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益
(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目前,国内开设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高校有数十家,但在该门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并没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可供授课教师借鉴与使用,需要创新和改进的空间很大。笔者结合企业行政管理的教学实践,尝试从“案例+情景模拟参与”的角度去思考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期望能为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案例教学虽然不是一种典型的亲验型学习,但可以是一种准亲验型(或者说是两种主流类型之间的过渡形态)。[1]“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可以借助各类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的来龙去脉,同时,通过情景模拟参与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企业行政管理的环境,需要用心处理的环节,以增强对企业行政管理的认知和体验,提高应对职场真实场景的能力。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可归纳为下列方面:
一是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纽带,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但也弥补了传统课堂理论讲授方式的不足,让学生在纪实手法描述的现实情境下思考和对接社会。而情景模拟参与为学生提供了企业行政管理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实问题,达到接近实战的成效。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参与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动力,变被动接受理论为主动置身于情景模拟之中,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社会——课堂——社会”的仿真性。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过精心选取和准确再现的案例的价值不容置疑。那么,这样的案例进入课堂以后,经过师生的多角度、全方位的解剖,就能够挖掘出对将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还有情景模拟参与环节的助力,案例价值进一步显现,学生会全面地吸纳其精华,增进学生的企业行政管理思维塑造和成长。由此,可以推论出,饱经理论、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参与训练的学生在踏入职场之后,面对类似或较为陌生的工作境遇,他们不会感到心理发怵,更不会束手无策。因为,之前的仿真实践积累已经给了他们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思考路向。
三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配合和协作。因为在案例分析之后,学生要完成情景模拟参与必须要借助分组,小组成员之间要合作、商讨,确定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情景的复制演绎离不开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将会逐步得到培养。如果学生想从情景模拟中脱颖而出,或者通过情景模拟来获取经验和增长管理才干,他们就要在情景模拟参与中全力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利用和整合好身边的资源,换言之,他们的决策判断能力,协调应变能力等也就悄然得到提高。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2]案例教学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技能,这种方法所依赖的内容——教学材料也需要有所区别,它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3]情景模拟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认知方法。[4]“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应用于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拥有亲身体验、彼此近距离接触和互动的机会,通过训练学生的践行能力,培养其担负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心理素质。而如何使教学内容丰富饱满,教学方式活泼多样,贴近企业行政管理实际,是教授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案例教学的准备。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是便利与挑战并存。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的各类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迥异。案例的制作与选用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活计,要打造出成型的案例可供学生分析和情景模拟参与的使用,教师需要广泛寻找和采集案例素材,通过校内教学团队合作形式或校企合作等途径将其编写成案例,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实践活动进行描述、加工和提炼。概言之,案例既可来源于网络资源,也可凭借实地调研获取,如果案例是源于网络媒体,形式可以更灵活一些,譬如:视频资料、采访报道等。若是基于调研来开发案例,一般建议从学校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发掘案例资源,相对更便捷、更经济,而且本土化的案例对于当地的企业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提升意义。需要强调的是,案例种类可分为综合性案例、描述性案例,但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对于学生的情景模拟参与有导向功能。
二是分组模拟参与。情景模拟参与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对案例教学起到补充和强化的作用。情景模拟参与的具体实施步骤可表示为:依据班级学生的数量,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成员为5~8人;在小组划分之后,和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小组的团队目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角色扮演的准备工作;根据课程进度安排,适时展开模拟。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重视提高学生模拟参与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情景模拟可以在案例分析之后,当次课程就实施模拟参与,也可以由教师提前给出命题,让小组成员在课下围绕案例专题进行分工,着手阅读资料、查找理论、酝酿解决方案,发挥其创造性,培育其对策设计能力。在模拟参与环节,教师应不设限,鼓励学生大胆抛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倡导思想碰撞和争鸣,只要学生针对案例存在的企业行政管理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具有可操作性,均应视为可贵的探索。
三是集中讨论与教师点评。教师是“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过程的指导者,此环节教学活动的主持可由班级推选的同学担当,或者由分组之后产生的小组长担任。但在活动完成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这是推进全体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案例和情景模拟认知向纵深拓展的重要步骤,组别之间可畅所欲言,真诚地指出其他小组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改进的空间,同时相互聆听对方的看法。当然这些观点是学生基于个体知识结构和对案例的判断,有着一定的针对性,但也不可避免会有局限性,主要源于学生认知深度的不足。这时,教师的点评就应及时介入,教师应对所有小组的表现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观点予以分类、归纳,并给出分析问题应具备的视角和框架,不追求师生观点的统一,但要指出每组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有争议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大家再次讨论,鼓励观点争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对策谋划能力,为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学习明确方向,且能够为下次的参与和讨论提供借鉴。
第一,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不断充电,增强和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只有知识容量达到足量的时候,课程教学设计可望得心应手,驾驭课程教学才会游刃有余。目前,有些高校从事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或是运用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理论去教授企业行政管理,或是利用企业管理的知识去讲解企业行政管理,导致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企业行政管理不适用,没有发展前景。所以,教师只有习得一身“功力”,方可在课程教学拿捏上不失偏颇。
第二,建立与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部门的合作机制。在“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加入与支持,例如:企业行政总监、行政主管等,他们的参与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上的一线管理者对企业人才需求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他们的解读对学生的成长和行为纠偏产生直接和有效的正面效应。合作机制可通过在课程教学设置中,以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各类型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为学生开展讲座或互动交流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更全面、更客观。同时,安排尽可能多的学生去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见习,接触和见识企业行政管理实务工作,为将来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积累初步经验。当然,实习要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实习的效果,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
第三,健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保障制度。有序推行“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学校也要提供一定的支持,且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落实。比如:案例采集和制作的相关费用补贴制度、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机制的建立与维护等。具体而言,对于参加案例编写的教师工作量补贴核算、案例采集所需的装备购置、企业组织的行政管理人员来校授课的报酬支付等,学校应划拨专门经费予以保障,并实行常态化扶持。只有健全制度并得到切实履行,“案例+情景模拟参与”式教学才会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坚持下去,进而有望在公共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
[1]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2]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62-64.
[3]郭向明.实践性课程观下的学科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淄博师专学报,2010(1):14-16.
[4]戴子刚.论情景模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