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5-12-10 01:48吴利娜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切口

李 波 吴利娜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李 波 吴利娜

目的 探讨分析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住我院产科的剖宫产产妇53例为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同期入院产妇50例为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2组产妇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并对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评价为(3.5±1.2)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9.3±3.6)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7.4±2.1)天。而对照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评价为(5.5±2.3)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9.6±4.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12.3±4.1)天。经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产妇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康复。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分娩理念的改变,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呈逐年增加趋势。作为产科的常见手术,剖宫产可有效处理高危妊娠和难产,对于保障高危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意义较大。但剖宫产创伤较大,导致产妇术后疼痛以及短期内难以活动,并可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我院产科部分产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索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住我院产科的剖宫产产妇53例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1-41岁,平均(28.6±3.2)岁;胎儿数目:单胎51例,双胎2例;产妇类别:初产妇39例,经产妇14例;孕周35-41周,平均(38.5±1.7)周。同期入院产妇50例为研究组,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28.4±3.1)岁;胎儿数目:单胎49例,双胎1例;产妇类别: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孕周35-40周,平均(38.2± 1.5)周。2组产妇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观察产妇一般状态,积极术前准备;术后观察产妇切口情况以及给药护理等措施。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1)患者入院后应积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入院手续办理,提供安静舒适病房,并保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换气,定期消毒。(2)健康教育:入院后即进行孕期保健指导,禁止产妇进行剧烈或重体力活动,充分掌握产妇及胎儿基本情况。对合并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等高危产妇应重点监测,指导产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1]。(3)心理干预:剖宫产属于有创操作,产妇不可避免存在心理负担,尤其对于初产妇,往往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产妇休息。因此,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充分了解产妇需求并尽可能给予满足。详细讲解剖宫产相关知识,树立产妇积极的心态,促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4)加强基础护理:保证产妇外阴清洁,对于存在胎膜早破的产妇应定时擦洗外阴,必要时给予碘伏消毒,防止感染。术区皮肤清洁。对高度怀疑感染者于术前适当应用抗生素。

1.2.2 术中护理 指导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并调节手术室内温度适宜,防止产妇受凉。严格无菌观念,保证无菌操作。执行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器械护士负责保管器械台物品,传递物品时依据无菌要求进行。保证手术室洁净,巡回护士应限制无关人员出入手术室[2]。术中操作应轻柔,护理人员要与医师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质量。术中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同时积极安抚产妇,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

1.2.3 术后护理(1)切口护理:因剖宫产切口长度较大,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产妇切口部位疼痛感加重,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3],重点监测有无渗血渗液,定期换药,保持腹带松紧适宜。如发现切口红肿,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对症治疗。(2)病情检测:密切观察产妇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记录产妇阴道出血量,避免产后出血发生。(3)心理护理:腹部较长的切口及疼痛感可能导致产妇出现紧张不安情绪,护理人员术后应及时与产妇进行交流,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消除产妇不良情绪;疼痛剧烈者可适当给予镇痛药物。(4)饮食护理: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产妇较快恢复。术后应适时指导产妇进行正确合理饮食。饮食应以高维生素、高矿物质以及高蛋白食物为主[4],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引起腹部胀痛及消化不良。对于短时间内无法正常进食的产妇,可给予输注脂肪乳以及白蛋白等营养物质增强产妇自身抵抗力。(5)恢复性活动:术后早期指导产妇在床上进行活动,如翻身以及屈膝等,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并适时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切口愈合和子宫恢复。

2 结果

2.1 相关恢复指标比较研究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评价为(3.5± 1.2)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9.3±3.6)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7.4±2.1)天。而对照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评价为(5.5±2.3)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9.6±4.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12.3±4.1)天。经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并发症研究组产妇术后发生呕吐1例,乳房胀痛2例,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发生焦虑1例,头痛2例,呕吐2例,乳房胀痛2例,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15.1%(8/53)。经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一种非自然的非生理过程,是对于不适宜自然分娩或自然分娩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措施。与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易导致较多的并发症,对产妇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术前产妇紧张情绪可影响循环系统功能,术后疼痛也可影响产妇恢复[6]。因此,在围手术期给予产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我科部分产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并给予心理疏导,使得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术中加强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小产妇创伤。术后调节饮食、促进恢复。综合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产妇恢复较好,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可认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张翠琼,何桂华,王冬梅,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2):30-31.

[2]汪艳红,金琍文,张庆华.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07-1108.

[3]李跃琼,李霞,冯智慧,等.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5):286-287.

[4]程丽霞,薛水兰,陈新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 [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 354-355.

[5]张家珍,梁子琪,陈敏珊.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14-15.

[6]邹清,李小丽,苏诗韵,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2):128-129.

作者单位:471009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产一科

R473.71

A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妇切口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