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与多变

2015-12-11 20:05李艳
世界文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印度教头巾印度

李艳

早就听说印度是“宗教的博物馆”,但初到印度,却首先是通过那一件件在我眼前跃动的瑰丽多变的服饰来感知印度文化与宗教的多元共生并存。一会儿是肃穆简朴到极致的修行者,一会儿是绚烂华艳的沙丽,甚至还有崇尚与自然合一、完全不穿衣服的“天衣派”, 印度的这种多样性往往令人目瞪口呆,怪不得人们都说印度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度。

印度有很多原生的宗教,比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除此之外,很多外来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印度也有众多的信徒。这与印度地理位置有关,它横卧在南亚次大陆炙热的阳光下,三面环海,北部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四周有天然的屏障,只在西北部有一处低矮的缺口,因此在历史上总是从这里经受到外来侵略。外来民族的入侵,给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带来了不同的成分。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自由选择独具特色的服饰,穿得多元多变、我行我素。

我们从德里往南行,在北方可以看到很多裹着头巾、蓄着大胡子的锡克教徒。锡克教是15世纪从印度教分离出来的一个教派,是综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而成的。锡克教这种特别的头巾被称为“塔布”,是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中间凹、两侧膨起的圆包状,样式相对统一,但棉、麻等材料及颜色多变,我见过最多的颜色是褐色。印度北方的男士比南方的高大帅气,而身着这种锡克教服饰则格外衬托出男士的勇猛英气。锡克教本身就比较尚武,也追求平等,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情选择头巾,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终生不剃胡须不理发,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据说,锡克人除了睡觉和洗头时要摘头巾,其余时间必须是头巾裹头,就连参加运动会也不例外。他们认为头顶不能空空向天,那是对神灵的不敬。裹这样一个“塔布”并不容易,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蛇形盘在头顶上,然后用大头巾缠绕,样式为两边对称呈规则状。如今,这种锡克头巾随着印度文化流传海外而广泛传播,几乎成为印度人的一个标志性装饰。在宝莱坞的很多电影中男主人公都是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

越往南方走,印度越富有,女人身上的纱丽也就越艳丽。“天竺好繁”,印度教那浓郁的宗教气息会通过纱丽弥漫出来。印度教大概是世界上最神幻、最多彩的一个宗教,代表男女生殖器的建筑及图案随处可见。它像希腊人一样关注人体艺术,只是希腊更关注人体运动锻炼后的健美,讲究肌肉坚实和线条丰满;而印度的女性美则是婀娜柔美——特别是柔软的腹部,使她们在舞动的时候更显妩媚。纱丽不光颜色亮丽,更是贴身修饰出女性的窈窕身姿,据说中国绘画中“曹衣出水”的画法就是深受印度的影响。

印度的纱丽真是美得酣畅淋漓。印度的女人似乎总是盛装而出,且不说在旅游景点那满眼跳动的华美,即便在一个小渔村,女人们从船上买了新鲜的海鱼,放在一个大盆里顶在头顶运往市场,那些劳动的女子依然色彩艳丽。再看那些在沙滩上歇息的女人们,没有一个的穿戴是苟且随意的,明艳的纱丽不时在眼前跃动。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纱丽抵挡住了外来文化的风蚀,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民族风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看到印度女人肆无忌惮地用这么多色彩装扮自己,怎么能不怦然心动呢?印度女人喜欢宽松飘逸的纱丽,穿起来凉爽舒服,这与印度炎热的气候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深受印度教的影响。印度教的教义要求修行者尽可能少穿衣服,印度女子的纱丽和印度男子的多蒂这两种衣服都是完整无缝而不经过任何裁剪的,这种没有接缝的无缝衣被认为是“净衣”。在宗教活动等场合,都一定要穿用这种无缝衣,来体现印度人的修行是洁净的。

纱丽是用一块四五米长的布料缠绕到身上。穿纱丽需要技巧,其下摆要长短适中。穿纱丽走路,上坡时尤其得提防别被纱丽绊倒,因此穿纱丽走路总是摇曳多姿、分外妖娆的。纱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被称为“能裹住女性所有美态的服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大丝绸出口国,而印度对丝绸的消费量远大于中国,且花色设计上别具特色,似乎那已经不仅仅是对纱线的编织,还融入了太多的情感和心思。印度人在服饰上往往不讲究对称或明显的条理,而是对一团一簇的密集事物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装饰繁缛象征着生命的繁盛,服饰的精致和华贵可以成为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印度的美,美得繁复。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道:“头上戴着花环,身上佩着璎珞”,“花环宝冠,作为首饰,镯子璎珞挂在身上。有的富商大贾,只戴镯子”,“耳朵穿孔”,“身上涂各种香料,所谓梅檀、郁金就是”。今日印度的男人女人依然喜欢披金戴银,珠光宝气,戒指、项链、耳环是常见的,此外还有鼻环、手镯、脚镯、脚铃、头饰等。在印度舞中,手势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语言,所以印度人非常重视手镯,一圈一圈最多可达20个;也有很多跺脚的动作,有脆响的声音、急促的节奏,所以印度女子也佩戴脚镯和脚铃。来到印度,你一定会被街头店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小饰品所吸引,热烈的色彩和闪亮的光泽会让你幸福感倍增。印度人喜欢黄金饰品,在他们看来,金色是最辉煌灿烂的颜色,也是最具能量和质感的高贵色彩。印度女人的前额中间会点红色吉祥痣,这不仅代表已婚,也象征着喜庆吉祥。而源自穆斯林的鼻饰环则是最独特的妇女饰品之一。印度人似乎还嫌这色彩不够丰富绚烂,往往还要用颜料在身体上绘上各种花纹,从胳膊到手背、脚背、手指甲、脚趾甲,甚至连肚皮都不放过。我们也颇有兴致地买了一种可以画在手、脚上的红色图案(印度人叫它“迈何迪”)印章,体验了一把色彩簇拥的美丽。

性爱与苦行是印度教的两端,所以它也就拥有了华丽与简朴、纵欲与禁欲的两面。马克思曾归纳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纳特的宗教;既是舞女的宗教,又是和尚的宗教。”所以走进印度的任何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修行者,他们的穿着简单到极致,身上披挂着橘黄色的棉布,裹着红色头巾,看上去衣衫褴褛,须发合一,甚至有几分乞丐的模样;或席地而坐,或闭目冥思,或喃喃祷念,旁若无人地进行着他们自己的宗教仪式。这些苦行者生活至简,以苦为乐,以超越尘俗、自我放逐乃至自虐的方式来进行修行。他们散布在恒河边、田野上、神庙前,身边徜徉着自由温和的牛羊和身着靓丽纱丽的女子们,让你静静地感知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的苦难与辉煌。

在印度,有超过8亿人信奉印度教,约占总人口的83%;其次为伊斯兰教,约占11%。他们之间的冲突曾引起印巴分治。在一次长达十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卧铺上,我们偶遇了一个穆斯林家庭——一对父母带着自己的女儿、儿子,还有一个侄女出行。女儿只有五六岁,穿着紫色的衣服,戴着耳环、项链,展示着自己美丽的容颜。而她的表姐十七八岁,正在读大一,穿戴着黑色的面纱和长袍。一般说来,穆斯林的少女在十三四岁前比较自由,生活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禁忌,但过了14岁,她就得开始戴面纱、穿长袍,把自己严密遮掩起来,并且要随同父母到教堂去做礼拜,从神圣肃穆的宗教氛围中学习一个穆斯林应守的规矩。遵循伊斯兰教教义遮盖羞体的规定(男子从脐下至膝上为羞体;妇女除手脚外,周身皆为羞体,不能暴露),她们把自己的容貌掩盖在一袭柔曼的轻纱中,不让他人明视,否则就是犯戒律之举,会受到别人的嘲讽和斥责。我们玩得正高兴,同行的一个帅哥坐过来,她的父亲马上要求女儿把自己的黑色面纱戴上。不过,据说如今在印度一些较为开放或文化发达的地区,妇女也不再把面纱当作必戴的饰物,她们认为拥有一副娇美的容貌同样是主的恩赐,展示自己的容貌,也是在展示主的恩情。

在旅途的终点克纳塔克邦,我们终于接触到闻名已久的印度耆那教。印度只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但耆那教却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宗教,圣雄甘地的非暴力绝食行为就深受其影响。它的创始人筏驮摩那(称作“大雄”)比佛祖释迦牟尼出生早33年,而两个人的经历和教义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个人都出生富贵,结婚生子,然而又都放弃了一切,出家流浪苦修,终于在树下悟道;再比如他们都反对区分等级、贫贱的婆罗门教,主张不杀生、不蓄财。筏驮摩那这样阐述自己“不杀生”的教义:“所有的生命都一样,我想活着,其他的生命和灵魂也是这样。我想存在的本能是普天共有的。每一个活的生命都贪生畏死。我们注定每一个都想远离痛苦。所以让我们用爱心承担起这个责任,尽我所能不伤害任何生命。”尽管这段话出自2500年前,但其中没有任何神教天启的气息,只是一个洞彻世事的悟者的理性选择,出自一份对一切生灵的悲悯而愿意守戒承担起爱的责任,那一份由己及人的善良乃是东方所独有。这让我们今天读来仍然会有一种朴素的感动。

筏驮摩那被尊称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大雄的塑像在今天的什哇南贝拉果拉,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是个极为巨大的塑像,高17米,全身赤裸,矗立在有五六百级石阶的小山之上,远在40公里外也能看到塑像。耆那教也叫裸形外道,从这个名字就可以大约了解这个宗教的一个特色。供奉的神像虽全为裸体男性,但并没有情欲色彩,或立或坐,并不凸显男性特征。耆那教还是一种禁欲宗教,筏驮摩那曾经裸体行乞,而其教徒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被称为“天衣派”;而另一个教派只穿象征廉洁的白衣,被称为“白衣派”。天衣派的教徒常常手持孔雀毛做的掸子,用以驱赶路上的小虫,以防不经意间伤害生灵。耆那教还是有一些极端之处,比如教义规定不杀生,他们就素食,甚至不务农,因为农业劳作会伤害地里的虫子;他们不能在黑暗中吞食食物,害怕不慎造成苍蝇、蚊子等小昆虫的死亡,甚至还有绝食等行为。

印度服饰文化如此繁荣辉煌也造就了其发达的纺织业。除纱丽之外,旁遮比服、阿里巴巴裤、克什米尔大围巾……当一件件精美、神奇却并不昂贵的针织品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装扮和收藏,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享受!

猜你喜欢
印度教头巾印度
印度教艺术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四条头巾
喜迎春天
泉州开元寺印度教古石雕考
头巾的颜色
头巾的颜色
阿拉伯人的头巾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