震后的汶川呢”。

安庆地震

2011年1月19日12时07分,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发生4.8级地震(见图1)。据民政部门统计,受灾区主要集中在宜秀区、怀宁县、桐城市、大观区、开发区和枞阳县等地,受灾人口达3.7377万人,其中紧急转移安置6863人;损毁房屋8066户1.81万间,其中605户的房屋已不可居住;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其中工矿业损失6763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1 379.5万元;无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此次地震是安徽省32年来的最大地震,也是2005年九江-瑞昌地震以来华东陆地上的最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正值严冬并伴有降雪,灾区的抗震救灾和灾后安置等工作异常艰难。

金寨震群

图1 安庆地震烈度分布图

自2014年8月23日以来,金寨县关庙乡附近连续发生多次小地震,其中6次3.0级以上地震,最高震级为2014年10月26日凌晨1时25分发生的3.4级地震。

此次地震序列持续时间长,由于震源浅,局部地区伴有明显的地声,震感强烈,给当地群众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群众搭建防震棚较为普遍,虽未造成民众的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阜阳地震

2015年3月14日14时13分,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北纬33.0度、东经115.9度)发生4.3级地震(见图2),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阜阳市城区约10千米,距合肥市约180千米。

图2 阜阳地震烈度分布图

阜阳市辖区及临泉、太和、界首震感较为强烈,亳州、六安、淮南、合肥等地部分群众有感。此次地震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约4.15万人受灾,房屋倒塌155间、严重受损4152间、一般受损6927间,无通信、供水、供电、交通设施受损。

在我国,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往往造成比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俗称“小震大灾”现象。而近年来的安徽地区,5级以下地震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是标准的“小震大灾”!

造成小震大灾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小震大灾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痛心、困惑,不能不引起我们警醒、反思。近年来,在经历了这些地震之后,我们认真汲取了相关经验教训,认为造成安徽省小震大灾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应急避险能力不足

由于安徽省近年来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历史上强震就很少,且距离遥远,造成了一些干部群众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防震意识,对防震减灾不以为然,疏于防范,防震减灾工作说的多、做的慢,部署的多、落实的差,防震减灾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都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而当地群众普遍思想认为“我们这里好像没发生过地震”、“平原地区不可能发生地震”等,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灾减灾知识几乎为零。有的灾区群众在震前麻痹大意,疏于防范;震时慌不择路,避震不当;震后听信谣言,人心惶惶,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不足。

经济社会发展与抗震设防工作的不均衡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财富正向城市集中,但是城市发展的同时并没有都严格按照抗震设防的标准进行建设,而仅剩老弱人群及留守妇女、儿童所在的农村及城郊地区的安全往往被忽略,这些地区的灾害易损性就越发突出。一旦地震等自然灾害突然来袭,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将是十分严重的。所以这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城郊地区,以及建设发展速度飞快但安全工程没能跟上的城市就成为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高风险区域”。

从安徽省的安庆、六安和阜阳等地地震后受灾的情况来看,受损严重的大多是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新建房屋没有采取符合要求的抗震措施的也有一定程度的开裂,结构受损。这其中包括了建筑物选址不合理、设计不科学、各种抗震措施不到位以及城镇建筑老旧社区、棚户区房屋抗震性能较差,隐患多,人口密集等典型问题。

再者,近年来的这些地震虽然没有引发次生灾害,但也存在一些易发次生灾害风险隐患,如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库、输油气管线等重点工程设施,以及化工厂、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一旦发生次生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防震减灾基础建设工作仍有欠缺

房屋建设不规范。(1)选址不合理。选址时未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如:容易发生滑坡、山崩、滚石的地段,软硬不均的土层和容易发生砂土液化的地段,河道的边缘以及老河道、老水塘等软弱地基。(2)设计不科学。大量农村房屋存在承重墙不落地的情况(俗称大头房),地震时容易倒塌;临街临路的底层框架房屋,未经过专业的设计,属于抗震不利的结构。(3)抗震措施不到位。农民新建房屋时,尽管有的通过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来提

高抗震性能,配建钢筋也不少,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往往设置不尽合理,不能起到应有效果。例如:只设圈梁不设构造柱,虽设了构造柱但未伸到屋顶,圈梁和构造柱与砖墙、楼板之间未进行有效的拉接等。(4)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没有牢固的连接。例如:女儿墙、烟囱、阳台和檐口上的装饰瓶(俗称“罗马柱”)等,地震时极易坠落伤人。

受限于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安徽省目前仅在合肥、铜陵、滁州和六安等部分地区开展了地震区划和活断层探测相关工作,未全面铺开。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不到位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和地震发生规律的认知还十分有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准确预报破坏性地震,现阶段只能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短期和临震预报,大多数地震还不能预报出来。所以,要想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对地震预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要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对地震谣言、误传的识别和抵制能力,切实提高大家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地震或无震损失。

考虑到地震宣传的特殊性,多年来我国尤其是安徽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都是按照“审慎、稳妥”的原则、以重点时间节点的街头广场宣传、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科普讲座为主的形式开展的,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和作用。

近年来,安徽省内每当发生有感地震,都会给震中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百姓造成心理恐慌,震后都会暴露出不少普通百姓对地震常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地震谣言和谣传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

现在,我们将这些年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回过头再进行审视的时候,不难发现我们在宣传的时间上没能从固定的时间节点拓展到全年不间断,覆盖的人群有限;在宣传的内容上一般以书籍、手册、折页等较少的载体形式展现,会发现有照抄书本、晦涩难懂的地方,重点不突出,知识过于抽象化,无法操作,较少涉及本地化内容,不吸引人;在宣传的形式上创新不多,多以街头广场的摆摊咨询、发放资料,专家进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应急疏散演练为主,缺乏与普通百姓互动环节;在宣传的力量和平台上多以地

震部门的单打独斗为主,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数量仍较少,且分布不均,欠发达地区缺乏相关软、硬件配套。

防震减灾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地震预测能力仍在攻坚之中,地震预警工程还处于初步的建设阶段,预警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检验。

对于安徽这种少震、小震地区,一旦发生有感地震之后,各级政府和震区百姓最关心的就是震后趋势,但在短时间内给出有感地震之后精准的震情趋势判定困难很大,时间的紧迫性和地震三要素的准确性给地震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与思考

这种小震大灾的现象,不仅在安徽省存在,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其他国家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之后,才会关注更高一个层次的安全需求。这样看来,在中国这样一个地震频发且灾害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小震大灾现象实质上也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安全方面的需求才会被提上日程。因此,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地震灾害以及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感想与建议与大家分享。

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防震减灾工作其实是一项民生工程,坚持并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中国这样一个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基本国情的需要;是提高人民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的需要。加大防震减灾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提升实效

随着“六进”活动的实施,地震科普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但覆盖面仍然不够。我们需要建设更多、更优质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以点带面,促进地震科普向全社会渗透,并适时增加铁路、公交、车站、公园等作为地震科普实地新阵营,增加网络、媒体作为地震科普虚拟新阵地,多管齐下,为科普宣传注入生机和活力,提高公众参与的兴趣,扩大参与面,让公众获得知识,使地震科普取得实效。

加强抗震设防相关工作的监管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之首,其造成的巨大灾害损失绝大多数是因为由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和建筑物损毁或倒塌所导致,并非地震本身直接造成的。近年来安徽地区所发生的小震大灾现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抗震能力不足所引起,我们的现状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未能全覆盖,农村民居抗震能力依然十分薄弱。面对问题,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地震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部门应通力配合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农房抗震设防管理,按照抗震技术规范,认真落实抗震设防要求。二是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在重点地区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认真落实新建、改扩建工程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病险工程抗震性能鉴定排查和整改。三是按照“六有”(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储备装备、有应急通信技术系统、有避难场所、有演练)标准,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四是认真落实震情监视方案,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广度、深度与力度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为现阶段提升民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素养、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的有效手段,我们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并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各级地震部门下大气力把工作做扎实。

从宣传辐射的角度,要努力推进地震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充分利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平台,更多的联合科技、教育等其他单位和部门,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多开展各类更能吸引人的综合性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从宣传内容的角度,应下更多功夫在宣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将地震基础知识的内容简洁化、通俗化、形象化、趣味化,并结合重大地震事件和社会热点,将相关知识本地化,把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知识通过多图少字的形式具体化、可操作化。

从宣传形式的角度,不能千篇一律,要迎合社会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不断创新形式,除传统的宣传用书籍、手册、折页、展板等资料外,多设计、制作一些内容新颖、画面精美的挂图、动漫视频、实用品等,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自然的融入其中,以科普讲座、应急演练、参观体验、夏令营活动、有奖问答、游戏互动形式寓教于乐,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丰富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宣传手段。

猜你喜欢
小震防震减灾
华南内陆5级以上地震前小震活动增强分析
云南小江地区小震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跟踪导练(五)3
家庭防震
安庆新城吾悦广场A/B塔楼结构设计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