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波诡云谲,风云变幻,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巨大的下行压力,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势,何去何从,如何持续发展、永葆基业长青,是消极等待、静观其变,还是积极反思、深刻调整,这是每一个企业家需要面对的涉及企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柏拉图曾用“哲学王”理念强调哲学智慧对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同样,企业用哲学思维观和方法论,剖析成功的共性,提出长久发展理念,牵住发展的“牛鼻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探讨“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的哲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科,一直指引着企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为今天的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提供了发展的工具、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钥匙。实践已经证明,高明的企业,巧妙地将生存、发展、经营、管理、创新、文化这些平时人们耳熟能详的哲学理念,转化为企业经营方式,运用到企业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之中,揭示企业成功共性特征和普遍规律,不但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而且将挑战转变成机遇,将困难化为资源,使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新”与“旧”。认清大势,企业才能有的放矢。毛主席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清醒地认识到旧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因此,中国经济要摆脱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的“旧常态”,要适应“新常态”,这样企业才能化解产能过剩日益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增大的矛盾。遵循“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新”与“旧”的矛盾转化规律,以积极的经营策略去消解企业发展进程中的消极因素和弊端,“去泡沫”“去杠杆”,挤产能过剩“水分”,调整和化解企业累积的失衡因素和矛盾,增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进”与“退”。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蕴含着进与退、上与下的矛盾,它们既互相矛盾、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互相转化,追求良性、积极向度的平衡和发展。企业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原则,掌控企业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适时平衡企业发展的条块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新常态”要求企业有“进”有“退”。这种辩证的“退”,就是放弃一些只适应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的落后产能、落后发展方式,减少依靠要素投入和驱动的产业,降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份额;“进”就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环境承载能力要求,追求低碳、绿色、循环、高效增长的新发展方式,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技术创新的引擎作用,增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多生产适应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高水平引进与大规模走出,发展以质量为主的差异化竞争。辩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通过积极的转型升级,营造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台阶。
“质”与“量”。“质”与“量”是辩证统一的。“量”是对企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强调,“质”是对企业发展质量的要求。“质”与“量”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量”以“质”为前提,坚持“质”字当头,质中求量,把握企业发展的合理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张长期持续下去。如果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忽视社会效益、环境指标、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企业结构属性的合理性,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攀比高速度,导致企业大起大落,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只有在“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量”是“质”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实力,更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新常态”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认识,有利于中国企业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和理解企业发展大势,保持企业平稳快速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新常态”下企业追求“质”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企业注重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做到企业产品质量更好,企业结构更优。当然,企业注重“质”的权衡,并不意味着“弃量保质”,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质与量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没有质的量和没有量的质,都是不存在的。但如果企业没有“质”的保障,不但不能实现“量”的快速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的无序和混乱,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局。“新常态”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保障企业长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传统与创新。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大多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驱动企业发展,这种模式是一种守成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品缺少创新,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市场得不到开拓。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传统企业,没有夕阳的传统企业,只有夕阳的企业传统。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深度调整。不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不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企业就会丧失竞争力,就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传统企业不仅需要高水平引进来,还需要大规模走出去。应实行绿地投资,用当地资源创造新的效益。随着企业并购重组和生产方式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企业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没有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就无从依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主体。中国的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主动求变、努力创新,在适应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持续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应该说,在创新方面,华为公司是有口皆碑的。
华为公司堪称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标杆之一,曾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2014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 870亿元,其中约65%的收入来自海外,毫无悬念地超越了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从哲学角度,梳理华为的成长历程,剖析华为生存哲学、发展哲学、经营哲学、管理哲学和文化哲学,为我们全面深刻了解华为怎样适应“新常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真正洞察华为成功之道,学习华为传奇背后的商业逻辑。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不足30年的华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超越众多百年老字号的跨国企业,创造了中国企业前所未有的传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而这一切都源自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企业哲学思想。相比华为在物质上创造的巨大财富,华为的企业哲学思想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启示更加弥足珍贵。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机遇往往钟情于勇于改革创新的企业。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互联网+N”,代表新的创新技术,创新时代的到来,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垄断行业的放宽准入和混合所有制等,进一步厘清了政府权力的边界,释放了市场活力,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本身的创新,为自身发展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可以说登峰造极,而工业物联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转型当中很痛苦,企业不转换角度和观念,在“旧常态”可行,在“新常态”的转型中就会很痛苦,所以要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
对于长期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的企业来说,“新常态”是机遇大于挑战。企业家们只有以良好的心态,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摆脱换挡焦虑、创新惰性、速度情结,积极拥抱变革,引领变革,告别旧路,勇于探索,敢于试错,闯出一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新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努力走在时代前列。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家电制造业普遍遭遇瓶颈,企业增速放缓,利润稀薄。海尔作为最早跻身千亿俱乐部的家电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值不如同属千亿阵营的格力和美的。海尔原来的优势产业如空调业务也进一步被格力、美的超越,冰箱、洗衣机业务虽然仍具优势,却正受到来自国内外大家电企业的不断蚕食。随着近些年互联网企业如乐视、小米等跨界对手的杀入,以及电商大有进军上游之势,传统家电企业越来越有沦为“代工厂”的可能。作为传统家电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海尔一直是工业时代管理哲学的忠实践行者,张瑞敏亦以其管理思想在中国工商业界享有领袖地位。现在,这家高峰时期拥有8万名员工、3.5万家专卖店和6 000多个服务网点(不包括农村)的企业,决心彻底地向互联网转型。变革的推进非常艰难,直至现在,也只推进了很小的一部分。海尔没有先例可循,也没给自己留下后路,前景亦很难预料。即使在公司内部,现在仍有很多人感到茫然。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离开,要么进入转型后的“小微”。
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海尔变革被媒体形容为自革命,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被理解为“万人大裁员”。藏在水底的另一部分,则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推倒重来。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巨无霸,海尔都居安思危,自我革命。广大企业该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增长速度放缓,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呢?唯有将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适应“新常态”的主要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加快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认识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的辩证关系,探讨解决传统企业适应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挑战的办法;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这些都将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推进创新、弯道超车提供机遇。
“国内”与“海外”。在欧美日低增长高失业和结构性改革进入囚徒困境,中国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全球经济背景之下,全球经济“新常态”给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带来了大好时机。一方面中国企业可以进行海外并购取得新技术,这是传统的高端制造业、科技小企业进入到新产业的很好机会。企业到海外并购,把技术用并购方式购买回来,这是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海外投资。中国劳动密集型竞争优势不断丧失,一部分大企业可以经营品牌,搞市场渠道管理和研发,但这部分企业数量非常少,大部分加工企业的唯一出路是转移到海外,到工资水平比中国低的国家去。这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面临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的一个选择。另外,产能过剩的行业,钢材、水泥、玻璃等,在世界上还是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那么差,要改善基础设施需要这些建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转移到海外去,利用当地巨大的市场需求,把我们现在已经固化的产能变成新的投资。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要更加注意发挥和探索两个资源,即国内的和国际的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即国内和国际市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高强度开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高密度的养殖,已经严重超载,导致环境恶化。国内市场增速下降,企业需要大力拓展国际空间。我国企业有很多好的产品和服务,资本也有一定的积累,国际上的交流也更多元化,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下,“一带一路”战略又给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打开市场提供了方便。因此,拓展国际空间是中国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新希望集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向海外发展了,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建了40多家工厂,主要是食品、养殖业、肉食品加工、饲料业等行业。他们的战术是在发展中国家自己建厂,在发达国家谋求合作,在资源好的国家买资源。现在他们每年以大约新增10家厂的速度进军海外市场,已把拓展国际市场作为其主要发展战略之一。
适应“新常态”,正泰集团作了很好的实践。他们按照中央的战略决策,立足自己的实际,学习欧洲、美国先进的经验及成功的做法,撇弃不适宜中国实情的部分,内部优化管理,外部创新升级,对内问题导向,对外市场导向,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抓住“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提供的至少几万亿美元的机会,整合资源,抱团出海,高水平收购发达国家优质的技术、装备、人才,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