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专业也呈现出方向化和融合化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尝试融合旅游管理专业会展方向和景区方向的特点,做到既能够符合旅游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又具有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从而培养出既精又专的综合型讲解人才。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展览讲解员;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38-02
一、《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制定的背景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旅游教育几乎与旅游发展同步并行[1]。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从起步,到发展,再到细化和分化,旅游专业也随之呈现出细分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如2008年公布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试行)中即显示旅游管理类专业包括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七个专业[2]。这些专业虽然名称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体系不同、学生就业面向不同,但由于同属旅游管理类,同根同源,彼此在诸多方面又关系紧密,相互渗透、彼此融合。
考虑到专业设置既要做到专业化,又要保证学生尽可能广阔的就业面,在目前江苏省的五年制高职院校中,除少数旅游专科院校能够开设较为细分的专业外,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类专业仅开设其中一两个专业,更常见的做法是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开设专业方向,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其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景区方向和会展方向;涉外旅游专业下设旅行社方向和旅游电子商务方向。旅游管理和涉外旅游两个专业在平台课的基础上,又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实现了方向设置与市场需求、学生特点与就业面向、平台教育与方向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发一个既有鲜明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又能兼顾旅游管理类细分专业需求的技能鉴定方案,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受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制定的《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便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二、职业技能鉴定制定的依据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要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3]。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讲解员属于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具体是指对展览内容进行讲解、宣传的人员。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接待;讲解;讲解词编写;业务指导与宣教活动组织。其对应岗位主要为博物馆讲解员、展览馆讲解员、景区讲解员等。该工种分为五个级别,即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等。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旅游管理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毕业生应具备三级(高级)职业技能认定。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处的苏州市,仅有讲解员初级工鉴定方案,是由旅游局组织认定的,主要针对景点讲解。该讲解员工种没有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属地方性工种,且仅有初级工鉴定方案,没有中、高考试方案。
而《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的要求,结合苏州地方旅游业发展特点,满足旅游市场需要以及学生获取技能鉴定证书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的题库和考试方案。
三、《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的特点
1.以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为基础。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它描述了该职业岗位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也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以《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为基础,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四本教材(《展览讲解员》基础知识、初级、中级、高级)为主要参考资料,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的制定,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题库开发。根据方案,运用试题库,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组织对鉴定对象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试。
2.初、中、高级鉴定方案一脉相承。《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和题库根据不同级别展览讲解员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分类,分为三级(高级)、四级(中级)和五级(初级),并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了具体化和典型化处理,以此来测量鉴定对象是否具备展览讲解职业能力。等级之间进行了梯度化处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在难度上逐级递增,在体系上一脉相承。同时,该方案还强调了展览讲解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性。例如,中级方案中考核一般讲解词的编写,高级方案中则考核针对不同对象讲解词的编写;高级方案中还增加了高级讲解员对初、中级讲解员进行业务指导的相关内容。
3.以苏州地方旅游资源和行业需求为特色。《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一方面要建立在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地方产业资源特点和行业需求进行制定。苏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和博物馆众多,且资源品位较高。《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中不仅涵盖了展览接待、讲解、讲解词编写等通用知识和技能,还结合了苏州旅游资源和行业需求情况,加入了苏州地方旅游知识,如苏州园林、民俗、工艺美术、评弹、昆曲、古城、建筑等多个知识模块。这样,通过《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获取职业资格的人员将更加能够胜任地方产业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
4.以专业方向化、融合化为抓手。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来看,该专业分为景区方向和会展方向,景区和会展这两个方向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交集。如景区中的活动策划与会展中节事活动策划类似;景区、会展都与旅行社有着紧密的联系等。因此,可以理解为,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明确了不同的方向,但方向间也呈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在这样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之下,开发出来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应以不同专业方向的交集处为切入点,再融合各方向特点。《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正式以专业方向化、融合化为抓手,找准了会展讲解与景区讲解的融合点,抓住“讲解”所需具备的一般接待、讲解、讲解词编写等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融合会展讲解和景区讲解各自的特点,做到兼容并蓄。endprint
5.以实用性、广泛适用性为生存之道。《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的实用性体现在它融合了一般展览讲解知识和技能,与地方景区讲解知识和技能,这也决定了它的适用性,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展览、展示中心,还囊括了更加广泛的市场——景区。这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方向化之后再融合的要求。从鉴定对象的角度来看,不论其是会展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景区行业的从业主,都可以通过《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讲解员岗位的资质;从培训和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看,一个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可以适用于培训和培养展览讲解员和景区讲解员,甚至其他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这样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也将是一个符合行业要求,在企业中有口碑的高含金量、强说服力的技能鉴定方案。
6.命题兼顾综合能力与发展能力。《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中题库中的应知、应会的题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即综合能力相关题目和发展能力相关题目。综合能力表现在讲解员基本的接待、讲解、讲解词编写等通用知识,它是从事讲解员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也综合了博物馆常识、礼仪知识、语言知识等多方面知识,充分考虑了考查综合能力的需要。而发展能力则表现在对考核对象知识面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上,如鉴定方案中融入了苏州地方博物馆、景区的相关知识,但又不仅仅停留在这些知识的表面,更强调寻根溯源,要求考核对象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便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能力。兼顾综合能力和发展能力反映出,《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不仅是鉴定考核对象是否能够成为展览讲解员,更在于培养其成为一个优秀的展览讲解员。
四、总结
职业教育的专业方向化是产业细化、市场分化的产物,方向间的融合也是职业教育不能割裂学科、专业内各种关联和交融的必然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应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专业方向化与融合化的这一特点和趋势,这样才能从做到从实际出发,植根于行业,着眼于发展,培养出既精又专的综合型职业人才。
《展览讲解员》职业技能鉴定方案是在旅游管理类专业方向化和融合化的背景下,既注重考核对象讲解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兼顾到不同方向学生具体知识和能力的需要,是一个既适用于会展方向,又适用于景区方向,甚至还能适用于其他旅游管理类其他相关专业、相关方向的需要,是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3):19-23.
[2]江苏省教育厅文件.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试行)(苏职教[2008]6号)[Z].2008-02-2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4]史术高,甘昌意.论改进职业技能鉴定省级题库建设的措施和方法[J].职业,2008,(34):62-63.
[5]徐莹.从职业技能鉴定发展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4,(7):195-196.
[6]马国胜,陈娟.职业技能鉴定中的题库建设和命题技术研究[J].现在农业科技,2010,(21):19-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