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宇光
摘要:本文从课程体系中各类型课程本身和各类型课程间的关联性两方面对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农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方案。
关键词:能力本位;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03-02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起源于北美,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系统论强调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构成系统的整体具有了新的功能和特性。即合力的作用大于散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较大程度地整合资源,以较小的教学投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课程体系整体功能的增强要求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主要有两种方法,包括课程体系中各类型课程自身的完善以及各类型课程间关联特性的增强。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各类课程自身的完善
1.理论课程的改革。现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往往与实际脱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改革现行理论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综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的综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综合[1]。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开放性,都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得到解决。高校课程要在内容方面进行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开设综合学科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课程进行整合是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2)减少理论性知识,增加方法性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教会学生学习的口号。”现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但一个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学完的,我们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少说结论,多提问题,多教方法性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思维方式。(3)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现阶段存在着学生为了学而学的现象,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大学英语”课,大多数学校安排两学年,很多同学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学习英语,通过之后往往就不再学习英语了,并且英语教材内容陈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选择时代性较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选择这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笔者也提倡将两年英语课程安排为四年,使学生能够不间断地学习,真正提高大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2.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改革,培养创新精神。(1)更新实验内容,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由于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因此,应及时删除、修订那些知识陈旧且结构不合理的实验内容,增加与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实验,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认同和主动参与。(2)调整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验证性实验在规范好了的实验框架下进行实验,若无操作失误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意外。因此,学生所写出的实验报告大同小异,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增加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由教师集中分析,评选出好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2]。(3)增加实验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培养综合能力。由于现有农学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连贯性较低,学生所学的实验技能较为单一,不能形成综合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因此,要加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降低认知性实践比重,提高生产性和科研性实践比重。认知性实践如让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来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生产性和科研性实践注重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让农学专业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跟随指导教师进行完成科研任务,激发同学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5)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不足,加强实践课程教材的编写。目前农学专业的实践性教材多以实验指导书和实习指导书形式为主,很少有专用教材。在实践课程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对实践课程教材的研究,编写“教、学、做”融合的一体化教材,既具理论性又具操作性。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
二、农学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各类型课程间关系的优化
“结构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关系重于关系项”。因此与课程体系各组成部分自身的完善相比,各组成部分间关系的调整更能促进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1.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由于大学生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表现出多样性,因此,课程形态的多样化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必然的趋势。因此,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应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做出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因材施教。
2.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农学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分强调实践课程的作用。因为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基础,只有学好理论课程才能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反之,学好实践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重视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应增加实践课程的开设,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endprint
3.处理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分科课程强调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者是相对的概念,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农学专业的现行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开设相对较少。由于农学专业的最主要特点是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因此,应加大综合课程的开设比例,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学习和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课程侧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当前的农学专业教育强调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对学科课程有明确要求,而对活动课程并没有任何规定。因此,在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增设更多的活动课程,如各类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以及专题讨论等。
三、农学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试图为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主要采用课程组合多样化,这是指各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不同比例、不同搭配和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中的不同位置等。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和具有普适性的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为几大课程模块,在每个模块内提供不同课程供学生选择。主要内容是:
1.提高综合课程开设比例。主要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实践课程开设比例,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原有理论课程中的实验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将实验课程与实践课程根据内容重新组合,形成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3.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构建模块化课程,学生除学习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各大模块中进行选择。我们将理论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任选课四大模块。其中公共课模块包括马列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组成;基础课模块包括数学类、化学类、物理类和管理类课程;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拓展和提高课程)。公共任选课模块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在实验实践课程中根据其能力层次也构建出基础实验模块、田间农学认知实验模块和专业科研训练、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三大模块。实验室内基础实验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目标;田间农学认知实验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专业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和毕业设计模块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
4.加大各类活动课程的开设力度,构建活动课程模块,并将其列入课程体系的必修环节,学生可在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修读。
参考文献:
[1]纪德奎,张连生.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60-161.
[2]李瑞莲,刘爱玉,易镇邪,周仲华,王峰,陈灿.农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方法略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17-18.
[3]孙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考[J].教改探骊,2013,(20):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