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 蔡银珠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繁,并逐渐成为突发公共事件最易发生的场所。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会对学生本人造成危害,也会对社会、学校、家庭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深层次分析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这将有助于有效地降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其对学生的伤害,降低学校的损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处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17-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现代传媒和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不断变化。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内部的变化也悄然而生。随着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普及阶段,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其易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而卷进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中。例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9年发生的“甲型流感”事件;2013年3月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2013年6月,太原理工大学突发大火事件;2014年7月,厦门大学吴××性骚扰研究生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都表明,高校的安全和稳定,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当高校成为了突发公共事件最易发生的场所,不但会对学生本人造成危害,也会对社会、学校、家庭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期,本研究有助于有效地降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其对学生的伤害,降低学校的损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思想观念扭曲导致高校突发公共事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是,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少,对新旧事物缺乏比较,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只是一味接受新的思想,因此造成部分大学生思想信仰弱化、责任意识淡化、消费观念扭曲等负面影响,这也难免会引发一些校园突发公共事件。
2.大学生特殊心理问题诱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单亲、再婚、残疾等特殊家庭,因这些特殊家庭的特殊教育环境使得孩子们不能够正常成长,极易造成其心理的敏感、脆弱、容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这些不健康的心理使得他们行为方式偏差,易诱发大学生群体中的突发公共事件。
3.学校管理制度漏洞引发突发公共事件。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管理上的漏洞开始显现,硬件设施的破旧、教学楼的失修、水电设施的毁坏等等,这些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学生与管理者的沟通不畅以及突发事件的防治机制的落后等等,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不满情绪,导致了一系列的高校突发事件。具体表现为:一是大学生与管理者的沟通不畅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二是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三是防治机制不完善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
4.自我管理能力缺失诱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现代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缺失自我管理能力,如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与人交往能力缺失等,都使他们忽视了自己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培养,不会主动去学习和培养自身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使得他们不能冷静分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使自己卷入突发事件中。能力上的缺失,导致了校园突发事件更容易扩大,遍及更广,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5.过分迷恋网络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率可以达到99%左右,其在方便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于缺少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网络的危害尤为明显。很多学生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网络游戏中,甚至逃课打游戏。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生活非常自闭,造成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恐惧,开始不适应现实生活,这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三、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对策
1.构建有效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系统。构建有效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系统,可以从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提升大学生应对能力这两个方面来做好体制预防和认知预防。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做好体制预防。主动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建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体系,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对财产和人员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积极维护校园、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要建立有效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系统,必须有体制上的保证,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建立相关的专门机构来管理和执行。例如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后勤保障、危机保安、心理辅导等机构。各二级学院也相应地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小组,由二级学院分管工作一把手、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各班班长组成。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的运转过程中要遵循计划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2)提升大学生应对能力,做好认知预防。在高校中,与学生正面直接接触的是辅导员,不管是在学生的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辅导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指路人。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能够比较全面地深入到第一线,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事件的动态,并且在处理时,可以控制事件的扩大,减少伤害的增加。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可能诱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因素,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以及宣传工作,加强危机心理预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
2.建立高效应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机制。有效的处置策略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机制时,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积极配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的各个环节,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办事效率。
(1)高校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作用,保证机构的人员配置到位,各职能部门之间能有效协调、沟通,积极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力争将事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降到最低,确保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尽快恢复,避免突发事件使高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在事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委员会能及时做好总结和创新,降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提升高校自身应对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度策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应立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度,控制事件的扩大,尽可能地减少事件带来的损失。第一,相关领导要到现场,及时做好应急处理的调度工作,组织好各部门开展工作,调动资源,尽快解决事情。第二,主动采取措施,必要时联合校外部门联合解决,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度。例如大面积的火灾、食物中毒等,仅依靠校内的相关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不仅在人力上严重缺乏,而且还没有相应技术的支持,我们要请相关的部门和专家来解决,同时要做好财力上的调度,确保火灾、中毒中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第三,保卫部门和各学院相关人员要紧密联系,必须联合起来做好监测工作,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连环爆发,这也是体现策略中人力调度的一方面。各学院应及时关注突发事件当事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举止,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宣传部门做好信息的发布策略。在2003年“SARS”盛行的初期,由于部分学校没有及时、准确地发布SARS传播的信息各种消息,谣言盛行,造成家长紧张,学校师生恐慌,无法安心上课,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混乱,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受影响。所以说,信息的及时、准确的发布,对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破除外界的谣言,消除学校与外界的误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若处理不当,则会加剧学校的负面影响,对学校和师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做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恢复策略
突发公共事件事后的恢复工作是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事件发生后,一方面要关心突发公共事件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根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以人为本”原则,首先要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在接到突发事件发生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学校医务室要派专人前往查看是否有学生受伤,对受伤学生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果医务室条件有限,无法施救,就需拨打求救电话,送至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另一方面要跟踪关注突发事件受害人的心理健康。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跟踪、辅导,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帮助受害人走出心理阴影,正常学习和生活。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后恢复机制能尽快使师生从突发事件中走出来,恢复到正常的教学状态来,同时还能够重新建立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
五、做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事后总结
突发公共事件过后,就要善于总结和创新。首先,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应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形成书面材料。要将每次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案例编入成册,在全校的危机管理教育中宣讲,提高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同时,也能帮助学校管理者积累经验,找到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其次,要创新管理工作体系,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事后总结工作,使各高校的机制能够更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校园的需求。各高校不能以一次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防止下次类此突发事件的发生,积极完善处置机制,与时俱进,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防治体系,减少学校的损失和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付军.论校外公寓校园文化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04,(2).
[2]薛澜,张强,钟开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董传义.危机管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张永理,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