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艳,丁国新,于秀华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如何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肯思考能动手、善于研究的新型社会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验课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标准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型实验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对专业课较为集中的大三学生开设的基础实验中增设了研究型实验,旨在锻炼学生自主处理各种科研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明显。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保鲜食品和食品保鲜材料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1]。普通的保鲜材料由于内部的有害小分子会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同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经过文献查阅和市场调研,选择出学生现有知识、能力能够做出结果并且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实验题目。壳聚糖(CS)和魔芋粉(KGM)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成膜性,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将壳聚糖和魔芋粉用于食品保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4]。选用壳聚糖-魔芋粉共混膜的制备做为研究型实验题目,利用聚合物改性的方法来提高膜的力学性能,并在达到保鲜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5],这一题目引起了同学们广泛的研究兴趣。
教师要求学生针对选定的题目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材料的性质、制备工艺和应用,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组同学选出研究组长,通过PPT汇报形式对实验方案进行答辩,并聘请相关的教师进行讨论,确立实验方案[6]如图1。通过这种方式,既训练了学生查阅、综合文献的能力,又能引起学生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兴趣,为学生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类型不同,实验组织和实施形式也不同。对于普通的验证性实验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相对复杂的实验,根据要求分组后共同完成;既复杂且链条长的实验,就要求各组分段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为了完成本实验,将全班同学分成9组,每组4人,每组的试验过程和数据分析独立完成,最后将数据汇总,进行组与组的数据对比。通过这种形式,既让每个同学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又使学生相互协作,体会到科研合作的重要性。
研究型实验的特点是研究中探索,实践中改进。当单体摩尔比、甘油用量不变时,随着防腐剂苯甲酸钠的用量逐渐增加,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水蒸气透过质量逐渐减小,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单体摩尔比为4∶1,苯甲酸钠的用量为6%,甘油的用量为1%时,共混膜性能最好。
图2是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与苯甲酸为6%的共混膜红外光谱比较图。添加6%的苯甲酸钠的KGM-CS-SB膜,1635 cm-1的吸收峰像移向1654 cm-1处,表明混合膜中壳聚糖和魔芋葡苷聚糖之间的氢键变弱[7]。这是因为苯甲酸钠的加入使得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致魔芋葡苷聚糖和壳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图3说明苯甲酸钠含量少时,增强剂的增强效应大于减弱分子间力的效应,因此随着其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也增加;但当苯甲酸钠的加入量大于6%时,减弱分子间力的效应将大于增强剂的增强效应,从而表现为随着苯甲酸钠含量的增加,混合膜的拉伸强度减弱[8]。
图4 中苯甲酸钠含量为6%的混合膜的X射线衍射图在2θ=21°时的峰强度明显比未加苯甲酸钠的混合膜的峰强度要低得多,这说明苯甲酸钠的加入部分破坏了混合膜的结晶结构,导致混合膜的结晶度降低[9]。图5是苯甲酸钠含量6%的膜经过不同时间的微波辐照后测得的XRD图。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结晶度逐渐降低。这可能是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导致壳聚糖部分降解,从而破坏了混合膜结晶部分的规整结构,使得魔芋葡苷聚糖和壳聚糖之间的分子力减弱,从而出现结晶度降低。图3是苯甲酸钠含量不同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未添加苯甲酸钠的混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小,为4.5MPa。当添加量变化时,拉伸强度不断增加,且在6%时拉伸强度最大,达到23MPa左右。当添加量从6%变化到9%时,混合膜的拉伸强度又呈下降趋势。
学生实验课成绩是根据实验综述、方案设计、课堂讲解及实验报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打分。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
本学期的研究型实验是初次在大三学生中开展,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与所学理论知识对照,既新鲜又刺激,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热情和兴趣。下一步将进行延展性实验,将每组制备的共混膜具体应用到食品的保鲜上,测试其保鲜效果,并与普通保鲜膜进行对比。今后,研究型实验的选题应该更贴近于人们的生活和科学前沿,将趣味性更好地融入到科学实验中,逐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
[1]G LLSTEDTM,HEDENQVISTM S.Packaging-relatedmechanical and barrier properties of pulp-fiber-chitosan sheet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6,63(1):46-53.
[2]FLORESS,FAM L,ROJASA M,et al.Physical properties of tapioca-starch edible films:Influence of filmmaking and potassium sorbate[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7,40(2):257-265.
[3]ELSABEE M Z,ABDOU E S.Chitosan based edible films and coatings:A review[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2013,33(4):1819-1841.
[4]RIVERO S,GARC A M,PINOTTI A.Composite and bi-layer films based on gelatin and chitosan[J].Journalof food engineering,2009,90(4):531-539.
[5]余家会,杜予民,郑化.壳聚糖-明胶共混膜[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440-444.
[6]宋慧君,高玉梅,汤克勇.明胶-壳聚糖共混膜的性能研究[J].中国皮革,2012,15:25-28.
[7]HOSSEINIS F,REZAEIM,ZANDIM,et al.Preparation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fish gelatin-chitosan blend edible films[J].Food Chemistry,2012,136(3-4):1490-1495.
[8]TIEN C,VACHON C,MATEESCU M A,et al.Milk protein coatings prevent oxidative browning of apples and potatoes[J].Journalof Food Science,2001,66(4):512-516.
[9]COSTA F,RESENDE J,ABREU L,et al.Effect of calcium chloride addition on ice cream structure and quality[J].Journalof dairy science,2008,91(6):2165-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