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华 张芹(.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3;.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00084)
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的探讨
□李梁华1张芹2(1.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能力是评价本地体育竞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的发展是江西省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源。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理论指导。
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
近十年来江西省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尤其是2005年以来,江西省在奥运会、全运会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田径是运动之母、金牌大户,在田径项目上能否有所作为,是能否真正成为体育大省的关键。江西省在田径竞赛项目上一直处于优势项目,在重大比赛上也不断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实现田径项目持续向前发展,必须具备坚实的人才根基,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必然是其田径项目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目前各学术研究者对江西省竞技体育发展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对后备人才的发展的研究也不乏精品,然而对江西省青少年田径人才发展的探讨还未见过。
1.1、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搜集查阅近十年与江西省竞技体育发展及人才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汲取有效信息分析思考,为后期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竞赛专家、江西省体育局领导、各地级市、县的体校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访谈,获取了相关的资料,通过交流请教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及建议,以获取权威的观点和资料。
(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专家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97.0%,有效率95%;教练员问卷100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96%,有效率95%;运动员问卷300份,回收281份,有效问卷275份,回收率93.7%,有效率91.7%。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和Excel2003对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5)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利用逻辑分析对比、归纳和演绎,分析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指导。
2.1、江西省青少儿田径竞赛人才发展的现状
(1)江西省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在国内重大比赛中都取得了跨越式的提高。如表1所示,由图所知,从第六届全运会到第十一届全运会这二十几年,江西省竞技体育成绩不断进步,并在第十届年和第十一年届的全运会上取得跨越式发展,分别获得20枚和25枚的奖牌,排名分别位居15和16名。然而在十二届全运会上,江西省只拿到一枚金牌,成绩排名落居到27名。金牌数集中地反映着参赛地区顶级选手的数量;前八名总分名次反映着参赛地区优秀选手层的厚度;而前八名总分则更为贴切地反映着参赛地区的总体竞技实力。数据证明,在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江西省有竞技体育实力的运动员大量涌现,但在十二届群运会上,顶级实力运动员减少,以致成绩下滑。
表1 江西省在近五届全运会竞技体育成绩表
(1)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现状。
江西省竞技体育采取的管理体制为“举省体制”。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由原来的国家完全“一手抓”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部分地、逐渐地将这些任务分解到学校、社会企业、团体。使江西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逐步多元化,拓宽了本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优化了青少年竞技人才的培养资源。
目前,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形成省、市、县三级体校及业余体校“金字塔式”田径人才的培养模式;二是教育系统的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三是青少年田径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以“金字塔”的人才发展模式为主,即为“三级训练网模式”,指最高层次是专业运动队,第二层是中心业余体校和重点业余体校,最底层为单位业余体校。
青少儿后备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江西省青少儿体校数量较多,总计94所,依托教育部办学的有81所,体育部门独立办学的有11所,靠社会力量办学的仅占2所。说明大多数江西省青少儿运动员采取体教结合的训练方式。通过对各地级市体校数量的比较发现,赣州体校数量较多,青少儿运动员资源较丰富,这也是赣州成为省内体育强市的一个重要基础。
(2)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数目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中长跑项目在全国田径比赛中占中等偏上水平。基于本省中长跑项目在国内的影响力,国家体育总局在宜春成立了全国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还成立了国家少儿田径队。一线专业运动员都是从业余体校的苗子中选拔出来然后重点培养出来的。目前江西省国家级基地7个、省级单项基地17个、国家级体传校9所、省级体传校153所、市级体传校近400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性中学58所、国家中长跑基地和国家少年中长跑队落户,省级体校1所、市级体校12所、业余训练的县级体校近90所。江西省田径项目后备运动员人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地市的运动员人数达到顶峰,随后后备运动员人数又逐年下降。
2.2、江西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教练员是运动员训练的设计及引导者,教练员执教水平对竞技能力水平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从省田径队专业教练的布局来看,省队专业教练跳高1名、跳远1名、三级跳远1名、撑杆跳1名、链球3名、十项全能1名、跨栏1名、竞走1名,径赛、田赛教练员的比例明显不均衡。这意味着除了竞走、中长跑项目可以走国少队外,短跑等许多径赛的基层好苗子,在省专业队找不到对口的教练来提升水平。如表2、表3所示:教练员的学历在高中及高中一下分别占了29.7%和28.8%,这说明教练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87.9%的教练员是田径专项出身,专业性较强。
表2 教练员学历信息
表3 教练员专业信息
(2)运动员水平不足。
据此我们认为“绿色2”是受西方语言的影响产生的, 由 “Green Revolution”(绿色革命)、“Greenpeace”(绿色和平组织)中的“Green”意译而来,继而它延用汉语本土的颜色词“绿色”的形式,在“绿色食品”、“绿色革命”的固定搭配中为己所用,适用范围也越为广泛。葛本仪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学》(第3版)中提到现代汉语词汇演变的类型有义项的增多、义项的减少。[5]我们认为“绿色”的义项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增加的。
①影响青少儿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因素
经调查研究发现,经费不足是影响青少儿田径运动员训练成效的很大因素。其次是家长观念因素,由于田径项目自身特点,人们对田径运动项目有着落后的观念认识。再加上对田径运动宣传力度不够,使青少年缺乏田径运动兴趣,参与田径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导致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储备缺乏,“金字塔”基层薄弱,从而影响了整个江西省田径竞赛成绩及江西竞技运动水平。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也是影响训练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占总比例的14.8%,青少儿运动员参与训练的年龄较小,训练时间较多,以致对文化课学习时间减少,学习观念淡化,导致文化水平低的结果。
②青少儿比赛经验不足
“以赛带练”是现代田径训练的新理念,而江西省青少儿田径比赛较少,使得青少儿田径运动员参赛机会少,比赛经验不足。41%的运动员一年只参加2或3次比赛,参加4次以上比赛的运动员只占14%。这不利于青少年田径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
③其他
3.1、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练员对青少儿运动员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全面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培养优秀高层次的田径教练员,并且多注重年轻教练员的培养,形成优秀教练员人梯队;加强运动员文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运动员文化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必须要加强运动员文化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江西省体育管理部门应制定运动员文化教师进修、考核、聘任等有关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把握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科学训练发展的新方向,改革创新竞赛体制。
3.2、重视青少年田径竞赛人才的文化素质培养
坚持“体教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减少并解决学训矛盾,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完善运动员保障体制,使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引导青少儿及其家长对田径项目积极的观念认识,减少偏见,加强宣传力度,鼓励青少儿运动员积极参与田径训练;多组织各种级别的比赛,坚持“以赛代练”原则,多提供给青少儿参与比赛的机会。同时加强交流,积极邀请全国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比赛,交流经验。
3.3、政府及体育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青少年田径竞赛的经济投入
除了政府加大对田径的款项划拨外还可以通过争取企业单位或公益基金的支持,特别是体育彩票的支持,用体育彩票公益资金来支持江西省青少儿田径竞赛人才的培养;各地市加大财政支持解决教练及教师奖励不均、待遇不满的问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3.4 科学选材与训练,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
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体育项目,利用高科技测量,及科学选材方式选择优秀有潜力的田径好苗子;加强交流学习,积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制定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案,提高运动员训练效率。
[1]赵杰,谭广.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9,11.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3]李博.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4]饶瑶.江西省体校后备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14TY05。名称《江西省田径运动后备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