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2015-12-14 03:28邓志虹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邓志虹 林 霞

(广州工商学院 经济与贸易系, 广东 广州 510800)

高职经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邓志虹 林 霞

(广州工商学院 经济与贸易系, 广东 广州 510800)

校企合作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协同育人为目标,在政府引导下通过系统设计、多元整合的方法进行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对于高职经管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的设立及运作制度、校企合作实体所有制制度、校企合作人事管理制度是校企合作的保障,基于设计导向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设计应成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重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情景学习应贯穿校企合作教学工作的始终。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经管专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提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政府也意识到要发展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校企合作育人成为中央以及各级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同的目标与愿景。

1.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

“模式”(Model)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供参照的标准样式,是直接和简洁地对现实事物的内在机制及其关系的描述,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构造、解释、简化、启发、预测等多种功能)。

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于各自特殊的社会、历史、经济、自然条件,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2]。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在基于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对稳定并反映内在逻辑轮廓的协作育人组织结构形式,同时能够提供启发与参考借鉴作用。

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类型

学术界通说观点认为,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耐德首创的 “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项目是校企合作的起源。德国在国家负责与自治相结合原则下的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实施的“双元制”(dual system)、英国现代学徒制中的“三明治模式”(sandwich courses)、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国际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本土化的“教学工厂”(TeachingFactory)等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模式。

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依据合作的不同阶段,从时间维度、效果维度综合分析,可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三类:合作初期“人才输送”模式、合作中期“订单班+教学工厂”模式、合作成熟期“股份制实体”模式。

校企合作初期阶段,通常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彼此信任度不高、了解不够深入,往往校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学校组织毕业生或高年级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或邀请企业进行校园招聘,建立初步的为企业提供劳动力的阶段,学生受到企业认可后继续签订2-3年的校企合作协议。合作是简单和松散的,此阶段可以称之为“人才输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发展阶段,企业与学校通过3-5年的熟悉与了解,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赴学校开设订单班、为学校免费提供设备和实践教学场所;或在学校内部建立企业部门,将企业实际业务延伸至校园,在校园内引入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工厂”。校企合作较为稳定和步入制度化建设,在此阶段通常是“订单班+教学工厂”模式。

校企合作成熟阶段,企业与学校互相高度认可,彼此信任,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运作下,整合各方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专业,校企共建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联合办学体,实现了 “合作”(cooperation)到 “结合”(integration)的发展进程,“职教集团”模式成为该阶段的典型代表。

二、校企合作可行性路径分析

1.解决结构性矛盾亟需在政府主导下加强统筹规划和制度建设

教育部2015年9月15日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为96.5%,对口就业率为75.98%;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未公布对口率数据。

检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指标是对口就业率,学校投入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应服务于特定相关行业企业,因此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对口就业、学以致用、得到企业认可成为服务区域经济最首要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就业率远低于其就业率,呈现出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必须要加强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法律保障、经费支持、相关配套政策)来促进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在政府主导下加强统筹规划和制度建设。

2.校企合作稳定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职业院校服务能力问题

职业院校主要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文化辐射。校企合作是否稳定和深入的原因往往在于学校的制度保障、师资力量以及学生质量等,具体而言,在科研方面,如果职业院校能够为企业应用型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能够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以及创新型人才。例如,广州市某职业学校通过“普通车床、铣床的数控改造项目”建立与设备采购企业、供货企业的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获得1项技术专利,数百名学生的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能力达到企业熟练技术人员标准。

虽然企业稳定性用人需求以及与院校合作意愿受到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只要职业院校自身服务能力强,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创新服务,能够培养企业真正所需的岗位能力人才,校企合作就能稳定、平衡地生态发展。

3.深入推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依赖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模式创新

我国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借鉴国际经验,学习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建设、管理制度设计,更要注重将国际校企合作经验进行本土化的实践,立足现有情况,因校制宜构建微观层面的校企合作制度、配套管理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适合校情的校企合作模式。

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应发挥主题和辐射作用,与相关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校企人员流动与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动态评估机制,在所有制与分配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探索,形成具有活力、创造力的校企联合育人共同体;普通职业院校要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找准定位,分层培养,明确办学目标,可依托于协同创新平台或特色专业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三、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以经管专业为例

1.校企合作模式之制度安排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校企合作已经从起步、发展、完善步入机制创新阶段[3]。校企合作模式的制度安排可概括为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这就是校企合作制度安排的“一个中心”。服务经济、合作育人的目标需要在政府引导下,校企协同通过系统设计、多元整合地方法实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校企合作制度“三个基本点”分别是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的设立及运作制度、校企合作实体创建(所有制)制度、校企合作人事管理制度(人员评聘激励及考核制度)。具体安排详见图1。

图1 经管专业校企合作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制度安排

此外,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绩效分配制度的管理创新,切实鼓励师生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为合作企业创造利益和价值。

职业院校经管专业在校企合作初期,应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运用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EXWOWO)邀请合作企业实践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中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切实做到学生对口就业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校企合作中期,可将企业的业务部门(如营销部、单证部、客服部)引入校园,构建校企运营中心如校园电话营销中心、电子单据中心、客服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打造教学工厂,形成企业学校利益共享机制,企业投入客户资源、业务关系、专业培训,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经过专业训练的劳动力,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在校企合作成熟阶段,可合作建立股份制实体,该实体既不同于普通学校也不同于一般公司企业,不仅仅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合作育人为目的建构起来,将人才培养作为组织的宗旨和目标,重视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落实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具有创新能力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实现自身合作体的可持续发展,该实体高管应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人员和学生为辅,确保实体相对稳定的运营。

2.校企合作模式之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基于设计导向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一方面要开设学科基础性理论课程,进行创新思维、科学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区域产业经济的高技能人才。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成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重点。课程建设应循序渐进,由初期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过渡到合作开发项目课程,直至基于生产性合同的实际项目课程建设。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基于不同校企合作阶段的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与开展详见图2。

图2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方案

在经管专业校企合作初期,可以邀请合作企业总经理、业务副总、营销总监等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其工作经验梳理岗位成长脉络(如外贸业务助理、外贸业务专员、外贸业务主管、外贸部门经理、外贸企业主管)以及提取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和整合工作任务,并通过项目课程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在经管专业合作中期,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项目课程,明确每个项目课程的工作与学习内容,细化工作对象、工具材料、工作要求,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贸企业经营管理认识”“国际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服务与管理”“外贸营销项目的规划、实施与监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成熟阶段,校企合作签订生产性项目合同,将合作实体中的实际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学校为主体组织、计划教学活动,同时学校师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性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师生都具有学校和企业中的双重身份,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校企合作模式之教与学

校企合作在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导向、任务驱动,通过仿真模拟项目过渡到实际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实现从初学者、生手、熟手、能手至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教师是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设计者、观察者和课堂活动的管理者,负责解释任务活动,在学生完成任务实训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完成项目课程计划目标。在经管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中,新手课程如企业经营管理认识等课程要求学生理解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学生学习定向性和概括性的知识并完成职业定向性任务如完成岗位说明书等实训任务;专家课程与外贸营销战略制定与实施等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学科系统性知识并完成无法预测结果的设计性任务如单证部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设计、撰写外贸企业五年发展规划等。

[1]张泽厚.中国现实经济模式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2](美国)布鲁斯·乔伊斯(BruceJoyce),(美国)玛莎·韦尔(Marsha Weil).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20.

[3]江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42-145.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132.

[6]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7]贾林.基于经营理念的职教集团组织结构创新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1-83.

[8]顾全根.基于高职产业园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39-40.

[9]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14(1):97-100.

[10]胡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52-154.

(责任编校:马余平)

Analysis on the Pattern of 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NG Zhi-hong LIN Xia
(Dep 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Guangzhou,Guangdong 510800)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o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ttern which includ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ttern type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al obstacle.The path to explore system design,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s well a micro-level institutions system innovation are important.A cas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ideal patter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hich builds on institutional desig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G 712.44

A

1672-738X(2015)06-0022-04

2015-10-12

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共建课题“广州校企合作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15G68);广州工商学院(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科研一般课题“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以高职经管类为例”(KB201408)。

邓志虹(1981—),女,湖南株洲人,国际贸易讲师,法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