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庆贵,付印强,文运衡,朱莉莉,胡 丹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急诊儿科,广东深圳 518104;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科,广东广州 510120)
哮喘是儿童临床常见病,其实质是一种气道炎症反应,其中有多种细胞炎性因子参与[1-2]。现在,临床上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且其临床效果良好。但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患者,其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尤其是免疫系统,相比于成人,对于外界刺激更敏感,所以,对于儿童哮喘患者,在用药方面应区别于成人[3-4]。孟鲁司特是一种新型哮喘治疗药物,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儿童哮喘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孟鲁司特作为一种辅助成分用于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做一分析,并关注其对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6名因哮喘而就诊的儿童患者,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我们制订了如下纳入和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患有哮喘,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8年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指南》;(2)患者发育正常,智力正常;(3)患者就诊前1个月内无感染史,就诊前未服用过免疫抑制剂;(4)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就诊,且由直系亲属陪同;(5)患者未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6)患儿家属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和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组53例患儿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34±1.10)岁,常规治疗组53例患儿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27±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解痉、吸氧、平喘、止咳、抗感染等治疗,并使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6 h吸入一次,一次1 mg,并在必要的时候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此治疗方案需进行3个月,但本研究只取第1个月作为观察周期。
1.2.2 孟鲁司特治疗方案 孟鲁司特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患儿每晚睡眠前口服一片,6岁以下患儿用量酌情稍减。
1.3 研究指标
1.3.1 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比较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期间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参考《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5],临床症状评分分为日间和夜间两部分。在日间,如果患儿无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或气喘等症状发生,则记为0分,如有轻微或间歇出现,则记为1分,如患儿频繁出现上述症状,则记为2分,如上述症状持续发作,影响患儿学习和生活,则记为3分。在夜间,如夜间患儿无任何哮喘症状,记为0分,如有一次憋醒或早醒情况,记为1分,如有一次憋醒及早醒或有两次憋醒,则记为2分,如患儿夜间经常憋醒,但可间断入睡,记为3分,如患儿夜间无法入睡,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则记为4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之间的差异。
1.3.2 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主要比较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三项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
1.3.3 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后抽取患儿外周血,检测其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s-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1.10双人互相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孟鲁司特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处理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1个月后,孟鲁司特组患者日间和夜间临床症状评分皆低于常规治疗组,在这1个月中,孟鲁司特组患者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少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临床症状评分日间 夜间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次孟鲁司特组 53 1.43 ±0.32 1.54 ±0.41 15.49 ±4.59常规治疗组 53 1.98 ±0.39 2.10 ±0.48 20.10 ±5.52 t- 7.94 6.46 4.67 P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FEV1/L治疗前 治疗1月FVC/L治疗前 治疗1月PEF/L·s-1治疗前 治疗1月孟鲁司特组 53 1.33 ±0.22 2.46 ±0.19* 2.21 ±0.43 3.98 ±0.39* 2.04 ±0.40 3.03 ±0.22*常规治疗组 53 1.32 ±0.20 2.00 ±0.11* 2.30 ±0.35 3.39 ±0.41* 2.06 ±0.42 2.83 ±0.18*t-0.24 15.25 1.18 7.59 0.25 5.1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EV1、FVC和PEF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且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此三项指标均有所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孟鲁司特组患者FEV1、FVC和PEF指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IL-4和IFN-γ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IL-4水平有所下降,而IFN-γ水平有所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孟鲁司特组患者IL-4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而IFN-γ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ng/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ng/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IL-4治疗前 治疗1月IFN-γ治疗前 治疗1月孟鲁司特组 53 49.48 ±5.49 31.18 ±3.20* 22.21 ±2.10 29.75 ±2.11*常规治疗组 53 48.99 ±5.12 39.28 ±3.35* 22.19 ±2.03 25.69 ±3.00*t-0.48 12.73 0.05 8.06 P - >0.05 <0.05 >0.05 <0.05
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气道炎性反应[6],对于哮喘治疗的研究方向也主要是通过扩气管来改善临床症状和通过抗炎来降低患者气道炎性反应[7-8]。目前,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哮喘治疗方案,但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长期大量使用 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或引起严重不良反应[9-10]。有研究显示[11-12],白三烯是哮喘气道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介质,其对于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是组胺的1000倍以上,其分泌量的增多是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是否可以通过拮抗白三烯,来阻断其激活气管内各炎性成分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一个月后,孟鲁司特组患者日间和夜间临床症状评分皆低于常规治疗组,在这一个月中,孟鲁司特组患者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少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服用孟鲁司特钠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相关研究成果[13-14],我们认为孟鲁司特辅助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在于如下几点:(1)通过抑制白三烯的活性,来抑制气道嗜酸细胞的分泌,降低炎症反应强度;(2)直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来降低其合成和释放量;(3)降低呼出气体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以减少其参与体内炎性反应中充当介质的量,但关于此过程的机制尚无完整研究;(4)通过拮抗作用,直接抑制气道内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5)参与气道重塑,并在其中起到抑制作用。上述作用的结果,就是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强度的降低,并在临床上表现为临床症状的快速减轻和肺功能的快速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孟鲁司特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PEF和体内炎症反应因子IL-4、IFN-γ都有向正常水平恢复的趋势,其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支持了此点。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可以在儿童哮喘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之外的辅助用药,提高儿童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气道炎性反应强度。
[1]鲍一笑,华 丽.哮喘基因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6):1201 -1203.
[2]Rico-Rosillo G,Vega-Robledo GB,Silva-García R,et al Epigenetics,environment and asthma[J].Rev Alerg Mex,2014,61(2):99 -109.
[3]张铁栓,张国俊,刘 颖,等.2012年郑州市7~14岁儿童肥胖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9):862-863.
[4]Keast SL,Thompson D,Farmer K,et al.Impact of a prior authorization policy for montelukast on clinical outcomes for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a state medicaid program[J].J Manag Care Pharm,2014,20(6):612 -621.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6]Walker TJ,Reznik M.In-school asthma manage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children's perspectives[J].J Asthma,2014,14:1 - 6.
[7]赵德育,秦厚兵.支气管哮喘患儿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研究进展与对策[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4):249-251.
[8]Andrews KL,Jones SC,Mullan J.Asthma self management in adults:a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J].Collegian,2014,21(1):33-41.
[9]吴媛媛,谢新明,韩 冬,等.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0):844-848.
[10]金 玲,叶 婷.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口腔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3,13(4):61 -62.
[11]汪 峰,凌艺兰,史天陆,等.β2受体激动剂与激素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10):1794-1798.
[12]Singh RK,Tandon R,Dastidar SG,et al.A review on leukotrienes and their receptors with reference to asthma[J].J Asthma,2013,50(9):922-931.
[13]Papadaki G,Bakakos P,Kostikas K,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cysteinyl leukotrienes in sputum supernatant of patients with asthma[J].Respir Med,2013,107(9):1339 -1345.
[14]Niimi A.Cough,asthma,and cysteinyl-leukotrienes[J].Pulm Pharmacol Ther,2013,26(5):514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