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与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比较

2015-12-13 06:36韩应盛潘庆华路云环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戊酸炎症性红光

郭 玲 刘 云 韩应盛 潘庆华 路云环

红光与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比较

郭 玲 刘 云 韩应盛 潘庆华 路云环

目的: 比较红光与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46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2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外敷5-氨基酮戊酸(5-ALA)1 h后,分别给予红光(A组)和强脉冲激光(B组)照射,每2周1次,共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光与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相当。

痤疮; 光动力; 红光; 强脉冲光

痤疮为临床常见、好发于青少年面部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由于该病常迁延不愈,最终可导致残毁性疤痕,对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痤疮,尤其是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作用,逐渐被证实。该技术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一个是光敏剂,另一个是光源。目前较少有文献报道不同的光源对PDT疗效的影响,我们总结了本科2013年3~10月采用不同光源进行ALA-PDT治疗的46例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46例面部痤疮患者,均来源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男17例,女29例,年龄16~33岁,病程8个月~6年。入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符合Pillsbury分级的III-IV级。排除标准:(1)治疗前半年内服用维A酸类药物者;(2)治疗前1个月内系统性使用抗生素者;(3)治疗前2周内使用外用药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系统性使用避孕药或有光敏性的药物者;(6)有光敏史或疤痕疙瘩史。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能坚持疗程和定期复诊。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3例,A组为红光照射组(男7例,女16例),B组为强脉冲光照射(IPL)组(男10例,女13例)。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和年龄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新鲜配制15%5-氨基酮戊酸(ALA)霜剂(商品名:艾拉,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外敷于皮损处,避光1 h后,A组患者给予LED红光照射(LED-IB光动力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输出功率100 mW/ cm2,照射总能量(50~60)J/cm2。B组患者给予IPL照射(武汉奇致),波长为20~950 nm,光斑15 mm×40 mm,能量为10~15 J/cm2,脉宽30~50 ms。患者均经过3次ALA-PDT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疗效判断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 治疗前后分别拍照存档,每次治疗后连续门诊随访3天,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炎症性(脓疱,丘疹,结节,囊肿)和非炎症性(粉刺)皮损数目,根据记录数据得出治疗不同阶段不同皮损的平均消退数目,并于全部治疗结束后4周即总疗程的第10周复诊,进行总的疗效评价,皮损消退≥90%为痊愈;60%~89%为显效;20%~59%为有效;<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每次随访时记录红斑,疼痛,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4.0软件,对A、B两组皮损减少的数量比较进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6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均完成3次治疗,皮损数量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消退,其中痊愈20例(A组11例,B组10例)、显效17例(A组8例,B组8例)、有效6例(A组2例,B组4例),无效3例(A组2例,B组1例),总有效率为80.04%,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78.26%,两组之间总体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表1)。在治疗的前4周,A组较B组皮疹数量消退明显,但是自第6周至第10周,两组的皮疹消除程度并无显著性差异。观察10周显示,红光照射组、IPL照射组,炎症性皮损的消退程度均较非炎症组明显(表2)。

表1 两组患者第10周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皮损消退数目比较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照光部位均有轻微灼热感,一般在治疗开始后5 min自行消退。6例患者(A组4例,B组2例)出现疼痛、水肿性红斑给予生理盐水冷湿敷,均在5天内自行消退;2例A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于治疗部位出现密集的小脓疱,给予夫西地酸软膏外涂,6天后脓疱消退,未留瘢痕和色素沉着;4例(A组3例,B组1例)在治疗结束1周后出现局部轻度色素沉着,2个月内完全消退。

3 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以局部和系统应用维A酸、抗生素等药物对痤疮进行治疗。由于维A酸类药物代谢周期较长,易导致畸胎,不适于大部分处于育龄期的痤疮患者口服,其外用制剂有刺激性、光敏感等副作用,而抗生素近年来有细菌耐药性增加的趋势,故临床使用维A酸和抗生素治疗痤疮颇受限制。因此,ALAPDT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正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成为痤疮治疗的新趋势。ALA-PDT可通过直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造成皮脂腺萎缩,抑制皮脂分泌,改善毛囊口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角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开口的阻塞等方面去除痤疮致病因素,阻断病情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影响PDT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致敏剂,另外一个是光源。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致敏剂是ALA,而国外也有将甲基氨基乙酰丙酸(methyl aminolevulinate,MAT)作为光敏剂的报道。相比之下,PDT可选择的光源较多,有红光,蓝光,IPL,染料激光等。目前PDT治疗使用的主流光源是红光和IPL。卟啉最大吸收峰是蓝光(405~415 nm),其次分别为绿光(506~540 nm)、黄光(572~582 nm),最后为红光(628~635 nm)。虽然红光吸收较少,但其作用位置深,可导致真皮深部皮脂腺的破坏,从而使皮脂分泌减少,但同时在治疗时也更容易产生红斑,灼痛等副作用。IPL较其他光源照射时间短,并且可精确覆盖皮损区域。有学者发现IPL治疗痤疮,较蓝光和RF-IPL效果更明显,维持时间更长。1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中重度痤疮患者,ALA-PDT治疗有效率达到78.26%,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3根据上述文献研究结果,ALA-PDT比单纯红蓝光照射治疗效果要明显。另有学者发现ALA-PDT治疗治愈率高于红蓝光联合维安酯口服。4因此可以肯定ALAPDT在治疗中重度痤疮中的效果。

本次实验发现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不同皮损,无论是使用红光还是IPL,炎症性皮损消退比非炎症性皮损更为明显,而且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均为非炎症性皮损,因而ALA-PDT治疗炎症性皮损效果远优于非炎症性皮损。在治疗的初始阶段,炎症性皮损经红光照射后较IPL照射消退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因为IPL主要是抗菌及抗毛囊角化,而不是破坏皮脂腺,6红光较IPL波长更长,更有穿透性,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位于真皮深部皮脂腺,从而可以提高PDT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但是经过多次治疗后,IPL和红光对炎症性皮损的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得出IPL可能起效较红光慢,但二者远期效果相同。综合二者疗效及其光源发生器价格考虑,采用红光作为ALA-PDT治疗的光源性价比更高。

在本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7%,和既往文献报道14%~22.39%7-9基本一致,主要为一过性的瘙痒、刺痛、水肿性红斑、色沉。我们发现红光治疗组皮损消退迅速,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可能与红光作用位置较深,导致真皮深部破坏,从而引起的炎症较剧烈有关,同时ALA药物具有光敏及刺激性,5因此我们在ALA-PDT治疗痤疮的过程中,应注意相应的护理工作。

1 Taub AF.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a pilot study.J Drugs Dermatol,2004,3(6 Suppl):S10-14.

2张杰,于波,钟绮丽,等.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及随访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 (5):314-316.

3陈向齐,牛高祥,刘向农,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51-1553.

4曹萍,吴颖,杜鹏,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6):553-555.

5尹锐,郝飞,邓军,等.不同浓度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4):245-248.

6 Sakamoto FH,Lopes JD,Anderson RR.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acne vulgaris:a critical review from basics to clinical practice:part I.Acne vulgaris:when and why consider photodynamic therapy.J Am Acad Dermatol,2010,63(2):183-193;quiz 193-194.

7张玲琳,王秀丽,王宏伟,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2):78-80.

8朱彩莉,王玮蓁,曾宪玉,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护理.中国临床护理,2010,02(5):409-410,413.

9刘科峰,孙波,吴丹丹,等.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比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1):999-1001.

(收稿:2014-06-23 修回:2014-07-06)

Comparation between red light and intense pulsed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GUO Ling,LIU Yun,HAN Ying-sheng,et al.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cheng,252000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red light and intense pulsed light(IPL)with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5-ALA)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cne.Methods:Forty-six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5-ALA.Then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red light and IPL respectively,once every two weeks,for 3 times.The efficacy was assessed after 4 weeks of the treatment.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s in the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82.61%and 78.26%,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Light and IPL have the equivalent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acne;PDT;red light;intense pulsed light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252000

猜你喜欢
戊酸炎症性红光
发红光的蔬菜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尊严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