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毅
被现代教育技术绑架,也是当今教育被“绑架”的现象之一。
技术,原本仅是程序方法精细化、智慧化后的工具,它无法代替人的思想、理念、信仰、意志,或者说无法替代技术背后的文化。这是有百年前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佐证的。如今可好,走马灯式的教育技术更新,技术似乎成了包医教育百病的良方——白板代替了黑板,课件代替了亲历亲为的书写,录音代替了老师的范读,慕课代替了身边教师的讲授,“同屏互动”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
教育装备技术的现代化、时髦化被等同于教育的现代化了!
慕课,或许能解决大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但对中小学生而言显然用武之地不大。慕课,最大的特征是学习内容与方式的自主选择,而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选择能力都无法对应如此学习模式。试问:慕课后,班级授课是否还要保留?假如需要,课堂秩序如何保证?课堂生成谁来导引?倘若慕课就能提升教学质量,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症结,那么,全国每个学段、每门课程安排一两位名师、高师即可,其余教师或做“助教”,或下岗、转岗,舍此别无出路!
“同屏互动”同样让人疑窦丛生。思想的、精神的“互动”,确实可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各自有两个苹果。”但前提是两个有“苹果”的人,即智者。假如是两个傻子互动,“互动”后难道还不是两个傻子吗?笔者亲历过两次“同屏互动”,结果大失所望。何也?两次的“互动”姑且不说技术的障碍,仅有限的那一点“互动”也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言不及义,虚与委蛇。除了证明不同空间的学校可以在统一时间听课、评课外,别无它用。“互动”的技术支持重要,还是内容、质量更重要?不言而喻。当互动者不知如何看课、评课、研讨问题时,当身边的同行在业务上都“老死不相往来”时,如此的“同屏互动”价值何在?
万能的“技术主义”啊,你已经绑架了教育,尽管我们还说不清绑架的主体是技术本身,还是技术背后隐藏着的人。
鲁迅先生曾讽刺过换汤不换药的“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假如,你对这些看似新鲜,骨子里卖的还是陈汤旧酒的东西判断上有些贰心、步履上有些迟缓,完了!“创新者”就会说你“守旧”“保守”“不思进取”“无创意”“老一套”“跟不上时代步伐”“拒绝改革” ……为了洗白自己,为了不“落伍”,为了所谓的“与时俱进”,不少教育人就“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了。
这难道不是被“改革”、被“创新”、被专家绑架,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