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曦
摘要: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和请教许多在作文教学中有经验的语文“老”教师,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对作文教学总结出了写作六大关键点:审题、积累、选材、方法、修改、激励。希望能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63-02
大部分小学生写作文,经常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难以下笔,究其原因,就是受到家庭、生活、教育条件的限制,加上平时不积累语言,导致小学生写作语言匮乏,表达欠缺,时间一长,学生心里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使其能积极主动进行写作,是我们语文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下面本人将从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一、认真审题
无论作文写什么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准题,一篇好文章就成功一半了;审错题,你写得再好,再优美也等于零。比如开学初我教完第二课《美丽的南沙群岛》指导学生仿写,题目是“美丽的 ”要求填上“公园、村庄、街道、花园……”可交上来一看,有点吃惊。孩子们都知道把作文题补充完整,并且填的也符合要求,可练笔内容却不对了。有一位孩子的作文题目是《美丽的小树林》第一段描写了一片美丽的小树林,文笔很美,让我读后觉得有一片美丽的小树林出现在我眼前。可到了后面却变成了一群小动物在这片树林里如何活动,这与题目不符。一次小练笔,出了一道半命题作文的小练笔,题目是“我的 ”要求填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一位孩子的作文题是《我的妈妈》,作文前面简单描写了我的妈妈是谁、年龄、职业。后面却重点描写了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也与题目不符。通过询问才知道,她以为写“我的妈妈”就是要写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
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意思与要求,不能审清题目是很多学生的缺项。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找准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明确自己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写。比如写景的作文题我首先让学生找一找题目中哪个词是表示地点的,确定不会把森林写成动物的活动,不会把小桥写成池塘。再找一找题目中要求我们把地方写成什么样,是写这个地方的美,还是写这个地方的富饶等,确定选材的范围和要求。以此推及到写人、写事等文章中。同时强调要把题目看完整,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二、積累素材
把题审准,没有话去说,没有例子去写也不成。我一直秉承“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的写作观念,这也和语文课标中提出的“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相符。我们学生是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居多,让他们像城市孩子一样自己满世界去旅游,增加见闻、增长知识不太现实。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有话可说,那就要有事例,最好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把他们感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有想法的内容写具体,写完整,写“漂亮”,那就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细致的观察。
因此我想尽办法帮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一是素材的积累。素材积累方面,我常利用课前或课外活动带孩子们做各种小游戏,比如丢手绢、贴鼻子、踩影子、花样跳绳;或是做小实验:一元硬币和一元大小的纸片谁先落地;鸡蛋在盐水中的变化;或是带孩子们在校园里找春天,找变化;或是观察其他同学的活动;等等。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变化,把文章写细写活。正如吉春亚老师在教学游戏作文时强调的“细微之处有文章”。二是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方面除了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还带领孩子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了不少课外读物,教他们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同时在报纸杂志中看到的优美词句我也会抄下来交给孩子们。相应地若能在作文中用准这些优美的词、句我会给孩子们一点小小的鼓励甚至奖励,大部分孩子都能为这份小小的荣誉而努力着。
三、准确选材
我经常发现不少学生题目没有审错,材料也很多,但在提笔写作时不知道该用哪一个,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等一节课结束,他可能连一个自然段都没完成。也有的学生把大部分的材料都用上,变成了流水账。还有的学生则把写故事的材料用在了写景的文章中去了,张冠李戴。针对这些情况,在完成审题后我先帮这部分学生确定材料,不能多,一两个即可;不能全面开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就好。像一个男生在写《童年趣事》时,他一会儿想写做游戏,一会儿想写旅游,一会儿又想写暑假和表哥去捉知了,没个定性。最后我告诉他:你想一想,在这三件事中哪件事令你印象最深刻?他想了半天告诉我说和表哥去捉知了最有趣,最令自己印象深刻。我说你就写这件事,怎么想就怎么写,但要按一定的顺序。确定后,不到三十分钟他就写好了一篇三百多字的有血有肉的《捉知了》。还有个学生写《我的名字我做主》时,因为课上师生互动得好,我适时引导: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可写的内容多,但孩子不懂取舍,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来,结果文不对题,后来我就把可写的材料大多列出来,然后针对每个孩子情况逐一选材,结果写出的文章中心就突出了。
四、确定方法
当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丰富的语言是不是就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呢?那不一定,大量的素材、丰富的语言只是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方法。一篇文章可以分成开头、经过、结尾三大块,“虎头、猪肚、豹尾”。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大家我写的人是谁、景是什么地方的,也可以引用经典、场景描写等方式引出。结尾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对未来的期望等。重点在经过,写景、写植物的文章选定一点可以按时间的顺序、空间方位的变化、植物生长变化写。一次小练笔写“公园”,有的同学就用了东南西北中的方位顺序写了一座繁花似锦的公园;有的则用早中晚的顺序写了一座变化多端的公园;有的写出了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公园美。写人的文章则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先进行一番描述或是穿插在字里行间进行介绍。再用具体的例子去证明,可以写写学校、家里的表现,也可以写写同学相处时的表现等。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次习作“介绍一个人”,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个性鲜明的文章来。以此类推可以用这类方法写写小动物。写事的文章则分为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交代完整,用上一些好词好句,不少学生在写小实验“硬币与纸片谁先落地”的练笔时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
五、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课上我经常这样跟同学们说。在修改作文中,我觉得可以用增添、删除、调换三个词来概括。在指导同学们习作修改时我严格按照这些来指导他们的修改。
1.增添,可以是增加几个字或几句话,使语段连贯通顺,例如写“春天的发现”时孩子们在描写桃花时只介绍“桃花开了,火红一片,吸引了不少的蝴蝶、蜜蜂”。这就描写不够细致,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资料图片,指导学生进行了修改,一个孩子写得详细多了:枝头上,朵朵花儿对着我笑,我仔细看看身边的这朵开得特别大的桃花,只见中间有几条像蜗牛触角一样的花芯,上面满是花粉和花蜜,一只小蜜蜂正在这朵花上不停地抖动着小腿。我凑近一看。呀!蜜蜂的腿上沾满了黄灿灿的花蜜呢!再看看四周,像这样忙碌的蜜蜂还真不少呢。也可以补充材料或细节,使内容更充实。有学生在写《一次有趣的实验》时,其中有一句是“林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交代不清。看到这种情况,我把她叫到身边,从做实验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参与的同学,自己的表现等方面进行引导。最终她写出了一篇有趣的作文。
2.删除,就是删掉多余的字、词以及语意重复的句、段。有一个孩子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这篇习作中,前后都写得很好。只是她在中间加了一段父母照顾我们如何辛苦,我们要孝敬父母之類的文字,这样上下就衔接不上了。在我的指导下她把这段删除以后整篇文章就紧凑了起来。
3.调换,可以调整词、句、段的排列顺序,使其更有逻辑性。有的孩子在写小动物时经常出现介绍一下长什么样后,写生活习性时又回过头去写长相,这时就要调整调整语句的顺序让它有层次,有条理些。也可以调换不适当的词或句,改写个别句段,使其更合理,更有表现力。在有的作文中你看到有很多的“然后、然后、然后……”这时我就会指导孩子把这些“然后”换成表示时间的词,如:一会儿、转眼间、一天等。
六、有效激励
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还不够,因为写作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做到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给予的激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激励学生提高他们自信。在学生每次的写作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一次精彩的展示都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写作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激励,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对写得较好的作文就多表扬:文章描写生动具体,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身临其境;学以致用,这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文章更美了……对仍需努力的学生多鼓励:相信下一次作文你能把事件按顺序写清楚;如果下一次作文重点之处能描写得具体些就更棒了……对小部分学生给以不寻常的评语:“如果你能把这些地方长话短说,效果将更好。”“如果字写漂亮些,你的文章定能锦上添花”。“恭喜你又进步了!这次的文章篇幅又比上次的长多了!”……同时,让学生中好的作品得到及时的肯定。如:在作文课上范读,在板报上发表,在班级微信上传播,或录入班级作文汇本,或把学生的作品推荐给一些刊物,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有效激励学生。
总之,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非一朝一夕,唯有多观察、多动笔、多阅读方能有所成效,写作能力的好坏关系到了一个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在小学期间,应该着重加强写作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