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湖南长沙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苗晋锋/江苏南京农业大学
虽然各种因素均能引起乳腺炎症,但微生物感染,特别是各类细菌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超过80%的乳腺感染由以下五种(类)细菌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假单胞菌、克雷伯菌。此外,病毒(牛痘病毒、牛乳头炎疱疹病毒、口蹄疫病毒等)、各类支原体(牛支原体、牛生殖器支原体、加拿大支原体和微碱支原体等)、真菌(烟曲霉、毛孢子菌、毕赤曲霉等)以及其他细菌(分枝杆菌、芽胞杆菌和放线菌等)感染诱发乳腺炎也有报道。根据病原的传播方式,乳腺炎可以分为传染性乳腺炎和环境性乳腺炎,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杆菌为代表。近年来发现,乳房链球菌也是重要的环境性乳腺炎致病菌,在一些牛场发病率可以达到30%。
1.围产期奶牛免疫机能下降。奶牛围产期指的是奶牛分娩前后的一段时间。在这个特殊生理时期奶牛的生理机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分娩前,乳腺结构要发生重建,导管系统首先换发活力,然后乳腺基质细胞及乳腺上皮细胞快速增殖。乳腺在重构的过程中使营养发生再分配,较多的营养流向乳腺的生长,免疫机能下降。分娩前10d左右奶牛乳头开始变粗、松驰,该时期容易造成病原的趁虚而入。分娩后,初乳浓稠而难以挤尽,容易造成乳导管的堵塞,形成非菌性乳腺炎。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乳腺局部及整体免疫能力下降,并在分娩时降到最低。此外围产期嗜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趋化性下降,对病原刺激的反应性降低。
2.环境、饲养管理及创伤。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饲养环境(温度、湿度及通风)等。温暖潮湿的环境,糟糕的卫生状况有利于病原菌(特别是环境性乳腺炎致病菌)的生长。因此乳腺炎多发于高温多雨夏季及卫生状况不佳的牛群。此外,季节交替时多变的天气也是诱发乳腺感染的重要原因。饲养管理引发乳腺炎的因素也很多,如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挤奶不规范、消毒不严格等均能增加乳腺炎的发病率。各种创伤、乳导管针使用不当都会增加乳腺感染的几率。
此外,遗传、应激及其它传染病等均能诱发乳腺炎症。
奶牛乳腺炎根据是否表现出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乳腺炎和亚临床型乳腺炎(隐性乳腺炎)。临床型乳腺炎诊断显而易见,根据临床症状,如乳房是否肿胀,发红;乳汁是否有絮片或凝块产生判断。亚临床型乳腺炎一般无无明显临床症状,常规的视诊、触诊很难判断,需要借助特殊的仪器、试剂诊断。常见的方法有(1)体细胞计数法:乳腺感染后,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会照成乳汁中SCC增加。因此,可以通过检查SCC判定隐形乳腺炎的发生。SCC检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检查细胞数,间接法通过特殊的试剂的颜色变化间接衡量细胞数,如美国加州乳腺炎检验(CMT)法。(2)乳汁电导率检测法:乳腺感染后,血-乳屏障的渗透性改变,Na+、Cl-进入乳汁,使乳汁电导率升高,利用乳腺炎电子诊断仪通过对电导率的测定可判别乳腺炎的轻重。(3)乳汁pH检验法:通过检查牛乳的pH值判断乳腺炎的发生,一半乳腺炎时牛乳pH由弱酸性变成弱碱性。(4)NAGase酶活性检测法:NAGase酶是乳腺上皮细胞受损的关键酶,乳腺炎时该酶活性升高。(5)PCR检测法:PCR法快捷、灵敏、特异,可以检查多种乳腺炎致病菌。
当然,病原分离鉴定是判断乳腺炎发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1.综合防控。综合防控被证明是预防乳腺炎发生的有效手段。所谓综合防控是指从环境、病原和奶牛等乳腺炎发生的三个基本环节出发,通过采取控制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淘汰感染奶牛、使用疫苗及干奶期抗生素治疗等措施降低乳腺炎的发生。英国国家乳品业研究所(NIRD)1971提出的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控的五项措施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应用,有效的降低了乳腺炎的发病率。这五项措施是:(1)发现并及时处理发病奶牛;(2)泌乳后期用长效抗生素对所有奶牛的所有乳区进行乳腺灌注灌注,清除乳腺的持续感染病预防干奶期乳腺炎的发生;(3)淘汰反复感染奶牛,通常以同一乳区在一个泌乳期内感染三次为判断标准;(4)挤奶后对乳头进行药浴;(5)确保每年至少一次检查挤奶机,减少因挤奶机造成的传染。
2.乳腺炎的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治疗分为泌乳期及干奶期治疗。泌乳期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感染病原、减轻炎症,但是泌乳期治疗会照成弃奶及休药期。干奶期是治疗乳腺炎的理想时期,因为没有大量乳汁的稀释作用,药物在乳腺内作用的时间长,浓度高且分布均匀,治疗一般可获得良好的疗效。通常乳腺炎治疗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化学药物治疗。目前,抗生素、抗炎药物仍是治疗乳腺炎的基本药物。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与喹诺酮类,但是考虑人兽用药的分离,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禁用。抗炎药物可分为皮质激素类和非甾体抗炎药两大类。皮质激素中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异氟泼尼龙、地塞米松、可的松等。非甾体抗炎药按化学结构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等四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三方面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是此类药物的代表。它们的共同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干扰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进而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表达,缓解发热、疼痛、炎症等病理过程。但是,抗炎药物也多被禁止在兽医临床上使用。
除禁药问题外,化学药物还存在很多其他的不良反应:一是耐药菌株的产生;二是肠道菌群失调,影响采食等;三是药物残留。因此,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不能解决乳腺炎防控的全部问题。
(2)中草药治疗。该领域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很热门,国外称天然植物/动物提取物。中草药一般具有活性成份复杂,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等特点,在治疗奶牛乳腺炎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现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炎的治疗。中兽医认为,乳腺炎即奶肿、奶黄、乳痈。因饲养管理不善,久卧湿热之地,湿热毒气上升,侵害乳房;或因胃热壅胜,肝郁气滞,乳络失畅以致乳房气血凝滞,淤结而生臃肿;或因患牛拒绝挤奶,使乳汁停滞,乳房胀满等原因而导致本病。治疗乳腺炎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重在补气,活血化淤,加强正气,调经通络,宣散外邪等。许多中药方剂单用或与西药共用都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但是,中草药治疗仍有很多不足。中草药处方一般作用缓慢,疗程较长,用量较大,成本较高。另外,中草药还存在效果不稳定、生产工艺落后、配方不固定和检测困难等缺点。
(3)新型生物制品治疗。采用疫苗防治乳腺炎的发生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它通过注入灭活菌或弱毒苗激发病牛体内的特异抗体达到杀菌的目的。疫苗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抗原的变异,细菌不断地改变致病因子的结构使得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总是落后于细菌变异的能力。此外,由于病原、病因复杂,目前的疫苗很难对各种乳腺炎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作为免疫系统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介质,可诱导、促进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表达,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调节局部组织损伤。国内外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泌乳期乳腺灌注IL-2,可诱导血液中PMN向乳中迁徙,促进氧自由基的产生,有效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干奶期使用IL-2可使IgG1和IgG2抗体的局部合成增强,并降低乳腺炎的发生;重组牛IFN-γ灌注乳腺能降低人工诱发大肠菌性乳腺炎的死亡率,减轻临床症状。
(4)其他治疗。在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炎治疗方法还有肌肉注射催产素,激光照射乳房,对乳房按摩、冷敷、热敷和增加挤奶次数,对化脓性乳腺炎进行手术引流、防腐处理,用1%碘伏浸泡乳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