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
“知行合一”推进融合进程
专访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
信息化建设要体现“知行合一”,有了先进的理念,还要有实践,这样才能打破观望的僵局,把先进理念融入到大学各项具体工作,才能实现真正融合的目标。
——王涛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是高校第一批“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之一,是参与高校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及科研设施共建共享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早期实践者,也是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从起步到发展的见证者。
在接受本刊的专访时,王涛强调了“利益增长”对当下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这个利益不是金钱能衡量的,这是对师生们有切实的好处,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效率,便捷工作和学习,只有利益增长了,才能促使师生接受并实践,成为内生的动力,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真正融合。”
目前,各高校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王涛认为,“现阶段是一个融入融合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只有基于这样的判断,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十三五”规划,并为真正融入设定出技术路线图。
作为“211工程”的实践者与参与者,王涛分析,“985工程”二期是一个转折点,可以将信息化分为两个时期,之前是“互联网+教学、科研、管理的过程,是一个物理的加法过程”;而“985工程”二期之后直至现在,则是“融入阶段”,这个阶段既有物理的过程,又有化学的过程,现阶段是一个融入融合一体化的初级阶段。
王涛认为,未来要建设双一流的大学,信息化将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动力。结合刚刚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他认为,理念推广很重要,从本质上来说,除了办学理念世界一流之外,在管理技术、教学手段上也应该具备一流的理念和一流的方法,才能产生飞跃性的变化。
他进一步分析说,当前已经进入大学发展的关键机遇期,要把信息化转化为教学过程的内因,融入成为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推进的核心离不开“利益”的增长,即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科研的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只有这样的“利益增长”真正体现出来,信息化才能成为内生的动力,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同并实施。
作为国内较早开始国际视频教学实践的大学之一,中国农大从2005年起就利用在线视频开设了“世界文化差异”课程,这样的授课模式已经坚持了11年,下阶段,将把国际教学资源融入到本校的教学中。
这样的例子,在有着广泛校际交流和国际交流的院系中,较为常见。王涛认为,信息化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服务,应当给予系统性的设计和考量,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应该仅仅是技术的“秀场”。当前,信息化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建设的任务也应该相应有所变化。
“路修好了、货也有了,跑的车却是跟不上需求的,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产品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我们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好的教学产品和科研产品的支撑。以微信为例,如果微信能够支撑教育教学过程的交互,支持教学的协同、团队协作,为什么不能用,反而要各自投入人力物力,自己来开发?”王涛说。
近几年,中国农大做了大量的师生用户调查,针对教师和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产品、什么样的技术服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等问题,都一一做了调研和长期跟踪,并相应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缺少统筹,在部处和院系层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条块分割局面,比如某些部门也单独建设机房并拥有服务器集群,但下班机房锁门、周末无人值班,这种非连续性的服务,早已无法满足师生们的需求。从去年开始,中国农大着手对全校的服务器设备和管理数据进行统筹管理。据学校网络中心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全校物理服务器采购数量比去年减少一半多,但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降反升,师生的满意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据中国农大教务处处长林万龙介绍,学校也探索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工作,在三年间建设成了三个国家级的虚拟教学中心,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并实现人机互动。在此过程中,实现从系统性考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结合与融合。
王涛指出,建设体制上如何形成整体化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过去的信息化管理是点、线模式,但尚未成“体”,部门之间有厚厚的墙。现在要成面成体,推进顶层设计和整体建设管理模式。中国农业大学的“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中,要解决网络如何支撑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于师生生活,即“三个支撑一个服务”,解决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问题,使信息技术成为办学业务内在的因素和自然要素;同时要解决相应的机制障碍和保障条件。
在专访的最后,王涛说,“我们的第一阶段信息化用了十多年,现在是融合阶段,用信息化改造教育教学过程,并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一个过渡期,但我们不能在这上面花太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